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处于风声鹤唳之际,危机之中的中东局势再添变数。11月5日
,以色列总理沙龙出人意料地宣布,将解散国会、在2003年2月初提前举行大选。沙龙的这一做法不仅宣告了执政的利库
德集团与以色列极右翼政党寻求合作、组成新联合政府的努力破灭,也意味着在明年2月之前以色列将难以摆脱政治动荡。
工党退出联合政府引发沙龙政府危机
10月30日,在与利库德集团联合执政18个月之后,以色列工党的6位内阁部长向沙龙总理提出辞呈,工党正式
宣布退出联合政府。事情的直接起因是利库德集团和工党在2003年以色列的财政预算问题上无法达成妥协。工党主席、前
以色列国防部长本-埃利泽要求将2003年财政年度预算案中用于犹太人定居点建设的经费削减1.45亿美元,用于扶助
以色列的弱势群体,但遭到了沙龙为首的利库德集团的拒绝。
工党和利库德集团之所以为预算案分道扬镳,根本原因是沙龙和埃利泽都从各自党内选举利益考虑认为不能让步。无
论是沙龙还是是本-埃利泽都面临着党内政治利益斗争的关键时期。利库德集团将于近期举行党内选举,沙龙是否能继续保持
党的主席职位是他能否继续担任以色列总理的关键。而在利库德内部,沙龙的地位遭到了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咄咄逼人的
挑战。无论是沙龙本人还是利库德集团,都是兴建犹太人定居点的坚定支持者。在定居点生活的以色列人,也是利库德集团大
选中的“铁票”。如果沙龙向工党妥协,等于给他的政治对手内塔尼亚胡留下攻击的“把柄”。
放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反对在此问题上刺激巴勒斯坦民族情绪,一直是工党的政策。11月19日,工党也将举行
党内选举,本-埃利泽如果不能坚持工党内部大多数的意见,很可能将失去党首的位置。没有了工党主席的职位,本-埃利泽
也就失去了国防部长的乌纱帽。所以,本-埃利泽是以国防部长的职务做一个赌注,以便换回继续出任工党主席的机会。
但联合政府的解体不仅引发了以色列政府危机,而且也直接打击了以色列人民。沙龙要渡过这次危机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拉拢右翼的、宗教色彩强烈的小党组成新的联合政府,二是宣布提前大选。前者将使得沙龙政府不得不屈从一些极端民族
主义的政策要求,使得以色列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态度更为强硬;而后者将削弱目前安全局势紧张状态下的以色列政府威望,
降低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
对沙龙政府来说,前一种做法可能比较便利。因为利库德在以色列国会拥有55个席位,要想恢复执政所需要的61
个多数席位,只需要拉进一个有6个国会议席的小党就可以了,譬如在国会有7个议席的极右翼“以色列我们共同的家园——
全国联盟”。组成利库德与“全国联盟”的新联合政府,可以让沙龙在最短是时间内稳住阵脚。但这一做法相当于政治上的“
慢性自杀”。在工党退出联合政府之后,沙龙已经失去了国际社会批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政策强硬的“挡箭牌”;如果再与极
右翼势力联合执政,不仅沙龙主控巴勒斯坦政策的能力将会进一步下降,而且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也必将出现新的紧张。
宣布提前大选:沙龙不得已而为之
沙龙本来是考虑与“全国联盟”进行政治联姻,以便组成一个微弱多数的新执政联盟的。但“全国联盟”的要价太高
。“全国联盟”要求改变沙龙政府现行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同意巴勒斯坦建国的原则方针,反对接受美国今年6月提出的中东和
平计划。这是沙龙所无法接受的。因为这等于让以色列自绝于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断送90年代以来《奥斯陆协议》所形成
的以巴政治和解的最后希望。为此,沙龙事实上是被迫做出了宣布解散国会、在90天内提前大选这最后一种选择。
但在操作上,沙龙有自己的政治谋略。11月1日,沙龙表示愿意与“全国联盟”组成联合政府。在该联盟的支持下
,11月4日,国会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遭到否决,沙龙政府无惊无险地迈过了政府危机后的又一道“坎”。随后,沙龙宣布与
“全国联盟”的谈判破裂,要求以色列总统同意解散国会、提前大选。提前大选对沙龙政府来说,并不是没有好处。
首先,沙龙可以摆脱受联合执政的极右翼政党在政策上的制肘,避免在与以色列的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的中东和平问
题上失去主控权和推行一条相对来说强硬、但不失务实路线的机会。
沙龙虽然在过去12个月中对巴勒斯坦大打出手,对阿拉法特采取隔离政策,但以色列境内主张驱逐阿拉法特、在被
占领土上赖着不走、甚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的还大有人在。沙龙在没有出任总理的时候,常常攻击内塔尼亚胡对巴勒斯坦政策
“软弱”。但现在沙龙和内塔尼亚胡已经角色互换:一向以强硬著称的沙龙在执政上并不缺乏稳健,而内塔尼亚胡却常常攻击
沙龙无法采取严厉行动保卫以色列人的安全。解散国会、提前大选,至少可以让沙龙政府获得进一步巩固党内和国内权力基础
、抵制不同政策声音的重要机会。
其次,提前大选虽然有风险,但有利于沙龙在利库德党内选举中战胜内塔尼亚胡。沙龙在11月1日提名内塔尼亚胡
出任西蒙·佩雷斯辞职后留下的外交部长的空缺,遭到了内塔尼亚胡的拒绝。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塔尼亚胡不愿意失去在党内对
沙龙的挑战者地位,希望继续因为批评“沙龙路线”而角逐利库德党首,重新夺回失去的总理职位。但内塔尼亚胡拒绝出任外
交部长一职在以色列国内受到了普遍的批评。以色列人认为他是将自己的个人政治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11月5日当沙龙
宣布解散国会、提前大选之后数小时,内塔尼亚胡随即表示他将出任外长。
内塔尼亚胡这一立场转变,也是因为他从提前大选中看到了机会。下个星期,利库德集团将举行党内选举,内塔尼亚
胡已经摆明了他要挑战沙龙。如果在下周的党内选举中获胜,内塔尼亚胡将有很大的机会在明年2月初的提前大选中重新出任
以色列总理。宣布提前大选,让沙龙和内塔尼亚胡的总理之争提前了。
目前,沙龙占据一定的优势。沙龙在以色列各主要政治领导人中的民意支持率相对来说是最高的;而且利库德集团也
比第二大党——工党在民意支持率上要领先得多。沙龙决定提前大选,不需要太担心利库德集团会失去执政地位,却能获得党
内更多的认同。现在以色列政局最大的悬念是下周利库德集团的党内选举。沙龙和内塔尼亚胡谁能赢得党首位置,谁就将赢得
明年2月的大选。
以色列提前大选对中东和平是一大变数
沙龙宣布提前大选,在明年2月之前将组成看守政府。这对关注以色列政治走向的国际社会来说多少可以松一口气。
沙龙在11月5日也明确表示,他将在中东问题上继续执行“负责任的政策”,不会改变“指导原则”,也不会改变“与白宫
会谈中所承诺”的立场。但为了在大选中再度赢得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从总体上讲,沙龙政府的中东政策将更为强硬。
11月4日,历来以强硬著称的莫法兹出任了以色列国防部长。莫法兹一直主张驱逐阿拉法特,对巴勒斯坦极端分子
采取更为严厉的军事打击措施。莫法兹上台之后,以色列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政策转变,值得关注。沙龙在5日的讲话中特别提
到,他的政府将继续争取预算案获得完全通过;针对11月4日在以色列发生的新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和巴勒斯坦军事极端分子
,沙龙称他将决不妥协。可以预料的是,在明年2月大选结束之前,中东和平进程不会出现任何积极变化。现行的沙龙看守政
府作为过渡政府,难以采取建设性的步骤来推动与巴勒斯坦的政治对话。
目前,以巴暴力流血事件无法平息、以色列经济形势恶化以及美国可能将发动伊拉克战争,是摆在沙龙政府面前的三
大难题。对沙龙政府来说,如果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面对和解决这三个问题,即便提前大选,大选后的政局动荡恐怕也难以避
免。在过去的7年中,以色列已经换了5届总理。以色列政局如此频繁的更替,对中东和平来说,不是“利好”因素。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朱锋)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