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美伊战争一本账--输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1日10:39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席雪莲 欧佩克多了一个敌人 有人预测,战后不久,伊拉克就会在美国的压力下退出欧佩克,为了生计,它肯定想将原油产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此一来,欧佩克在全球石油输出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将 此前一段时间,石油涨价的压力压得欧佩克喘不过来气。虽然欧佩克秘书长曾表示,欧佩克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应对任何石油供应短缺情况,但他的安慰性评论未能缓和市场的担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石油供给缺口总量届时可能达到每日500万桶,而欧佩克只具有每天增加330万桶产量的余力。然而一旦伊拉克重新获得自由,并决定将其石油日产量提高到600万桶时,欧佩克担心的将不再是石油涨价,而是石油价格大跳水、利润不保的问题。石油消费者“冤大头”? 实际上,是全世界的石油消费者为第一次海湾战争支付了账单。 对于这一点,早就准备“倒萨”的美国政治精英不会不清楚。早在1998年年底,国际石油公司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并购,并购金额近20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由美国的石油公司进行操控。从2002年1月1日开始,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每天增加15万桶。去年年底,世界原油价格曾经一度突破30美元/桶,这期间美国利用低价购入的战略石油储备作低进高出的石油期货,恐怕就已经为“倒萨”筹集到了相当数量的款项。 如果战争按照美国的计算进行,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量,每天向世界石油市场投放400万桶石油,不仅足以弥补因伊拉克石油中断造成的100万桶石油短缺,还能轻轻松松地支付“倒萨”账单。换句话说,相比第一次海湾战争,已经更加谙熟金融运作的美国完全可以直接让全世界石油消费者替“倒萨”之战“埋单”。欧元交出头号桂冠 在欧元启动前,美国就已经看清了欧元成功后的可怕前景——直接威胁美元的霸主地位。不无巧合的是,在欧元启动仅两个多月后就爆发了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阻止了国际资本向欧洲的流动。欧元在科索沃战争开始后迅速下滑,欧元兑美元“跌跌不休”,一度动摇了欧洲各国和国际资本的持有者对欧元成功的信心。 但2000年4月以来美国的新经济泡沫开始破裂,2001年又相继发生了大公司造假和9·11事件,美国经济开始衰退。欧洲的经济虽然也不好,但股市比美国健康,没有多少公司丑闻,利率也高于美国,因此国际资本开始从美国向欧洲加速流动,欧元兑美元也坚挺起来,终于在去年7月份超过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币。 不过,欧元的坚挺将很快随着油价的上升而成为过眼云烟。不像美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储备,欧洲的经济运转高度倚重进口能源。一旦国际原油市场因为美伊之战出现长时间的动荡,欧洲经济将付出巨大代价。石油短缺、油价飞涨将使欧盟各国的赤字难以控制,失去经济支持的欧元也将失去其光芒。伊拉克噩梦何时结束? 伊拉克本来有着进入世界上最富有国家之列的潜能,但它的资源都被浪费在了战争与制裁上。虽然经过同伊朗的8年战争,伊拉克仍不失为中东地区最强盛的国家,综合国力在阿拉伯世界位居首位,人们生活富裕,城市充满现代味道。然而这一切,都终结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 伊拉克的中产阶级曾经相当兴盛,如今却不得不每天为填饱肚子而四处奔忙;电力成为奢侈品,空调、冰箱变成摆设;连鞋子都没有的孩子辍学在家或者上街乞讨,贴补家用……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药品奇缺,伊拉克人体质普遍下降,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在巴格达中心商业区卡拉德,绝大多数商店里商品极度匮乏。对于如今每月收入平均3美元的平民来说,逛商店早就成了记忆中的一种享受。 伊拉克旅游资源丰富,巴格达曾经是外国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然而,国际封锁切断了客源。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战争与制裁已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几近停滞,受害最深的莫过于伊拉克的平民百姓。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开战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