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弥漫巴格达 百姓乱了方寸外国人加紧撤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5日13:31 扬子晚报 | ||
过去几个月来,尽管战争的阴云在伊拉克上空不断聚积,但是见过“大世面”的巴格达居民却一直能够努力保持冷静 的心态和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过,最近几天,伊拉克首都的情势明显紧张起来,一股不可抗拒的恐慌气氛终于降临,并迅速地 在巴格达街头弥散开来。人们心照不宣:军事打击已经逼近,战争威胁马上要转变成血腥的现实了。 老百姓乱了方寸 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及CNN、BBC等西方媒体最近几天的报道中,巴格达人嗅到了刺鼻的火药味儿,开始感 到害怕和慌乱。在城区,不少人家神色紧张地开始清理地下室,用以储藏食品、水、汽油等必需品,有条件的还购置了家用发 电机。市场上,伊拉克货币第纳尔不断贬值,而食品、尤其是罐装食品和桶装水的价格却在猛涨。 巴格达市民一边储存物资,一边也在盘算着逃亡,逃向他们认为相对安全的地方。对伊拉克人来说,逃往约旦、叙利 亚等邻国是最安全的,但这样做费用高昂。于是,家境一般的市民只好选择逃往远离巴格达的乡村,去投奔那里的亲朋好友。 有传言说,萨达姆政府已禁止老百姓离开巴格达。但实际情况是,进出巴格达目前都还自由,一些地方虽设有路障,但只是例 行的安全检查。 从巴格达人的行色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心境因战争的逼近变得日益恶劣。就在几个星期前,巴格达街头还能常见这样 的场面:许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有些人甚至炫耀他们所经历的两次战争,对美、 英战机隔三差五的轰炸不乏鄙夷之色。如今,12年前海湾战争的惊险记忆不再是可以随意谈论的轻松话题了,而更多的时候 则成为让人们焦虑不安的情结。 外国人加紧撤离 在巴格达,普通百姓判断战争来临的风向标是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和外国使节何时撤离。目前,尽管核查人员仍在伊 坚持工作,但13日有报道称他们最近两天正抽空儿训练驾驶汽车,这似乎可以被视为紧急撤离的前奏。同时,日本、泰国、 西班牙、葡萄牙等许多国家都已关闭了驻伊使馆,将外交官召回国内或派他们增援驻约旦的大使馆。 连日来,撤离巴格达的外国记者也开始增多。据约旦官方统计,目前在约报道伊拉克局势的外国记者已超过300人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巴格达撤出的。 在巴格达的十几名中国记者近日也开始分批撤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凤凰卫视已有6名记者撤到安曼。目前在伊 拉克坚持工作的中国外交官还有7人,其中包括大使、武官和政务参赞等主要人员。剩下的中国人已经很少,多是来自台湾、 香港的记者。 《我将幸存》成绝唱 据西方媒体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临战气氛使巴格达本来就很有限的夜生活变得更加冷清,饭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少 ,而夜总会早在十几年前就被萨达姆下令全部关闭了。菲律宾女大使格蕾丝是伊上层交际圈中的名人,上任两年来,她在官邸 举行的晚会一直在巴格达享有盛名。5天前,她举行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晚会。晚会上,宾客们始终在谈论战争,直到她打 开卡拉OK机。人们翻唱“老鹰”乐队的《加州旅店》,在唱到“加州旅店”这句歌词时,有人故意把它改成“拉希德饭店” (巴格达最有名的饭店),唱到“你随时可以离开,但你的心将永远留下”时,每个客人都很卖力。 令人寻味的是,在那天的晚会上,宾主唱的最后一曲是1970年代的另一首经典老歌:《我将幸存》。本报特约记 者洪琳牛道斌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