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伊拉克风云20年》(3):漫漫核查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29日13:38 东方时空-世界 | ||
为真实再现伊拉克二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使观众全面深入地了解伊拉克问题的由来,央视推出倾力之作“伊拉克,风云二十年”。这部由《东方时空-世界》精心制作的历史纪录 20余年风雨历经生死,伊拉克战事不断前途未卜; 2003年伊始大兵压境,萨达姆忽卑忽亢誓不言降; 是是非非,曲曲折折,自有历史来评判。 敬请收看《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伊拉克,风云二十年》。 水均益:2002年11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1441号决议,随即开始了迄今为止对伊拉克最为严厉的武器核查。 其实,海湾战争停战后针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就立即开始,核查的关键从第一天起,就不仅仅是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今天的海湾地区,航母游弋、战车列阵,美国士兵枕戈待战,一场大战似乎在等待着那个无法确定的核查结果。回望十余年核查历史前前后后,反反复复,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足以搅动世界的旋涡,时至今日,似乎只有战争才能为核查划上一个句号。 今天的节目将围绕着伊拉克武器核查这个话题展开,走进节目的是大多数观众并不熟悉的两位嘉宾,他们曾经是进入伊拉克的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 裴家昌,58岁,中国派出第一批参与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的三位专家之一. 裴家昌:这就是我,家昌裴,平常我的代号就是三角洲六号." 裴家昌:我是1998年2月2号到的。我干了七个月,从二月份干到八月。 斯考特·里特,39岁,海湾战争后联合国派出的第一批对伊武器核查专家之一。 里特:我为美国国防部工作,我的工资由中央情报局支付。 里特曾经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员。海湾战争期间他在美军驻沙特的司令部做情报分析员。他是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仅两个月,就以对伊武器核查专家的身份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 里特:核查人员最后会发现在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这并不是美国想要的结果。美国想对伊拉克开战。 十多年严厉核查,伊拉克武器状况仍无定论; 里特:伊拉克政府宣称销毁了那些武器,但没有确凿文件和证据支持这一论断。 不间断老鼠戏猫,抗核查导致海湾频发震荡。 裴家昌:当时局势就比较紧张,美国扬言要打伊拉克。 独家专访参加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中外专家,《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伊拉克,风雨二十年》今天播出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早在20世纪70年代,伊拉克就已经开始在核能开发方面积极谋求各方合作。在那个原子能开发的黄金时代,伊拉克核军事发展经费的迅猛增涨令一些国家备感焦虑。 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神秘事件发生了。 1980年6月的一个深夜,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核专家,伊拉克核发展计划的负责人叶海亚·迈什哈德在巴黎子午旅馆神秘遇害。据专家估计,叶海亚的突然死亡至少使伊拉克的核发展计划滞后两年。 时隔不久,1981年的一个下午,在淡淡的薄雾中,14架涂着伪装色彩的F15和F16战机躲过雷达的监视低空飞越沙漠,在107秒中,向伊拉克巴格达郊外的塔穆兹核研究中心投下了16吨炸弹,顷刻间,火光冲天,狼烟四起,伊拉克人眼睁睁地看着正在建设中的核反应堆化为一片废墟。 事后,萨达姆宣布,暗杀核专家和轰炸核反应堆的这两笔帐将记在以色列的头上。 萨达姆称霸海湾的雄心并没有因为以色列摧毁其核反应堆而消失殆尽.因为在他手中还握有另外两种同样使人望而生畏的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 在与伊朗进行的战争中,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时至今日,当年那些参与过两伊战争的伊朗受害者中还有2000-3000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这些人的临床症状基本上都是化学武器中毒。 人们后来又从电视上看到大量这样的画面,萨达姆指挥军队平定了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的叛乱后,在战后的村庄里,5000多死亡的库尔德人身上无明显受伤痕迹,但面部表情极其痛苦,而其他的12,000多人则呈现化学武器中毒症状。 联合国的报告显示,在1991年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拥有至少5125加仑致命的肉毒杆菌,2245加仑炭疽菌以及其他若干危险生物制剂。 1990年初,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公开威胁要用化学武器烧毁半个以色列。或许是因为伊拉克具有这样的能力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实际上是在公开承认拥有化学武器的宣言,在当时并没有招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实质性的敌对行动。 水均益: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可以被认为是伊拉克最重要的盟友,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伊朗亲美的巴列维国王被推翻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其在中东海湾地区最具威胁的敌人。但是,美国与伊拉克的蜜月不过是利益决定敌友的一个具体表现。1990年8月萨达姆对科威特的吞并不仅必然地结束了美伊之间的蜜月,而且这个事实使美国意识到,巴格达统治者的行动比德黑兰的伊斯兰革命更具威胁。联系到伊拉克在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的肆无忌惮,海湾战争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打开伊拉克所有武器库的大门,进行清点和销毁。对此,战败的伊拉克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接受的义务。 1991年4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87号决议,在一系列伊拉克必须接受的条款中决定建立武器核查机制。武器核查的中心内容是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同时伊拉克被禁止拥有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在687号决议通过后的第15天,伊拉克接受了联合国的第687号决议,与专门负责核问题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一道进行核查和销毁工作。 1991年5月,特委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领导下的武器核查人员乘坐联合国的飞机飞抵伊拉克境内,武器核查人员一系列的高科技装备将从技术手段上最大程度地将伊拉克置于完全的监视之下。 裴家昌:有些敏感地区,有些重要的部位,摄像机一年365天都是录像的,它是24小时在录,但是要通过一个专家系统,专家系统读带子,有时候监视到一个地方,比如说晚上没什么活动就没变,这个时候专家系统读带子的时候,就把这些删掉了,比如最后有活动,看到他把导弹搬出去了,或者是拆开,大卡车开进来了,类似这些有变化的,它才可以看到这个。 武器核查的任务主要分3个阶段:发现,监测和销毁 首先是发现阶段: 核查人员将运用间谍卫星和飞机遥感侦察可疑建筑物 核查人员将实地考察可疑建筑物和装备 核查人员将使用带有伽马射线探测器的直升机侦察放射物 核查人员将使用手持探测器到生化机构取样检测 核查人员将使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通道和掩体 接下来是监测阶段: 核查人员将在特定地点安装遥控摄像机,24小时实施监控 核查人员将安装自动装置,自动记录可疑气体,并监视其变化 核查人员将使用细菌探测器监测可疑设施,迅速发现是否有炭疽、瘟疫等致命细菌的存在和残留。 核查人员将审查能源用途和进出口申报情况 最后是销毁阶段: 核查人员将向联合国递送核查报告,以备进一步行动 核查人员将销毁明显具有生产制造杀伤性武器的装备和设施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接受过这样的核查,伊拉克接受了. 核查风起云飞扬,猫捉老鼠常神伤。 裴家昌:有外电报道,有炭疽培养基找不着了,伊拉克也没说出去向. 认识萨达姆,过程导致结果;了解伊拉克,历史意味着今天。请继续收看《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伊拉克,风云二十年》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水均益:联合国687号决议的通过,意味着伊拉克已经没有隐私,从头到脚要长期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地毯式的武器核查不会放过任何一处令人感兴趣的细节。在萨达姆看来,持续不断的核查就是一根套在脖子上的绳索,一定要抽劲这根绳索的并不是安理会,而是美国。 对个性强硬的萨达姆来说,看着一个以西方人为主的核查小组在伊拉克境内如入无人之境,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军力被一点点销毁,绝对是难以忍受的羞辱和痛苦。 1995年,联合国先后派出了几支武器核查小组调查巴格达附近的阿尔哈克姆工厂,阿尔哈克姆据称是制造民用产品的工厂,但它位置偏僻,警戒森严,铁丝网高墙环绕,这引起了核查人员的疑心。工厂建筑物的间距异乎寻常的大,这让人怀疑地下埋藏着可容纳有毒排泄物的容器。 工厂内部的设施表面看都是合情合理的,发酵罐和控制器由曲曲折折的管道相连,但细究之下,却大有名堂。发酵罐非常小,看来更适用于制造生化武器,而不是生产所谓的鸡饲料的添加剂。经过重新拼接的管道设备看起来间陋,但却足可以用来制造炭疽或其它生化武器。 伊拉克的进口产品记录显示,伊拉克曾大批量购买生物培养基。这些生物培养基一般情况下是在医院使用,但它同时也可用于制造炭疽和肉毒杆菌. 裴家昌:有外电报道,有炭疽培养基找不着了,伊拉克也没说出去向. 核查人员遍访伊拉克寻找这些生物培养基,但只找到了进口的42吨培养基中的22吨,伊拉克则称其余20吨培养基已被用于医学诊断。一位前核查人员讽刺地说:"把你伊拉克的所有医院都算上,两个世纪也用不完20吨培养基。" 为了追究真相,核查人员和许多伊拉克科学家面谈,但由于科学家不敢随便说话,这一过程相当艰苦。一些科学家不能解释其正当工作的具体细节,另外一些则中途改口,甚至有一位科学家在谈话期间,数次钻到桌子底下不肯出来。 里特:很明显,伊拉克仍然拥有这样的能力去制造生化武器,远距离导弹,他们的一些项目甚至还涉及核武器制造的一些方面。伊拉克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来制造这些武器。要想根除这个就必须根除为伊拉克政府效力的所有科学家。 在证据面前,伊拉克终于承认制造了生化毒素,但坚称并未将其加载到任何弹头上。 裴家昌:他觉得他没有正式用到武器上。在研制,在实验。 一个月后,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说法。 时任伊拉克军工署总监的萨达姆的女婿侯赛因·卡迈勒·哈桑曾经全权负责伊拉克的武器项目,1995年8月叛逃出境后,向联合国核查人员证实了有关阿尔·哈克姆工厂状况的所有证据。让巴格达更为尴尬的是,他还提供了许多伊拉克生化、核武以及导弹的新情报,而联合国此前以为这些项目早已被摧毁。 几个月后,回到伊拉克仅3天的卡迈勒被乱枪打死。 1996年,整整六个星期,在酷热的太阳底下,联合国工作人员监督摧毁了阿尔·哈克姆工厂。 持续了7年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并非一路坦途,在艰难曲折的核查与被核查过程中,对任何国家都被列为最高机密的国防军事发展计划和现状,在伊拉克已经没有秘密可言。 根据武器核查小组提供的关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状况的报告,联合国宣布: 确认伊拉克存在进攻性生物武器计划; 确认伊拉克具有制造神经性毒气和其他先进化学武器的能力; 确认伊拉克拥有在本土制造超过规定距离的导弹推进器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联合国销毁了有关被禁止的武器和设施,其中包括: 数十枚射程超过规定的导弹和弹头,包括化学武器弹头; 超过60套的导弹发射装置和超级大炮部件; 38000件化学武器; 690吨化学武器材料,数百件化学武器部件和研究设备; 一个生物武器生产制造工厂和大量生物武器研制仪器和材料。 在1991年至1998年年底7年多的时间里,200多个武器核查小组对伊拉克进行了400多次核查。据有关专家估计,长达7年的武器核查行动解除了伊拉克95%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里特:我们事实上对伊拉克的武器总量了解得一清二楚。我们从1991-1998年对伊拉克的武器总量进行了非常详实的调查。我们其间去了欧洲,对向伊拉克提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公司进行了调查。我们对此了解的很清楚,我们可以很负责任的说,90%-95%这个数字是一个事实确凿的数字。 为核查各路专家费心机; 裴家昌:不告诉他们我们去哪儿,我们就这样开车。 遭指责美籍人员被驱逐; 里特:我没有对萨达姆侯赛因进行监视,我的小组工作人员也没有对他进行监视。 认识萨达姆,过程导致结果;了解伊拉克,历史意味着今天。请继续收看《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伊拉克,风云二十年》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水均益:到1998年7月底时销毁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究竟占伊拉克实际拥有量的多少?除了被核查的伊拉克,谁也无法确认。在寻求最后答案的过程中,伊拉克像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一样,拒绝心甘情愿。核查不但困扰着伊拉克,也令核查专家们费尽了心机。在伊拉克核查与反核查成为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积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国际性搜查行动。 虽然重压之下的伊拉克方面尽量满足武器核查人员提出的种种要求,由于担心伊拉克会在墙壁内安装窃听器,他们在讨论敏感问题时常以在饭店花园散步的形式进行。有时,他们还会采用传递纸条或打手语的方式进行。 裴家昌:但是我们要真的要讨论问题,需要看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甚至讨论争论,有不同意见,要专门到一个屋,这个屋叫保密谈话室.这个谈话室是接触平地的,可以防电波的泄漏。 在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越野车中都装有辐射探测器和最先进的有毒微生物探测仪。核查人员一大早离开办公总部,开车出发,通常方向不定,在不断地改变方向的过程中,可能其中的某个方向就是当天最终的核查目的地。 裴家昌:我们不能够直接想去哪个核查地点,必须有他们领着,不告诉他们我们去哪儿,我们就这样开车。 核查车辆每天出发后,就在街道上兜圈子,目的无外乎是不让伊拉克的官员知道核查小组的目标和计划. 裴家昌:伊拉克的官员陪我们专门核查的官员,他们在后面跟着,一路上开开开,开到快要到了,他也知道要到哪一个地方了,然后我们停下来,他先去,他要走到哪儿去,给那儿的军队的卫兵或者保安说一说,然后我们才能进去。 当核查人员抵达他们所要核查地点的大门口,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规定要求"立即,无阻挠,无条件和无限制地"进入核查地点时,伊拉克有关方面表现得是否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裴家昌:遇到的情况,比如这个地方开不开,包括我们核查总统府的时候,没有钥匙的时候,有的锁就是锯掉,或者砸掉,他也打开给你看,甚至在总统府的时候,一个美国人硬叫伊拉克人把门踹开。" 从以美国和西方人员为主体的核查人员踏上伊拉克土地的第一秒钟开始,核查就是一场较量。 核查开始不久,1991年9月21日,联合国核查人员在巴格达的一栋建筑中发现了大量的文件档案,这是伊拉克发展核武器的机密文件。在核查人员带着文件准备离开的时候,伊拉克官员没收了部分文件,在核查人员拒绝交出所有文件之后,他们被伊拉克军人阻拦在一个停车场。这场对峙持续了4天,在核查人员吃住都在露天的状态下的同时,联合国安理会则展开了紧张的外交磋商。在安理会最后通过主席声明,宣布伊拉克如果继续拒绝按承诺对核查人员的工作予以合作,安理会成员国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后,伊拉克解除了对核查人员的围困。 水均益:在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进行多年之后,相当一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查获并销毁。这就是事情的全部吗?至少美国不这么看,或者说,作出这种结论还为时过早。 而在核查已经持续几年之后,并没有丝毫迹象说明核查将要结束,伊拉克认为这种状况始终在证明着他们的一个判断,武器核查的目的就是侵犯伊拉克的主权,是体现美国意志的一种手段。 在美伊两种完全对立的判断中,围绕着核查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一段时间,海湾成为上演老鼠戏猫的大游戏场。 每次核查危机的出现都近乎一个模式:伊拉克与核查小组发生冲突,拒绝接受核查。美国遂以此为由兴师动众,大兵压境。伊拉克见势不妙,便软化立场表示愿意合作。像这样一次次类似的老鼠戏猫游戏已经数不清上演了多少幕。 1997年10月,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向安理会提交报告,指责伊拉克在销毁核、生物、化学武器方面仍有隐瞒,且多次阻挠核查小组正常工作,甚至威胁小组工作人员的安全。在美英提议下,安理会通过1134号谴责伊拉克决议,伊拉克则断然拒绝了这一决议,并驱逐美籍武器核查人员。 里特:当时他就是为里特还有其他的人,他们这些人作为美国间谍,因此他就不派陪同人员,整个停下来,当时局势就比较紧张,美国扬言要打伊拉克,被伊拉克指责为间谍的里特并不认为他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里特:我没有对萨达姆侯赛因进行监视,我的小组工作人员也没有对他进行监视。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一点,伊拉克人从一开始就向我们撒谎,将相关资料进行藏匿,并且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所以这就迫使核查人员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而这种手段就被他们称为监视。 但是伊拉克对间谍问题的指责并没有得到各方的证实,所以美国籍核查人员在被驱逐的22天后,又返回了巴格达。 1998年1月,伊拉克又扬言除非调换成员,否则将禁止特委会下属的一个核查小组在伊执行任务。伊拉克认为,这个小组的16名核查人员中有14名来自英美,妨碍了小组的公正性,伊拉克方面同时又一次将目标对准了里特,明确指出里特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务。 里特:比如说情报手段(intelligence operations),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你,我的确采取过情报的手段,但是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是萨达姆侯赛因的安全。我曾经是一名核查人员,我的同伴们也都是核查人员,但是伊拉克人称我们是间谍。 伊拉克居然公然称美国籍核查人员为间谍,再次驱逐美籍武器核查人员,这是美国万万不能容忍的。对付伊拉克的不驯服,美国向来是当头棒喝。这次也不例外。美国派遣航空母舰和战斗机,前往波斯湾。山雨欲来的战争又一次让伊拉克人民感到窒息。 就在伊拉克与美国为间谍问题互相指责的时候,1998年里特辞去了联合国武器核查职务。时隔不久,里特公开承认自己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谍报人员. 里特:我是为美国国防部工作,但是我的工资确是由中央情报局支付的。0949如果有人在伊拉克境内采取这些核查人员曾经使用过的特殊手段,来搜集与解除伊拉克威胁无关的情报,这样的核查人员就可以被称为是间谍,而这正是美国所采取的手段。 水均益:1998年的国际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伊拉克和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核查较量年。这轮较量的结局是美国对伊拉克实施了自海湾战争之后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但是这场名为"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既没有让萨达姆屈服,也没有把武器核查小组重新送进伊拉克。 1998年1月13日,伊拉克对核查小组中英美专家的比例偏高问题提出抗议,伊拉克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一周后,伊拉克断然拒绝了核查小组关于核查总统府的要求。 里特:有一点要说的就是,虽然作为联合国的核查人员,我们还是必须尊敬伊拉克这个国家的国格,主权和国家安全。除非有什么出于的武器控制方面的考虑,否则我们是不会去那里的。是美国政府将伊拉克的总统官邸作为一个武器核查的重要地方来考察。 1998年1月中旬,伊拉克拒绝被其指控为间谍的里特率领核查小组展开工作,并设定了总统府等60个敏感地点为核查禁区。 伊拉克此举惹怒了美国。几天之后,克林顿及其外交顾问班子拿出了名为"沙漠惊雷"的对伊实施空中打击的方案。 裴家昌:当时僵持着,核查人员查,伊拉克不让,而伊拉克不让核查人员查,美国就要打,完全笼罩在战争的阴影里,这时候希望联合国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核查中的僵持现象,1998年2月20日下午6时,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抵达萨达姆国际机场。 在与萨达姆近三个小时的会晤中,在安南保证将提请安理会各成员国注意伊拉克遭受制裁的问题后,萨达姆最后同意了对总统府的核查行动。 安南的伊拉克之行又一次把和平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根据伊拉克的要求,核查小组成员在由各国外交官组成的使团陪同下,打开了从未对外开启的总统府大门。 裴家昌:比如我们查总统府的时候我们看到有的屋子积满灰尘,看到有一个地方比较干净的,美国人问这原来是放一个东西,灰尘的印子不见了,问他们这个东西挪到哪儿去了。 在那个时候,很多的有识之士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这样翻家底似的武器核查是不是伊拉克所能承受的最后底线呢? 1998年,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中立国家外交使团陪伴下对萨达姆的8个总统官邸进行精密核查.其最后结果是"什么也没查到",美国认定,萨达姆早已将关键东西"转移了"。 对此,伊拉克讽刺地说,你们难道认为我们会把化学武器放在萨达姆的枕头里吗? 里特:我们从核查小组一开始并不想去伊拉克的总统官邸,因为我们觉得那是伊拉克总统和高级官员的家,我们去那里并不占什么理由。其实是美国想我们这样去做的,目的是想激怒伊拉克从而拒绝与我们合作。 1998年10月31日,伊拉克宣布"彻底中止同特委会任何形式的合作",核查小组遂于一个半月后全部撤离伊拉克。 翌日凌晨,美国和英国在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也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 里特:在1999年的12月,美国针对伊拉克进行了一次空中轰炸,被称为"沙漠之狐"。有97个目标遭受了打击,其中有86个目标涉及到伊拉克的总统安全,军事设施,以及伊拉克的安全和情报设施,而这86个目标的信息都是通过联合国的武器核查行动得到的。 安理会全票决议重开核查给出最后机会; 里特:但是这并不是美国想要的结果。美国想对伊拉克开战。 萨达姆接受决议开门核查难免战争打击。 里特:据说伊拉克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但是也没有相关的证据。 认识萨达姆,过程导致结果;了解伊拉克,历史意味着今天。请继续收看《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伊拉克,风云二十年》第三集《漫漫核查路》。 水均益:短短几天的"沙漠之狐"行动规模有限。在战斧巡航导弹的爆炸声中,萨达姆表示绝不同敌人"讨价还价",绝不"向敌人下跪",拒绝接受美英提出的在伊恢复武器核查的条件。当时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话来说,"核查已被空袭炸死"。 武器核查就此中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核查就此结束了,当戏猫成功的老鼠回到洞穴中的时候,地面上留下了一个把柄,这个把柄在一心捕鼠的猫那里早晚会成为一件有力的武器。 为期3天的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中断了长达7年的核查工作。 在核查中断的1年后,1999年12月17日,安理会通过12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监督、核查及视察委员会(简称监核会或监核视委),取代特委会负责对伊武器核查。但由于伊政府坚决拒绝,监核会自诞生之日实际上处于形同虚设的尴尬境地。核查人员仍然被萨达姆拒之门外。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2年11月8号通过了1441号决议,决议决定给予伊拉克执行安理会一系列决议的最后机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摆在伊拉克面前,伊拉克必须在决议通过的7天内接受决议,伊拉克必须在30天内递交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报告,伊拉克必须在决议通过的45天内,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开始实施无条件无限制的全面核查,联合国核查人员将在60天内向安理会就核查问题作出报告。 由联合国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的新一轮核查在核查中断的4年后重新启动。 根据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资料,联合国认为自1998年武器核查中断以来,伊拉克没有对部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生产材料的去向提供可信的解释,联合国要求伊拉克解释: 100枚射程为600公里的"侯赛因"地对地导弹去向, 20枚射程为300公里的"飞毛腿"导弹的去向, 40-70枚生化作战导弹弹头去向; 17吨生物武器制剂的培养体去向; 4000吨化学药剂和750吨VX化学药剂去向; 以及部分导弹部件、弹头和推进装置去向; 据联合国官员透露,伊拉克按照1441号决议于2002年12月8日向联合国递交的最新武器报告并没有对这些武器的去向提供任何信息。 里特:武器核查人员今天又一次进入了伊拉克境内,能在任何伊拉克的地方来去自如,但是却没发现什么东西。我们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新一轮核查结果确实如里特所预料的,一无所获,那事情的最终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里特:如果伊拉克政府继续合作的话,现在的核查还是会进行下去,核查人员最后会发现在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这并不是美国想要的结果。美国想对伊拉克开战。 依照对自己的国家和政府的一贯了解,里特认为美国以如此昂贵的代价屯兵海湾,绝不会因为新一轮核查未果而善罢甘休的。 里特:我觉得美国会尽全力去污蔑核查行动和核查人员,说他们没有任何可信度,没有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说核查本身就是一场骗局,这样就能将核查人员撤出伊拉克,然后堂而皇之的发动战争。 水均益:对伊拉克的核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伊拉克曾经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装备军队用于实战,这是早已被公认的事实。但是,现在的真实情况如何?很多人想知道这个谜底,然而,这已经不是今天最重要的问题了。 老鼠戏猫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躲藏。在安理会1441号决议出台之前,那个被称之为猫的美国就已经对核查失去了兴趣,他看重的是萨达姆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这个把柄。在美国的眼睛中,老鼠已经不是那些难以寻找、难以证实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根本无法躲藏的萨达姆和他的政府。核查行动在美国看来已经是项庄舞剑,剑锋指向是在巴格达的那个"沛公"--萨达姆侯赛因。 观众朋友,东方时空关于海湾危机的三集特别节目《伊拉克风云20年》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特别节目使广大观众对伊拉克问题的由来、曲折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现在,世界正面临着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它被称为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也被认为是21世纪第一战,是战争还是和平?人们在做着不同的努力,无论怎么样,它的最终结局都将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