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前线报道:约旦老百姓不相信战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3日17:39 国际先驱导报 | ||
2月11日,约旦首都安曼市街头一片宁静祥和。这一天是古尔邦节,政府部门从这天开始放假六天。按照习俗,人们要走亲访友,到清真寺祈祷,并把羊肉分给那些买不起肉的穷人。地处伊拉克西部,以色列东部的约旦,在2月份冰凉的空气中,隐约可以嗅到战争的硝烟,尽管人们的生活仍然在平静的继续。 “不应该用战争对付萨达姆” 42岁的穆罕默德经营着一家小超市,他要像往常一样到半夜12点才关门。他开这个超市投资了10万美元,所以一刻也不容懈怠。由于是头一天放假,人们要么是家里陪亲人,要么是带着孩子出去玩,所以这里的生意并不算红火。尽管如此,在记者同他聊天的时候,挑选完商品前来付钱的人仍然接连不断。 在美国呆了十多年的穆罕默德,持双重国籍。他很健谈,操着一口阿拉伯音的英语。我们问他是不是觉得战争将至,他说不是。因为德、法、俄这些大国都不喜欢战争,中国也反对动武,所以还有讨论的余地。记者问:“难道美英不会单独动武吗?”穆罕默德说:“它们有这个实力,但是至少目前还在争论当中。如果单独动武,就违反了联合国的规则,这就要看它们是不是愿意这样做了。” 在约旦国内,和穆罕默德一样不相信战争的人不在少数。工程师萨利姆-阿尔达布基说,战争打不起来,萨达姆很合作。萨达姆固然曾经犯过错误,他不应该侵犯科威特,但是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他现在没有错,不应该用战争来对付他。生意人哈立德则是一位中国通,在上海读过书,现在在广州和安曼两地之间跑生意。他则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对记者说:“到底会不会打仗目前还很难说。伊拉克已经答应了所有的条件,还打什么?” 备足两个月的石油 阿尔达布基清楚地记着上次海湾战争时的情景——因为汽油紧缺,无法开车,人们出门只能徒步。街头冷清,一片萧条。还有最难受的,那就是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害怕横穿约旦上空的导弹会掉下来,同时也为将来的生活而担忧。 据估计,如果伊拉克遭受军事打击,约旦的国家经济必定会遭到沉重打击,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石油。根据去年12月与伊拉克续签的供油协议,伊拉克今年将像往常一样为约旦提供550万吨原油和石油制品,其中一半为赠送,另一半以优惠价售给约旦。 万一伊拉克的石油供应因战争而中断,约旦将不得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这大概要增加7亿美元的支出。2月5日,约旦财政大臣米歇尔-马托斯公布了2003年国家预算,开支高达24.4亿第纳尔(约合34.5亿美元),比2002年的实际开支多出1.5亿第纳尔(约合2.1亿美元)。这份“紧急”预算,是按照每桶石油26美元的价格制定的。根据目前约旦的石油消费水平,每桶石油的价格只要上升1美元,全国就要多花2000万美元。如今伦敦市场原油二月期货价格每桶已经突破31美元的价格,仅此一项,约旦即将面临的经济困难便可想而知。此外,伊拉克还是约旦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约旦20%的出口依赖于伊拉克市场,伊拉克的消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约旦的工业。 我们问阿尔达布基为什么不提前多准备些汽油时,他面带难色地告诉记者说:“没有钱。”我们不便细问,但是心里留下了一个问号:有钱买车,没钱买油? 这个问题后来在中国驻约旦大使馆举行的资助当地贫困儿童上学的义演上得到了答案。一对前来观看义演的夫妇告诉记者,虽然街道上尽是奔驰宝马,但这并不表明约旦的人们非常富有,只能说明国家的关税和贷款政策比较实惠。实际上约旦有80%的人相当贫穷,人们就算能够贷款买车买房,可是一旦伊拉克中断对约旦的石油供应,很多人甚至连多储备一些汽油的钱都没有。 幸好阿卜杜拉国王领导下的约旦政府承诺储备两个月的战备石油,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难怪有些人拍着胸脯说:“我们不怕打仗,缺油缺粮都可以管政府要。”除了石油储备,当局还针对难民、救济、应急、安保等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尽量维护约旦人民的利益,力求万无一失。 约旦人理性看待战争 进入2003年以来,海湾局势一波三折。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约旦人对局势冷静客观的分析和沉着的应对态度。 即便在举行反战示威游行的时候,当记者问“萨达姆是不是穆斯林英雄”时,得到的答案也多是否定的。他们说,没有哪个国家的首脑是英雄,大家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位大学教授说:“萨达姆虽然专政,但是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只会使事情更糟。”他说,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借口,因为美英的这类武器比谁都多。它们真正的目的是石油,是保卫以色列的安全。中国通哈立德说操着一口普通话说,现在难办的是美国。伊拉克很聪明,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就一下子答应所有条件,那么美国还会找新的借口,因此它一点一点地接受这些条件,把球踢给美国。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好奇的孩子围在一旁,他们投过来的天真而诚挚的目光总会在我们心中引起一种莫名的震动。 记得1月底的反战大游行中,有一些五六岁的儿童也手举旗帜走在人群中。一位40岁的父亲把八个孩子都带到了游行现场,其中最小的一个只有两岁,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他瞪着大眼睛,好像在拼命地思考着眼前的一切。父亲说:“我们全家都来了,反对战争,反对布什。” 还有一次,在杂货店门口碰到几个七八岁的男孩,其中一个机灵鬼的英语说得不错。他告诉我们战争快来了,他很害怕战争。记者问他萨达姆会打赢吗,他说不知道谁是萨达姆。又问他美国会赢吗,他说会的,因为美国很强大。我们又问:“美军会来约旦吗?”他说:“不会。”“那你为什么害怕?”“因为当他们开枪的时候,(子弹)会飞到约旦来。”“你指的是‘missile(导弹)’吗?”“什么是‘missile’?”我们又问:“你希望谁赢?”这回他转过头用阿拉伯语问店员,店员说希望伊拉克赢,因为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旁边的几个孩子立刻一窝蜂地抢着喊道:“我们也希望伊拉克赢,因为那里的人也是穆斯林。” 在这群孩子的眼里,战争仍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游戏。 但愿阿卜杜拉国王所沿用的其父侯赛因先王的“小国家、大外交”策略能够带领这个王国走过困境。但愿古尔邦节过后人们仍然能够像节日一样宁静安详。本报安曼特派记者 蒋少清 李骥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