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国际秩序受到“倒萨”战争严峻挑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0日00:13 外滩画报 | |
李怀义中央党校科研部博士 2003年3月9日,美韩军队在韩朝边境举行联合军演 一些美国人认定“9·11”事件是伊斯兰极端分子对西方文明发起的挑战,美国及其所代表的西方文明应该对伊斯兰世界进行还击和彻底的“改造”。 2002年5月21日,在美国国务院公布的《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中,再次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苏丹、古巴和朝鲜贴上“支持恐怖主义”的标签。《报告》实际上等于宣布这7个国家是美国应该打击的对象。 毫无疑问,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是对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的严峻考验,并将对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 乔治敦大学的国际关系专家查尔斯·库普钱说:“这件事可能会成为一个历史转折点,强烈地冲击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因此,不管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对许多国家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关系。由于地缘政治、历史文化、结盟关系、资源经济和权力结构等多重因素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有关世界各国对这场战争的心态和立场也明显不同,各种国际力量进行着持续的角力活动,世界政治一片混乱:美英坚决武装“倒萨”,而世界一片反战浪潮;联合国安理会上,“强硬派”、“继续核查派”、“中间派”争执不下;欧洲也分裂为支持战争的“新欧洲”和反对战争的“老欧洲”,因此也导致了欧盟和北约内部的裂痕;中东伊斯兰世界在共同的反战立场上又分裂为三个阵营。 美英:坚决“倒萨” 布什总统扬言:“联合国未能授权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它将变得无关紧要。” 美国和伊拉克的尖锐冲突源自于1990年海湾战争。当时美国挫败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并使伊拉克长期处于联合国制裁和武器核查之下。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以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鹰派”人物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认为,当年海湾战争没有推翻萨达姆政权是一个败笔,一直在寻找机会“倒萨”。 2001年9月11日,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发生,布什总统立即向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宣战。2002年1月29日,布什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邪恶轴心”的概念。他指出:伊朗、伊拉克和朝鲜三个国家“和它们的恐怖主义同伙构成了一个邪恶的轴心,其目的是威胁世界和平”。“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绝不允许世界上最危险的政权用世界毁灭性最大的武器来威胁我们。”反恐战争很快就超出了阿富汗,矛头首先指向了伊拉克。 阿富汗战争以来,一方面,美国不断调兵遣将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做准备,目前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0万人,另外,尼米兹号航母也正被调往海湾地区与那里的其他5艘航母会合;另一方面美国不断对联合国施加压力,加强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同时展开穿梭式的大国外交游说工作。尽管在美国强大的武力威慑之下,伊拉克对联合国安理会武器核查小组不断做了让步,但布什和布莱尔还认定伊拉克“实质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1441号决议”,认为它只是“战术退却”,故意拖延时间。 鲍威尔3月4日对俄罗斯公共电视台记者说:“不管是否获得联合国的支持,美国都将领导愿意加入我们行列的国家联盟以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布什总统扬言:“联合国未能授权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它将变得无关紧要。”英国首相布莱尔把萨达姆与希特勒相比,把目前的反战情绪与19世纪30年代英国首相张伯伦绥靖主义相比。布莱尔指出,他会让历史来证明他是对的。他认为,除非全世界共同表态对抗恐怖组织以及那些使用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的“流氓国家”,否则,大家都面临一场噩梦。这表明美国和英国已经准备“踢开”联合国直接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法德俄:大唱“对台戏” 在这场角力中,法德表现激烈,从一开始就坚持反对以武力“倒萨”,然后还通过发表声明,提出主张强化核查的备忘录等一系列手段,积极推动联合国继续对伊武器核查。 自2002年7月初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美武力“倒萨”计划以来,法德俄国几乎都异口同声反对。在这场角力中,法德表现激烈,从一开始就坚持反对以武力“倒萨”,然后还通过发表声明,提出主张强化核查的备忘录等一系列手段,积极推动联合国继续对伊武器核查。为此,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讥讽两国是墨守成规、不识时务的“老欧洲”。法德和美国唱对台戏的背景里既有维护现实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有对美国独大和种族冲突激化的担忧。另外,德法两国作为主战场曾经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历史的教训使法德人民不希望看到战争悲剧的重演,所以,两国国内反战力量很强。 德国:最近几个月来,德国施罗德政府强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政策,德国不仅与法国和俄罗斯政府一道向安理会提出一份备忘录,此备忘录与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提出的决议草案针锋相对,而且比法国走得更远。施罗德总理在2003年一次政治集会上明确表示:“别指望德国赞同让战争合法化的决议。”他还多次表示,即使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拉克政府动武,德国也不参加。态度之坚决在所谓的法德俄三国轴心中最为突出。 法国:法国外交素有戴高乐主义的传统。战后,在美国的西方盟友中一向特立独行。在伊拉克问题上,法国认为,伊拉克和基地组织没有任何联系,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首先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坚决反对美国的单边武力主义政策。当东欧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在2月上旬签署公开信,表示支持美国的战争政策时,希拉克总统非常气愤,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的确不是负责任之举,也不是有修养之举。”3月3日,正在阿尔及利亚访问的希拉克重申,法国要为通过和平方式解除伊拉克武装创造一切条件。他呼吁根据安理会1441号决议向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提供一切手段和必要的时间,以便他们能有效地工作和完成任务。法国仍然认为联合国就伊拉克问题通过新决议没有根据,如果安理会对美国、英国和西班牙提交的新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法国将持反对意见。尽管如此,法国还是没有排除作为“最后手段”参与对伊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法国外长德维尔潘3月2日说:“我们不是一个一味坚持和平主义的国家,如果确实需要采取武力,我们会全权负责,赞成这一决定。” 俄罗斯: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既强调和平方式解决危机的重要性,又不直接反对美国,为可能发生的战争作自己的准备。俄罗斯的外交特色就是“双头鹰”斡旋,时刻留有余地的外交表态也表明它的立场不是很确定。但尽量避免武力“倒萨”损害俄自身的利益,由于综合考虑俄罗斯在全球战略格局、能源战略、与伊拉克的传统外交关系,以及与欧洲联盟协调等因素,促使俄罗斯加入了法德阵营。2003年2月10日,俄罗斯和法国、德国发表联合声明称,三国“决定确保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平方式来解除伊拉克的武装”。3月2日,伊万诺夫外长与德法两国外长通电话,重申俄罗斯与德法两国在伊拉克问题的一致立场,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认为有必要继续执行国际核查任务。俄罗斯副外长尤里·费多托夫3月4日表示,俄罗斯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就美、英、西三国提交的新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对美英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越发变得没有根据和不能成立。”他还警告说,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拥有决议的否决权,但他希望俄罗斯不会被迫行使这一权力。 阿拉伯国家:坚决反战 2003年3月1日,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最后决议宣布:“坚决反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对任何阿拉伯国家的安全与和平的威胁就是对阿拉伯民族安全的威胁,必须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 由于宗教信仰、巴以冲突、石油资源、南北关系和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等原因,在中东阿拉伯世界具有浓厚的反美情绪,“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就是各种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且战争一旦爆发,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它们一直强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政策,主张通过联合国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在反对战争这一点上,它们的立场是一致而坚定的。 2003年3月1日,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埃及红海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结束。会议通过的最后决议开宗明义地宣布:“坚决反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对任何阿拉伯国家的安全与和平的威胁就是对阿拉伯民族安全的威胁,必须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同声反对战争,是本次会议的最大成果。这既是出于阿拉伯国家对本国和民族利益的考虑,也是出于它们对美国在中东地区战略意图的疑虑和对战争的危险后果的恐惧。会议还强调,与会国家不会参加针对伊拉克或其它任何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行动,并谴责任何无视本地区利益、强行改变地区格局和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企图。会议呼吁全世界所有国家帮助阿拉伯国家为阻止战争做出努力,认为避免战争的目标应当通过伊拉克继续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来实现。会议还要求给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足够的时间以便在伊拉克完成核查工作,并呼吁核查人员继续保持核查工作的客观性。 但是本次会议上也出现了意见分歧和激烈的争执,这使阿拉伯阵营一分为三。阿联酋总统扎耶德致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呼吁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自动下台,避免该地区再次发生战争。科威特也倾向于这种立场;以叙利亚为首的反对阵营则针锋相对,要求首脑会议对美国采取强硬立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就指责美国不是想推翻一个独裁政权,而是追求伊拉克的“石油,并重新划分这一地区的版图”。他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发表一项明确的反战宣言,而不仅仅是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战争。包括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中间阵营则认为,如果伊拉克与联合国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战争就可以避免。对于阿联酋提出的伊拉克领导人放弃政权和流亡的建议,阿拉伯国家普遍认为这事关伊拉克内政,会议最终决定对此建议不予讨论。 亚太国家:声音不一 马哈蒂尔总理说:“我们坚决反对这场战争,因为发动战争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如果要拯救某些人,你就不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让他们无谓的丧生。你们说要把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下拯救出来,但战争是残酷的,在你们杀死萨达姆·侯赛因之前,战争可能已经导致无数伊拉克人丧生。” 与英国类似,日本也一如既往地对美国的决策表示坚定支持——支持的重要方式和上一次海湾战争一样,还是“慷慨解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3月3日表示,他支持美、英、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伊拉克问题新决议。他还指出,如果国际社会不联合起来给伊拉克施压,伊拉克就不会和核查人员合作。日本的意图与它在阿富汗战后问题上的积极主动一样,希望“借船出海”,藉此加快走向世界政治大国的进程。另外,中东的石油也一向为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所关注。 澳大利亚长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军事盟友,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是美国对伊强硬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之一,他不顾周围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政策,并且像英国一样已经开始向海湾地区派兵,协助美国的军事行动。 东南亚国家在反对恐怖主义方面立场是鲜明的,但反对美国绕过联合国实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马来西亚的态度尤其激烈。马哈蒂尔总理说:“我们坚决反对这场战争,因为发动战争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如果要拯救某些人,你就不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让他们无谓的丧生。你们说要把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下拯救出来,但战争是残酷的,在你们杀死萨达姆·侯赛因之前,战争可能已经导致无数伊拉克人丧生。”他还痛斥霍华德“迟钝之极”,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在他周围有2亿人是反对这场战争的。他说:“作为穆斯林,我们尤其反对军事打击伊拉克,因为这根本不是同恐怖分子的较量,而是在试图恐吓整个世界。” 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加拿大在伊拉克问题上持批评态度。2月28日,克雷蒂安抨击了美国推翻萨达姆的计划。3月1日,针对美国要萨达姆流亡国外的说法,克雷蒂安立即反应说,美国不能这样来改变他不喜欢的政权。联合国1441号决议谈到的是要萨达姆裁军,而不是谈政权的改变。当我们要去改变一个政权时,其结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要这样做,那么谁是下一个?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概念。加拿大赞成对伊拉克继续进行武器核查,当克雷蒂安总理得知伊拉克决定销毁导弹的消息时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克雷蒂安也在为解决伊拉克危机而继续努力,他再次会晤墨西哥领导人,与英国首相布莱尔通电话,并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近日,克雷蒂安总理也同智利总统理查德·拉戈斯通了电话,试图在美国和法国之间架桥。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负责任的大国,对伊拉克问题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采取一切措施尽力避免战争;2、联合国核查小组继续加强对伊武器核查工作,落实安理会1441号决议;3、要求伊拉克全面、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真正做到不拥有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强调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中国自始至终在为避免战争作最大努力。中国一直同联合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有关各方保持磋商和交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频频与美、法、俄等国领导人在电话中就伊拉克问题交换意见。对于有关国家提出要搞关于伊拉克问题新的安理会决议,唐家璇外长在安理会的会议上表示,联合国安理会1441号决议必须得到全面、切实、严格遵守,伊拉克方面必须更主动、无条件地与联合国全面合作,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必须彻底销毁。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搞清问题,而不是搞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开战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