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回忆采访“基地老三” 重要性堪比拉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5日15:43 扬子晚报 | ||
在“基地”恐怖分子眼中,“9·11”恐怖袭击是他们的“神圣星期二”,而它的总策划就是几天前落网的“基地”老三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这个在以前几乎不为人知的恐怖大头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他说自己是职业恐怖分子,他的原话是:“我们就靠这个谋生。”半岛电视台新闻调查部首席记者约斯里·富达,这个世界上惟一采访过哈立德的新闻记者,在哈立德落网之后,描述了他对哈立德的采访经过,英国《卫报》3月4日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刊登了富达的回忆: 劝我从事恐怖 2002年4月21日是个星期天,我去见哈立德和拉姆齐,在卡拉奇的那个隐蔽屋子里一起度过了48个小时,告别时,大家都显得有些伤感。拉姆齐走上前来紧紧地拥抱我,而哈立德递给了我一份声明,名为《突尼斯约尔巴犹太教清真寺行动计划》并坚持要求送我下楼梯,我有点吃惊,因为他是一个对自身安全特别敏感的人。哈立德边走边对我说:“你知道吗?你可以成为一个标准的恐怖分子,你年轻,聪明,受过良好教育,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且单身一人。”哈立德接着说:“你让我想到了我们的一位兄弟阿塔。”很显然,在他看来,把我比作“9·11”头号劫机犯穆罕默德·阿塔是对我最大的恭维了。 重要性超过拉登 从那次采访中我可以看出,哈立德对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以及取得的“成就”很是心满意足。确实,在“9·11”之前,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虽然他1995年在菲律宾试图策划把一架美国客机撞击到大海里的恐怖阴谋,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部门的怀疑;1993年参与对纽约世贸大楼的恐怖袭击,但同样没有受到调查。在这个星期被捕之前,外界甚至都不知道他的长相,关于他的出生年月就有两个说法,一个是1965年4月14日,另一个是1965年3月1日。他的出生地点也有两个,一个是科威特,另一个是巴基斯坦。他的肤色究竟是橄榄色还是浅色也不能确定。只是在我对“神圣星期二”事件的48小时采访后,全世界,包括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才知道,哈立德是“基地”的第三号人物,而且,他对“基地”的重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的老板本·拉登。 原想袭击核设施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鼓足勇气打量着哈立德。我盯住他的眼睛问他:“那件事真的是你干的吗?”很显然,我是在指“9·11”事件。没想到,哈立德直言不讳地给了我一个答复:“是的,是我们干的。拉姆齐是‘神圣星期二’的总协调人。”他接着说道:“对纽约和华盛顿展开神圣袭击的两年半前,我们的袭击目标是核设施,但担心会失去控制,无法收场而取消了”。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他们袭击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死的人越多越好,为的就是在美国自己的土地上掴美国人一个耳光。他说:“当时的问题是由谁去干。我们知道,我们并不缺少准备当烈士的人,事实上,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烈士部门。”我就问他,这个所谓的烈士部门现在还存在吗?哈立德说:“当然存在,只要我们对异教徒和犹太分子的圣战一天不结束。” 暗示拉登还活着 最后,当拍摄的时间到来的时候,我坐在了摄像机前,要求哈立德盯着镜头看。我问他:“你此刻是怎么想的?”出乎意料的是,哈立德这时候并不高兴,他消失了一会儿,等到再次出现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穿上了一件宽松的褐色外套,这件外套把他从头到脚都笼罩了起来。在场的每个人都笑了起来,于是,他把外套穿在了拉姆齐的身上,要他坐在摄像机前,然后他又跑到镜头前看了一眼,随后他就说:“这下可以了。我们开始吧。”当摄像机开始转动的时候,哈立德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他的谈吐显得很是有权威。在长达70分钟的拍摄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本·拉登,而且,每次提到拉登的时候始终使用的是现在时,似乎在暗示拉登还活着,只有一次,我感觉到他是口误了,用过去时提到了拉登。在结束采访后,哈立德递给我一只盒子,说:“这是送给你的。”其中包括一位“9·11”劫机者立下的遗嘱,一部纪录片,还有一盘拍摄记录了《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珀尔被砍头经过的录像带。他告诉我,他希望我把这些带子向外界传播,尤其是要给西方的新闻机构看。完了他莫名其妙地还加上一句:“尤其是要给法国人看。”子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