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伊拉克的石油家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4日11:58 三联生活周刊 | ||
3月28日,德国媒体披露了这样一条消息,在中部战线作战的美国101空降师给他们在伊拉克的两个基地起了两个“有创意”的名字——“Shell(壳牌)”和“Exxon(埃克森美孚)”。 美国防部为了防止误解,特地解释说:“由于该基地原来就起到油类补给等‘沙漠加油站’功能,所以士兵们可能起了这个名字。”但因此有反战记者指责这些名字暗示着美国对 在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的官方网站上,挂着一份极其详细的伊拉克石油档案,细致到伊拉克国家能源家底一目了然。记者注意到,报告发布日期是去年3月,是时间的巧合?还是美国能源部的用心良苦? “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储油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天然气蕴藏量大约110万亿立方英尺。伊拉克也是地区安全事务的焦点。”这句话写在能源情报署长达十几页的报告的开篇 ◎李川 石油部长 萨米尔-阿卜杜拉齐兹是萨达姆在今年初新任命的一位部长,萨米尔是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高层,他受命接替了美国能源情报署报告中提到的阿米尔·穆罕默德·拉希德·尤贝迪(Amir Muhammad Rashidal-Ubaydi),拉希德自1995年6月以来长期担任伊拉克石油部长。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今年1月7日宣布,萨达姆解除原石油部长拉希德职务的原因是“他已经超过了伊拉克所规定的63岁退休年龄”。但伊拉克问题专家普遍怀疑,拉希德的突然离职与其夫人里哈巴·塔哈有关,47岁的塔哈被称为“细菌博士”,是伊拉克生物武器研究方面的关键角色。 探明石油储量 1125亿桶(750亿桶左右尚未开发;潜在储量高达2000亿桶)。 石油产量:245万桶/日,其中原油占243万桶/日。 石油生产能力、最高承受限度:280~300万桶/日(有专家分析2002年的生产承受能力增至310万桶/日)。 石油输出路线:基尔库克-杰伊汉管道(Kirkuk-Ceyhan);米纳-库尔(Minaal-Bakr)港口;用卡车运往约旦和土耳其;经基尔库克-巴尼亚斯(Kirkuk-Banias)管道流入叙利亚;在海湾沿岸进行船舶走私。 石油消费量:40~50万桶/日。 石油净出口量:190~200万桶/日。 美国从伊拉克进口的石油总量:77.8万桶/日(2001年高于2000年62万桶/日)。 炼油能力:41.75万桶/日(据美国《石油与天然气》杂志)。 主要油田 伊拉克有73座油田,已开采油井约2000口。由于联合国制裁,资金、设备匮乏,现在生产石油的仅有24座油田。 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基尔库克、鲁迈拉和祖拜尔三大油田,其产量约占伊拉克石油总产量的90%。在伊拉克储量丰富的油田中,马基奴(Majnoon)是最大的一个,位于伊朗边界的巴士拉以北30英里处,石油(API28—35)储量达100~300亿桶。 伊拉克有南北两大油区 南部的油区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带,这里以鲁迈拉油田为中心,鲁迈拉是伊拉克南部地区最大的油田,另外还有北鲁迈拉(Rumaila North)、祖拜尔(Zubair)、布祖甘(Buzurgan)、马季农、西古尔奈(West Qurna)、本乌玛尔(Binuma)等油田。 北部油区,位于扎格罗斯山的山前地带,以基尔库克(Kirkuk)为中心,巴伊哈桑(Bai Hassan)、艾因扎莱(Ainzalah)、纳夫特哈奈(Nahrumar)、坚布尔(Jambur)等四大油田,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 储量110亿桶的东巴格达油田(East Bast Baghdad),1989年4月交付使用,目前,这个地处中部的油田日产重质油(API23)5万桶。 储量50亿桶的哈勒法耶(Halfaya)项目,是伊拉克南部最后一个大型油田开发项目,据说有好几家公司都对该油田情有独钟,产量最终可达20~30万桶/日。 还有一些油田也很著名,比如:卡巴兹(Khabbaz)、阿布古拉卜(Abughirab)等等。 天然气 伊拉克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10万亿立方英尺,潜在储量大约150万亿立方英尺。伊拉克天然气储量中大约70%是伴生气(即:原油的副产品)。1990年以前,伊拉克生产的所有天然气都来自伴生气田。伊拉克1999年的天然气产量为1120亿立方英尺,从1979年7000亿立方英尺的盛产期急转直下。 伊拉克的伴生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基尔库克、艾因扎莱(Ainzalah)、Butma和巴伊哈桑油田,以及南部的北鲁迈拉、南鲁迈拉和祖拜尔油田。 炼油厂 北拜伊吉炼油厂(Baiji North),巴士拉炼油厂(Basra),道拉炼油厂(Daura),纳西里耶炼油厂(Nasiriyah),坎纳基(Khanakin),哈迪塔(Haditha),穆夫迪亚(Muftiah),欧亚拉(Qayarah)。 截止去年1月,伊拉克的炼油能力估计每天超过40万桶,而海湾战争前的最高炼油能力为70万桶/日。伊拉克有10个炼油厂以及常压蒸馏装置。规模最大的炼油厂分别是,北拜伊吉炼油厂、巴士拉炼油厂和道拉炼油厂。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北部的拜伊吉、巴士拉、道拉炼油厂以及纳西里耶炼油厂均受重创。现如今,伊拉克炼油业问题重重,轻质油产品不足、汽油质量低劣,缺少水处理设施致使污染加重。伊拉克在制裁之后的规划包括,吸引外资实现炼油设备升级(伊拉克制定了几十个类似的项目)以及在巴比伦附近新建一个耗资10亿美元、处理能力29万桶/日的“中央”炼油厂。 主要港口 伊拉克在波斯湾有3个输油港,分别是:米纳阿拜克尔(Minaal-Bakr)、豪尔艾迈耶(Khoral-Amaya)、豪尔祖拜尔(Khoral-Zubair)、乌姆盖斯尔(Ummqasr)。 米纳阿拜克尔是伊拉克最大的油港,有4个吞吐能力为40万桶/日的超大型原油油轮泊位。海湾战争对该港口的损坏大部分已被修复,目前该港口的运营能力达130~140万桶/日。米纳阿拜克尔港全面恢复昔日辉煌,显然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维修。米纳阿拜克尔港还受到石油存储和处理设施短缺的限制,这些设施大多在海湾战争中被毁。 伊拉克的豪尔艾迈耶输油港在两伊战争中严重受损(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将其完全摧毁),自此停运。截止2001年3月,有报道指出,伊拉克基本完成该港口两个泊位的修复。据伊拉克石油部消息,这个出口能力50~70万桶/日的输油港“不久即可准备接纳油轮”。一旦修复工作完毕,伊拉克预计豪尔艾迈耶的吞吐能力将提高到120万桶/日,有利于防止油轮在米纳阿拜克尔耽搁,虽然那里也在进行维修。伊拉克需要征得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从豪尔艾迈耶港出口,因为它不属于获准的米纳阿拜克尔港的出口通道。 主要输油管道 基尔库克-杰伊汉输油管道(Kirkuk-Ceyhan Pipeline)是伊拉克最大的可运营原油输出管道,全长600英里、直径40英寸,这条连接伊拉克和土耳其的管道,满负荷运营能力为110万桶/日,但据报道,实际可承运能力大约只有90万桶/日。 巴尼亚斯输油管道(Banias Pipeline),1983年被叙利亚关闭,1998年8月,伊拉克和叙利亚就巴尼亚斯输油管道可能重新开放的事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到去年3月,这条管道据说已投入使用,锈迹斑斑的巴尼亚斯输油管道建成已50年,全线从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油田到叙利亚的地中海港口巴尼亚斯(以及的黎波里、黎巴嫩)。 伊拉克战略输油管道(Iraq Strategic Pipeline),1975年修建,双向,仅限国内运输,运输能力为140万桶/日,这条管道包括两条运输能力为70万桶/日的并行线路。南北系统可以服务于北部基尔库克原油从波斯湾出口,以及南部鲁迈拉原油通过土耳其运送出去。 石油部长 萨米尔-阿卜杜拉齐兹是萨达姆在今年初新任命的一位部长,萨米尔是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高层,他受命接替了美国能源情报署报告中提到的阿米尔·穆罕默德·拉希德·尤贝迪(Amir Muhammad Rashidal-Ubaydi),拉希德自1995年6月以来长期担任伊拉克石油部长。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今年1月7日宣布,萨达姆解除原石油部长拉希德职务的原因是“他已经超过了伊拉克所规定的63岁退休年龄”。但伊拉克问题专家普遍怀疑,拉希德的突然离职与其夫人里哈巴·塔哈有关,47岁的塔哈被称为“细菌博士”,是伊拉克生物武器研究方面的关键角色。 探明石油储量 1125亿桶(750亿桶左右尚未开发;潜在储量高达2000亿桶)。 石油产量:245万桶/日,其中原油占243万桶/日。 石油生产能力、最高承受限度:280~300万桶/日(有专家分析2002年的生产承受能力增至310万桶/日)。 石油输出路线:基尔库克-杰伊汉管道(Kirkuk-Ceyhan);米纳-库尔(Minaal-Bakr)港口;用卡车运往约旦和土耳其;经基尔库克-巴尼亚斯(Kirkuk-Banias)管道流入叙利亚;在海湾沿岸进行船舶走私。 石油消费量:40~50万桶/日。 石油净出口量:190~200万桶/日。 美国从伊拉克进口的石油总量:77.8万桶/日(2001年高于2000年62万桶/日)。炼油能力:41.75万桶/日(据美国《石油与天然气》杂志)。 主要油田 伊拉克有73座油田,已开采油井约2000口。由于联合国制裁,资金、设备匮乏,现在生产石油的仅有24座油田。 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基尔库克、鲁迈拉和祖拜尔三大油田,其产量约占伊拉克石油总产量的90%。在伊拉克储量丰富的油田中,马基奴(Majnoon)是最大的一个,位于伊朗边界的巴士拉以北30英里处,石油(API28—35)储量达100~300亿桶。 伊拉克有南北两大油区 南部的油区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带,这里以鲁迈拉油田为中心,鲁迈拉是伊拉克南部地区最大的油田,另外还有北鲁迈拉(Rumaila North)、祖拜尔(Zubair)、布祖甘(Buzurgan)、马季农、西古尔奈(West Qurna)、本乌玛尔(Binuma)等油田。 北部油区,位于扎格罗斯山的山前地带,以基尔库克(Kirkuk)为中心,巴伊哈桑(Bai Hassan)、艾因扎莱(Ainzalah)、纳夫特哈奈(Nahrumar)、坚布尔(Jambur)等四大油田,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 储量110亿桶的东巴格达油田(East Bast Baghdad),1989年4月交付使用,目前,这个地处中部的油田日产重质油(API23)5万桶。 储量50亿桶的哈勒法耶(Halfaya)项目,是伊拉克南部最后一个大型油田开发项目,据说有好几家公司都对该油田情有独钟,产量最终可达20~30万桶/日。 还有一些油田也很著名,比如:卡巴兹(Khabbaz)、阿布古拉卜(Abughirab)等等。天然气 伊拉克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10万亿立方英尺,潜在储量大约150万亿立方英尺。伊拉克天然气储量中大约70%是伴生气(即:原油的副产品)。1990年以前,伊拉克生产的所有天然气都来自伴生气田。伊拉克1999年的天然气产量为1120亿立方英尺,从1979年7000亿立方英尺的盛产期急转直下。 伊拉克的伴生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基尔库克、艾因扎莱(Ainzalah)、Butma和巴伊哈桑油田,以及南部的北鲁迈拉、南鲁迈拉和祖拜尔油田。 炼油厂 北拜伊吉炼油厂(Baiji North),巴士拉炼油厂(Basra),道拉炼油厂(Daura),纳西里耶炼油厂(Nasiriyah),坎纳基(Khanakin),哈迪塔(Haditha),穆夫迪亚(Muftiah),欧亚拉(Qayarah)。截止去年1月,伊拉克的炼油能力估计每天超过40万桶,而海湾战争前的最高炼油能力为70万桶/日。伊拉克有10个炼油厂以及常压蒸馏装置。规模最大的炼油厂分别是,北拜伊吉炼油厂、巴士拉炼油厂和道拉炼油厂。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北部的拜伊吉、巴士拉、道拉炼油厂以及纳西里耶炼油厂均受重创。现如今,伊拉克炼油业问题重重,轻质油产品不足、汽油质量低劣,缺少水处理设施致使污染加重。伊拉克在制裁之后的规划包括,吸引外资实现炼油设备升级(伊拉克制定了几十个类似的项目)以及在巴比伦附近新建一个耗资10亿美元、处理能力29万桶/日的“中央”炼油厂。 主要港口 伊拉克在波斯湾有3个输油港,分别是:米纳阿拜克尔(Minaal-Bakr)、豪尔艾迈耶(Khoral-Amaya)、豪尔祖拜尔(Khoral-Zubair)、乌姆盖斯尔(Ummqasr)。 米纳阿拜克尔是伊拉克最大的油港,有4个吞吐能力为40万桶/日的超大型原油油轮泊位。海湾战争对该港口的损坏大部分已被修复,目前该港口的运营能力达130~140万桶/日。米纳阿拜克尔港全面恢复昔日辉煌,显然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维修。米纳阿拜克尔港还受到石油存储和处理设施短缺的限制,这些设施大多在海湾战争中被毁。 伊拉克的豪尔艾迈耶输油港在两伊战争中严重受损(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将其完全摧毁),自此停运。截止2001年3月,有报道指出,伊拉克基本完成该港口两个泊位的修复。据伊拉克石油部消息,这个出口能力50~70万桶/日的输油港“不久即可准备接纳油轮”。一旦修复工作完毕,伊拉克预计豪尔艾迈耶的吞吐能力将提高到120万桶/日,有利于防止油轮在米纳阿拜克尔耽搁,虽然那里也在进行维修。伊拉克需要征得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从豪尔艾迈耶港出口,因为它不属于获准的米纳阿拜克尔港的出口通道。 主要输油管道 基尔库克-杰伊汉输油管道(Kirkuk-Ceyhan Pipeline)是伊拉克最大的可运营原油输出管道,全长600英里、直径40英寸,这条连接伊拉克和土耳其的管道,满负荷运营能力为110万桶/日,但据报道,实际可承运能力大约只有90万桶/日。 巴尼亚斯输油管道(Banias Pipeline),1983年被叙利亚关闭,1998年8月,伊拉克和叙利亚就巴尼亚斯输油管道可能重新开放的事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到去年3月,这条管道据说已投入使用,锈迹斑斑的巴尼亚斯输油管道建成已50年,全线从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油田到叙利亚的地中海港口巴尼亚斯(以及的黎波里、黎巴嫩)。 伊拉克战略输油管道(Iraq Strategic Pipeline),1975年修建,双向,仅限国内运输,运输能力为140万桶/日,这条管道包括两条运输能力为70万桶/日的并行线路。南北系统可以服务于北部基尔库克原油从波斯湾出口,以及南部鲁迈拉原油通过土耳其运送出去。 伊拉克石油走私 2001年,在联合国监督下,伊拉克官方石油净出口量平均200万桶/日,米纳阿拜克尔港被看作伊拉克石油对亚洲出口的通道,而杰伊汉港口被看作欧洲通道。 联合国允许,按照伊拉克和约旦的协议,9万桶石油合法进入约旦,大约45~50万桶/日用于国内消费,除此之外,其余的石油或者走伊拉克—土耳其管道出口,或者从波斯湾的米纳阿拜克尔港“流向”亚洲。伊拉克石油通常先卖给俄罗斯公司,其他大买家包括意大利(Italtech)、马来西亚(Mastek)、法国等。然后,伊拉克石油被转售给不同的石油公司,比如在2001年瑞士的一家公司(Glencore)充当第三方,卖给美国77.8万桶/日。差不多80%的巴士拉轻质油和30%以上的基尔库克石油在2001年进入了美国。 但从各方面情报看,除受联合国制裁向约旦出口的石油外,接连不断有定期报告说伊拉克通过许多途径走私原油及石油产品,数量达20~30万桶/日。被提及的走私线路包括:通过Habur边境用卡车运往土耳其的主要是燃料油;用卡车运往约旦的估计比国内需求多1~3万桶;主要通过基尔库克-巴尼亚斯输油管道流入叙利亚;顺波斯湾沿岸或通过盖斯岛(Qais Island)运往伊朗;用小油轮从乌姆盖斯尔港运往迪拜。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