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美军武器库 美对伊可能使用多种最新武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07: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扫视一番美军的武器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的分析,美军对伊作战中可能使用以下几种新武器。 一、电磁脉冲弹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向伊拉克发出威胁,美国可能使用正在研制中的大功率 电磁脉冲弹又称为大功率微波武器,是一种利用大功率微波束毁坏和干扰敌方武器系统、信息系统和通信链路中的敏感电子部件,以及杀伤作战人员的定向能武器。 电磁脉冲弹由大功率微波源、微波器件、高增益定向天线、发射装置、控制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构成。其工作原理是把大功率微波源产生的微波经过高增益定向天线定向辐射出去,将微波能量集中在很短的波束内,以极高的强度射向目标,从而干扰或烧毁敌方武器系统的电子器件、控制装置及计算机系统,使其中断正常工作、失效或毁坏,以此瓦解敌方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破坏敌方的通信指挥系统。这种炸弹发射出的高能电磁脉冲,只破坏电子器件并使电路瘫痪,对建筑物不会造成丝毫损伤。如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设施使用这种武器,可避免因常规轰炸而造成的生化战剂和放射性物质扩散。电磁脉冲弹按使用方式可分为重复使用型和一次使用型。可以装载在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上,也可以是一种激光制导的炸弹。 目前,电磁脉冲弹已从研究阶段进入战术试验研究阶段,即现在正将其装在作战平台上进行试验。军事分析家认为,用大功率微波武器攻打伊拉克可以给美军带来特别的优势,它可以迅速摧毁伊拉克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还有可能破坏伊拉克领导人与共和国卫队的有效联络。 二、温压弹 温压弹是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为打击阿富汗恐怖分子藏身洞穴和地道而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炸弹。该弹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温和压力达到攻击效果,炸弹在爆炸的一瞬间产生大量云雾状的炸药粉末,待其顺着洞穴和隧道弥漫开以后,延时爆炸装置就会将其引爆。燃料空气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压力波,不仅将山洞中的空气抽空,也可把炸弹有效区域内人员肺部中的空气抽空,从而导致人员窒息死亡,却不损坏洞穴和地道本身。温压弹爆炸在有限空间中实现,其作用效果比普通炸弹更强劲、更持久。 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军为了打击加德兹地区藏在山洞中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首次使用了1枚重910千克的温压弹,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温压弹由此成为对付地面大面积软目标、加固掩体内目标和地下工事的“杀手锏”。 由于温压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对化学和生物战剂有良好的摧毁效果,因此美军很可能使用该型炸弹打击伊拉克的生化武器试验设施和地下工事。 三、钻地弹 钻地弹是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及地下设施进行攻击的特种武器。它一般由载体、高爆炸药、侵彻弹头和引信组成。钻地弹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是它的侵彻弹头。美军装备的钻地弹的弹头大多是动能侵彻型,如450千克的J—1000型、900千克的BLO—109型、1800千克的BLU—113型都属于这种类型。 为了提高钻地弹的性能,美军目前研制了复合系统,该系统包括一预侵彻弹头和一个主侵彻弹头,预侵彻弹头内含一个或多个预制装药,爆炸射束流使弹头破片速度达6000米/秒,将目标炸开一个洞口,主侵彻弹头沿此洞口继续侵彻,弹头延时或智能引信引爆主战斗部装药,摧毁目标。与动能侵彻弹头相比,复合弹头增大了侵彻深度,扩大了弹着角范围。此外,开发中的新型灵巧引信还可以在非常精确的深度引爆弹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地下目标的毁伤效果。因此,钻地炸弹也是美军对伊作战可供选择使用的直接打击地下目标的重要武器。 四、地下深层掘进器 地下深层掘进器是美军正在开发一种像石油钻探中的“钻孔机”一样“地下深层掘”武器系统。它由快射火炮发射后,可快速钻出地下深孔。发射的挖掘弹丸内充有高密度气体,能够迅速清除弹孔周围粉碎的岩屑,“地下深层掘进器”到达预定的地下目标后,灵巧引信就会引爆有效载荷。由于整个系统的设计重量只有45—90千克,携带和使用十分方便。 五、联合防区外武器 联合防区外武器,是一种攻击快速、抗干扰能力强、摧毁力大的无动力滑翔武器。它通常由作战飞机在敌方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射程之外发射,因此被称为“零伤亡”弹药。该弹有3种型号,其中JSOW—A用于杀伤软目标,JSOW—BU用于反坦克。正在研制的JSOW—C带有单一战斗部和智能红外成像末制导传感器,它使用多级弹头技术,具有很强的爆炸/破片杀伤作用和穿透坚硬目标的能力。联合防区外武器在1999年1月美军打击伊拉克防空基地的行动中被首次使用。 六、“捕食者”无人机 美军于2001年6月开始在“捕食者”无人机上加装激光瞄准器和激光制导炸弹,从而使“捕食者”无人机具备侦察打击双重功能。2001年10月17日,“捕食者”无人机发射“海尔法”导弹,击毙了本·拉登的军事指挥官穆罕默德·阿提夫。这次“捕食者”与“海尔法”联手取得的辉煌战绩,开创了无人机攻击地面目标的先河,也使“捕食者”无人机成为可怕的空中“智能杀手”。 七、“战斧”巡航导弹 “战斧”巡航导弹采用惯性加全球卫星定位复合制导再加红外成像末制导,圆概率误差在3米内,可在飞行中按照指令改变方向,到达战场上空后能盘旋待机2小时。该导弹于2000年6月通过设计评审,之后完成第一次制导飞行试验和水下发射试验,获得了低速初始生产的授权,很可能被用到伊拉克战场上进行实战检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谢蒲、韩庆贵、李智舜供稿) 《人民日报》(2003年02月17日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