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伊拉克战争专题 > 正文

美军调兵遣将准备总攻 巴格达还能坚持多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9日03:3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巴格达市民在一商业区购买电视天线,他们在顽强地维持着正常的生活。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伊拉克战争图片


  一说巴格达的防御力量,人们往往就提有多少的共和国卫队、特别共和国卫队、萨达姆敢死队、坦克装甲车和大炮、地道、地雷和街区……这些当然是一个城市保卫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一座城市的防御保卫能力远不止是士兵、坦克、大炮和地道,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粮食储量、饮用水源、电力设施、青壮年男子比例等战争潜在因素。

  粮食可支持半年

  3月25日,伊拉克贸易部长萨利赫在巴格达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时明确表示,巴格达的粮食从现在算起能坚持六个月,言下之意,就算美英联军围城六个月,巴格达城里的军民也不会闹饥荒!萨利赫的这话当然是说给美国人英国人听的,也是说给全伊拉克人听的,因为家中有粮就不慌,对于一座围城来说,最可怕最恐怖的威胁莫过于没有粮食了。那么,巴格达的粮食从哪来?老百姓的民生用品从哪来?

  据到过巴格达的军事专家介绍,巴格达居民的主要粮食是面粉和大米,产粮区集中在巴格达的城北和城南,水果产区主要是南郊,蔬菜产区是南郊、北郊和东郊,只有西郊因为是缺水的荒漠,所以基本不产蔬菜。三个郊区的蔬菜种植方式是大棚,不受天气的影响,加上巴格达是伊拉克最大的消费市场,外省市的蔬菜也纷纷运进巴格达,所以巴格达的蔬菜新鲜而丰富。只要美英联军没有四面合围巴格达的话,那么蔬菜仍可能从东面目前美英联军尚未能实现四面合围运入巴格达,应该可以维持巴格达市民最低水平的生计。

  巴格达自己当然不会生产粮食。实际上,伊拉克全国生产的粮食也不够用,只能靠从国外进口。在经受国际社会制裁期间,伊拉克全靠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保证国民的粮食,巴格达自然也不例外。那么,萨利赫所说的巴格达有足够支撑六个月的粮食的说法从何而来呢?首先当然是战时控制粮食消费了,仍在巴格达的外国记者就能体验到,现在粮食和水就是靠他们所住的酒店平时的积累,从3月25日开始,这里的食品供应摊子是维持最基本需求的,就是你不能有任何的选择,就是他给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而且分量也是有控制的,比方说,记者吃自助餐的话,每个人只能拿一块鸡,一块牛肉,不能多拿;其次,经过长达12年的制裁,粮食配给是大部分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根据战前的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伊拉克公民每个月可以领取9公斤面粉,2.5公斤大米,1公斤油,250克茶叶,150克盐,1公斤洗衣粉,2块肥皂,250克牛奶。在巴格达领取粮食的票证上面清晰地标明了姓名住址,家里有几口人,应该在哪个分发站领取粮食,每个月他们会得到这样一大张。在平时,配给的粮食是否充裕说法不一,官方的解释是粮食只够20天食用,剩下的10天要自己想办法,更穷困的家庭甚至要卖掉一半的粮食换取其他的日用品。不过,总体说,伊拉克人战前保持温饱的底线并不是很难。第三,伊拉克政府和民众在战争爆发前就有所准备,先是去年8月份,政府多发放了一个月的粮食。今年年初又多发了五个月的粮食,这就是萨利赫先生所说的至少六个月的粮食储备了。

  饮水情况堪忧

  巴士拉被包围后,国际社会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是饮用水源的问题,据说有爆发人道主义危机的危险。那么,巴格达一旦被围的话,其军民的饮用水问题将会怎样呢?

  据在巴格达长时间生活过的专家介绍,巴格达的饮用水系统还是比较完善的,这主要是由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战争爆发之前,巴格达政府十分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所以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城市供水系统。虽说历经战争,但总体来说系统还算完善,特别是2000年之后,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重点首推水处理项目。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美国指责说伊拉克打着水处理项目的旗号购买违禁的药品,所以项目进展缓慢。后来,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亲自督促下,2000年之后的饮用水有了相当的改善,水质也有了提高。巴格达人平时的饮用水由处于郊区的大水厂处理,不过,巴格达政府拒绝透露水厂水源的具体情况。不过,一旦美英联军占领巴格达郊区,那么就意味着水系统可能被断绝。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似乎从城内流过的底格里斯河可以提供水源。事实上却是行不通的,因为底格里斯河巴格达城区段污染相当严重,由于城市生活用水和发电厂的水都直排入河,所以河水又浑又黄,夏天发臭,根本不能饮用。不过,巴格达城内地下水位高,无需专业打井就能挖出水井。加上富有战争经验的巴格达市民都备有消毒药品,加上战前的储水,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巴士拉那样的饮用水灾难。

  当然,战争对巴格达水源的长远影响不好估算。今年3月21日世界水理事会副主席威廉·科斯格罗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已经打响的伊拉克战争将对该地区水资源和饮用水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引发水危机,直接威胁当地居民健康和生命。一切战争、恐怖活动和国际冲突都有可能造成大范围水污染和卫生设施的严重破坏,进而造成比战争本身更大的灾难,人员伤亡将难以估量,战区的重建计划也会由此受到极大阻碍。科斯格罗夫说,伊拉克无辜平民目前不仅要经受枪林弹雨的恐吓,而且将无法获取未被污染的饮用水,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一旦水资源遭到化学武器污染或者污水处理设施被破坏,该地区将爆发大规模瘟疫,损失惨重。

  电力是个问题

  尽管西方“人盾”坚守巴格达电厂,但美英联军仍毫不客气地于26日首度轰炸了巴格达的电厂,造成这次战争爆发以来首度停电。

  巴格达的电力设施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数被炸毁,战争结束后虽然修复了部分发电站,但由于发电设备及零部件短缺,到夏季用电高峰时不得不经常拉闸断电。巴格达市每天固定停电两次,每次3小时。有时甚至连续停电一两天。由于用电严重超负荷,居民区经常突然断电,居民区的变电站也经常发生爆炸。许多楼房停电时室内温度高达42摄氏度,干坐着都不停流汗,有时甚至达到虚脱的程度。

  不过,尽管巴格达电厂被炸,但经历战火的巴格达居民已经有经验了,许多家庭都备有足够的燃油和小型发电机,可以保障基本的用电。

  巴格达是一座青壮年的城市

  一座城市的潜在战斗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有多少的青壮年,有多少青壮年可以拿起枪。

  伊拉克最新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人口平均增长率为3.2%。这一数字表明伊拉克是人口高增长国家,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伊拉克的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20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比例的56%,在巴格达市据说可以高达70%,这主要是政府从来没有寻求控制生育计划,后来又因为多年的连续战争,所以对人口控制更加放松。由于伊拉克的人口65%集中在城市,所以巴格达的人口构成应该与全国一样,年轻人占多数。加上伊拉克民众多数拥有枪支,所以完全能成为保卫巴格达的主力。

  ·徐冰川·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不上网了解美伊最新进展?彩信/WAP/PDA给你最及时的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在职硕士四六级英语在线学习送内部教材
  天堂对巴蜀的召唤 六座空城看谁领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索尼 彩屏机 奥斯卡
 
  新浪精彩短信


订新闻冲浪全面
掌握美伊最新战况

MTV封神榜铃声下载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王 杰] 在你背后
[蔡依林] 看我72变
[容祖儿] 我的骄傲
[和 弦] 风筝与风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放荡的天使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透视性感超短裙
  • 购物送彩屏手机
  • 精品影像器材
  • SONYTRV25E特价
  • 数码市场最新动态
  • 笔记本当季特价
  • 贝纳通精品流行风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职业特工队 爱情快递
    · 订新闻冲浪知美伊最新战况
    · 蟋蟀铃声 鸟啼铃语 疯狂铃声
    · 两性学堂 和爱人共享激情时刻!
    · 加入缤纷,铃图下载只要0.1元/条
    · 星情性趣 麻辣情爱 激情男女宝典
    · 移动游乐场,娱乐新生活
    · 按动心灵键盘 演绎飞常情缘
    · 点歌祝福传递柔情蜜意 语音祝福
    头条新闻
    (30元/月)
    新闻冲浪
    (8元/月)
    激情男女
    (5元/月)
    体育新闻
    (30元/月)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调皮捣蛋Dinga Cat彩图 射雕英雄传剧照 流氓兔专题
      爱有温柔的、性感的,更有火辣辣让你无法拒绝的。立刻用手机编写短消息00发送到888811加入爱情快递!满足你交友聊天的全部欲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