局外观战:一场侥幸获胜的战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5日08:22 人民网 | ||
李学江 伊拉克战争将以其戏剧性载入世界战争史册:美军虽作了近一年的准备,但却是在仓促中匆匆打响;在进军途中虽屡遇抵抗,最后却又出人意外地以轻取首都而草草收场。这期间虽一波三折,但毕竟是三周取胜,从而创造了一个战争神话。因此,布什政府中的主战派无不喜形于色,躇蹰满志,副总统切尼得意地说,随着每一次推进,都显示出美军战略的“ 公正地说,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的战略战术确有不少创新与可圈可点之处,概括起来大致如下:首先是“斩首行动”收到效果。虽然开战第一天的斩首轰炸未能如愿以尝,但美军并没有完全抛弃这一战略,只是后来将其改称为“切断蛇头”行动。开战三周来,美军以其绝对制空权和精确制导优势,一直持续不断地对萨达姆及其高官们进行追踪性轰炸,终于于4月8日将其“封杀”——即使没被炸死,起码达到了让其销声匿迹的目的。致使伊军失去统帅和指挥,成为一伙失去组织的无头的苍蝇。 其次是“震慑理论”的成功运用。美国凭其如入无人之境的空中优势,对伊拉克首都实行了规模空前的大轰炸,无疑收到了震憾伊军指挥官,瓦解军心士气的效果。使他们清楚明白地看到美军不可抗拒的巨大优势,得出了拼死抵抗只能是以孵击石的悲观结论。 然而,此次战争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直插心脏”的大胆战略。直插心脏可分为大小两个回合:第一回合是,将乌姆盖斯尔和巴士拉等城留给英军慢慢去啃,美国主力则长驱直入,直扑首都巴格达。但这是一招险棋,其兵力不足和长达500多公里的补给线曾一度成为致命软胁,曾受到众多将官和军事专家的严历批评。五角大楼为此不得不调整战略,并决定增调12万兵力前往增援。直插心脏的第二个回合是,在4月5日和7日,两次派出装甲分队突入巴格达市中心,其原意本是进行火力侦测后迅速撤出,没想到的结果是伊军望风而逃,美军如入无人之境,于是顺水推舟,干脆占据了市中心。 如果说,“斩首行动”和“震慑理论”还符合常规军事理论原则,而这最后的“黑虎掏心”战术则近乎于一场赌博。假如伊军不是作了重北轻南的部署,假如南部伊军不是专守防御,而是主动对美军的补给线组织较大规模的突袭和反击行动,那么第三机步师势必被拦腰斩断,或被迂回抱抄,而回不了老家。而如果伊军在巴格达城内能炸毁桥梁,并深沟高垒,重兵布防,入城装甲分队也必将有进无回。幸运的是,城内伊军已指挥瘫痪,群龙无首,共和国卫队溃成了散兵游勇,无人也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这才让美军出奇制胜。这样看来,显然是伊军防御战略严重失误,和指挥的愚笨失当,帮助成就了拉姆斯菲尔德和弗兰克斯将军的美名。因而,美军此次轻取巴格达是半属谋略得当,半属侥幸成功。在战争史上只能当作绝无仅有的特例,而无法成为战争典范适用于其他战场。 此外,不能不指出的是,这场战争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力量对比的空前悬殊:它不过是一个年军费开支高达4000亿美元的超级大国打败了一个尚未从上次战争中恢复元气的疲弱之国而已;它不过是一支由21世纪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军队,与一群仅用七、八十年代的淘汰装备武装起来的乌合之众的对垒而已。因此,这实在没什么可引以为傲的,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场战争的另一大特点则是,美国的绝对空中优势,又正好施展于伊拉克平坦无垠的一马平川,其形势真有如和尚捉虱,飞鹰博兔,未有不逮者。然而,正是以上这种种因缘巧合,造就了这场战争速战速决的神话。因而,美国所创造的这个新型战争模式如移作对地形复杂,或军力较强,或幅员较大的国家,就未必敢如此孤军冒进而旗开得胜了。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