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布什欲用战争机器给美元贴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6日18:18 国际先驱导报 |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张运成 种种迹象显示,美国“倒萨”背后包含经济动机,即要“打”碎经济阴影,打出新一轮经济繁荣。形势表明,布什政府扭转经济劣势所剩时间无多,急于借胜势催生经济新变局。 股市期待枪炮开盘 美国经济围绕股市转动。在降息减税措施刺激无力的情况下,布什企图以一战突破美股闷局。 目前,股市正孕育着新一轮由非经济因素导致的反弹。美股自2000年3月开始下跌,已落入连跌4年的境地,总市值已降至10.4万亿美元,比2001年底减少2.4万亿美元,为二战后所仅见。CNN纽约股市现场报道更是频频指出“投资者心已死”。但应该看到,美股目前刚刚喘定,可能正孕育着新一轮反弹:一方面,股市投资者不甘心收取似有若无、比通胀率还低的银行存款利息;另一方面,战争的不确定性也提供了投资者可以利用的资源,布什政府展示的开战决心,使一大批金融投机家正准备在战争时间表上投机,营造股市反弹条件。 其实,华尔街早已开始“备战”。国防、能源类股一直在逆市而动,并大幅上涨。有投资者已经着手加码,尼克松时期的国防部长卡卢奇和其他退休的国防部官员纷纷成为军火股票投资组合的经理,特别是卡卢奇手下的“精确武器生产商股票组合”异常利好。 可以预见,速战速决将推高股市。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美股转趋下跌,“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后,便出现触底迹象,而在战争胜利后开始反弹,美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正是由此开始的。由于普遍预期此次战争仍将旗开得胜,刺激美股短期反弹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攫取石油填充美元“空心” 如同2002年意图颠覆有“石油鹰派”之称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样,美国攻伊离不开其石油战略。在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油层开采成本为全球最低。美国通过“倒萨”战争可一举掌控该国石油,国内经济自然获得保障筹码。 但战争玄机不只限于石油,美国加强“石油美元”地位的用意隐藏得更深。首先,如美元跌势持续时间过长,其潜在的危机会引起产油国考虑以欧元为石油定价标准货币。实际上,欧佩克成员国目前已露出以欧元代美元的打算。这可能是美国经济的噩耗:石油如果以欧元定价,各石油进口国便会慢慢吸纳欧元以应付国际收支。这意味着美元的股票、债券及直接投资将被抛出,美元汇率将大跌,引发一场美元贬值、美经济衰退的连锁性危机。资本主义“堡垒”的崩溃并非危言耸听。 其次,目前拥有资源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加拿大的货币正一个接一个升值,被称为“资源型货币”。相比之下,美财政、贸易双赤字急增,等于借贷度日。美元地位靠外国货物和劳务支撑,因而给人以“随印随有”的印象。为避免美元空心化和保持一枝独秀的地位,布什政府通过战争从中东“掏油”就成为支撑美元的坚实支柱。 战火重燃外资对美狂热 美股的盛衰以致美国经济的去向,很大程度取决于外国投资者的态度。2001年开始,全球资金“选美”趋势持续下降,布什政府焦急地寄希望于战事一开,全球资本再次逆转回流美国。 第一,在国际资本市场,美国已成“问题国家”。1992年巴西金融危机,货币急剧贬值,其后由新雷亚尔取代旧雷亚尔,引发大量资金流向美元;1994年墨西哥危机,比索贬值50%,亦造成大量资金流向美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估计约3560亿美元流向美国;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也是巨额资本外逃美国造成的;1999年欧元问世,两年内对美元贬值35%。 但到了2001年,出现问题的不再是美国以外的国家,而是美国本土,致使美元回落,吸收外资荣景难以为继。 第二,外资对美市场的热情全面、持续并显著降温。2000年购买美国资产的外资达9320亿美元,2001年减至6310亿,2002年更降至6100亿;1998年,外资吸购的美国股票只有420亿,2000年急增至1935亿,2001年降至1214亿,2002年跌至556亿;外资2002年购进美1720亿美元的企业债务,比2001年跌15%;美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2000年为3070亿美元,2001年缩至1308亿美元,2002年则只有426亿美元;在全球企业兼并活动中,美在2002年仅有2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与1998至2001年平均1000亿美元的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 这表明,美国经济的外部金融支持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为了扭转劣势,美国企图以战争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确立美国资金避难所的地位和重塑外资对美信心。一方面,寻找安全地带永远是资金流向的首要考虑,一旦“倒萨”速战速决,全球资本再次回流美国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外资对美企业信心不足,但对美政府债券仍具信心,而且至今并没有资金从美国流走,只是新流入资本减少而已,但已令美国股汇齐跌。因而,在经济复苏乏力和政策效果不确定的情况下,美国急需用非经济手段建立外资信心。 显然,唯有战争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强硬“催化”新经济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势力此消彼长,促使美国靠战争寻找新的经济依托。在海湾战争爆发时,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客观增长,美国GDP平均年增长3.4%、日本4.8%、欧洲3%、东亚8%。海湾战争之后,美科技实力和国力大增,其中在1995年至2002年7年内,美国GDP都占全球三成以上,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畸形”的单引擎经济。 但是,美增长动力来自贸易赤字,至今已力不从心。据估算,如美国经济当前形势持续不变,2010年贸易赤字将由2002年占GDP的5%增至9.5%。此时,是反恐与伊拉克问题给美提供了挑起战争的借口,美传统经济支柱能源与军工产业也因而重获青睐。相比之下,新经济行业则处于消化期和重组期。 美股构成可以清楚地显示经济增长点向这一方向的变化,战争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以市值计算,1982年能源类股占标准普尔500指数为30%,稳居第一,但接下来的20年下降到6.1%。90年代,科技股正值大牛市,一度占该指数的30%以上,但此后两年下跌了78%。目前,金融类股份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比重最大,至今已有21%,创下新高。但金融类股的地位可能不稳,而世界资源价格2000年开始起步上升,目前正方兴未艾,大有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点的势头。美国市场分析人士也指出,“一旦某个族群成为指数的主导力量,金融股就隐含着下跌的危机”。 实际上,这个“族群”就是传统的能源、国防及相关类股。“新”经济增长点已显露头角,正在准备大规模进场。 因此,一举拿下伊拉克并由此打出新一轮经济增长,是布什竞选连任的需要。目前,除了不断更换经济班底,布什政府在经济上尚无良计可施,美国政治、经济对战争的独特需求再次表现出来。布什必须在2004年6月前或更早获得经济增长,以便向选民交待。 历史经验包括老布什的前车之鉴,告诉布什总统,这一次攻打伊拉克,绝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刺激经济以期连任才是目标所在。-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