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降低核门槛引发连锁反应 丧钟最终会为谁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2日14:01 扬子晚报 | ||
美国是一个在变化中成长的国家,但就国家战略而言,过去一年多的变化着实令人惊异,其变化的程度甚至超过过去半个世纪,无论是“先发制人”的战略,还是核武器和反扩散观念的变化,都会对世界的现状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这其中,有4个日子颇“令人难忘”。 2001年9月11日 提到“9•11”事件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人们会想到很多,但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还应该说是美国在国家安全意识和战略上的巨大改变。冷战时代的威慑理论逐渐被“先发制人”战略所取代,核武器的门槛也被空前降低了,“反扩散”第一次被用作打击一个主权国家的借口。 2001年9月30日,五角大楼的《四年防卫报告》明确指出,美国未来的防卫计划要以“实力基础”模式取代过去的“威胁基础”模式,即加强各个领域的能力尤其是在外空和高科技方面,以争取优势,目的在于:一,实现对友邦的安全承诺;二,使敌方知难而退;三,进行威慑;四,威慑不成则坚决击败对方。在这里,已隐约可见“先发制人”的影子。 2002年1月9日 时隔不久,2002年1月9日发表的《核武器态势评估报告》进一步指出,过去偏重核武威慑的思路将逐步改变,军事战略的取向为核武器与常规武器并进,模糊核门槛,从而增加战略回应的灵活性及备选方案。过去冷战时期三位一体的核威慑战略将被以核武器、高科技常规武器及导弹防御系统的新三位一体所取代。就这样,随着核门槛的大大降低,用常规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先发制人打击“敌人”的设想“新鲜出炉”了。 应该说,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大转弯是与“9•11”的刺激和反扩散思维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9•11”的袭击和来自伊拉克等国的令人不安的报告进一步强化了布什政府的认识,那就是,在恐怖分子和“邪恶国家”面前,没有任何道理可讲,也无须做任何承诺,只要能够保护美国及其盟国、摧毁他们的“邪恶力量”,怎样做都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放弃了它在1978年做出的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提到了“核武器可用来打击那些耐受常规武器进攻的目标”。 2002年12月11日 随着“先发制人”战略正式写进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先发制人的核战略也很快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其标志便是2002年12月11日布什政府发表的《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该报告指出,“敌对的国家和恐怖分子所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是摆在美国面前的最大的安全挑战之一。美国必须寻求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以便从这一威胁的所有方面加以对抗。对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有效战略是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这份报告中,美国表示将“以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力量进行反击”,其中包括在遇到对美国本土、美国军队和盟友使用生物、化学、放射性和核武器时“采取一切手段予以反击”。“一切手段”并不排除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2年12月17日 如果说“倒萨”是美国反扩散新战略的具体实践的话,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和相应的美军改革便可谓积极的军事准备。 12月17日,在《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发表后,也是在朝鲜半岛出现核危机的背景下,布什总统宣布,要在2004到2005年实战部署防止美国本土等遭受弹道导弹袭击的导弹防御系统。 丧钟为谁而鸣? 虽然美国正在拖着朝鲜问题,但在伊拉克之后,美国将着手处理朝鲜的核危机,并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采取更坚决的措施。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说过,他最大的担心不是那些正在谋求获得核武器的国家,在他看来,“真正的问题是一些非国家的‘行动者’。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样一些国家的政权其实不仅能够制造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有能力将原材料提供给其他一些非国家的‘行动者’,这些‘行动者’有可能是恐怖组织。这就是为什么防止核武器扩散仍然是我们政府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的原因。” 应该说,美国的反扩散努力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美国降低核门槛却很可能把美国和世界带入恐怖的深渊。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资深研究员阿尔金指出,新核战略忽略了跨越核武门槛可能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政治、道德及军事代价,从而使美国处于一种近乎赌博的状态中。 尽管美国用心良苦地反扩散特别是努力制止无核国家发展核力量,但美国对一些国家的威胁却只能鼓励它们为避免美国“先发制人”而铤而走险,这将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迫使更多国家努力发展核力量,而在一个核武器泛滥的世界,美国本身将会变得更不安全。 由于核武器将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携带,而且它将不是美国人和其他主要核国家的专利,得到它比以前更加方便了,这很可能使恐怖主义者增加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机会,从而使世界处于更可怕的浩劫边缘。真不知,丧钟最终会为谁而鸣?张国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