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人弹”的拉米却被猜疑加手铐 拉米的妈妈站在儿子病床旁边
以色列阿拉伯裔小伙子拉米在车站看见了一名行迹可疑的阿拉伯男子,立即向以色列警方报告了此事,令这枚“人弹”没有造成更大伤害。但是,这位“小英雄”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义举换来的却是无尽猜疑和警方冰凉的手铐。
在以色列660万人口中,阿拉伯裔人口占了将近20%。随着以巴冲突愈演愈烈,他们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
遭遇“人弹”的阿拉伯小伙
据《纽约时报》报道,9月18日下午,在以色列北部一个阿拉伯人聚居的城镇乌姆法姆,17岁的以色列小伙拉米注视着那个也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男人。他又高又瘦,鞋子上满是尘土,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大塑料袋,行迹着实有些可疑……车站等车的只有他们两人。而且和拉米一样,他也是一个阿拉伯人。凭直觉,拉米觉得这个陌生人应该很有可能是个“人体炸弹”!
几番思索之后,拉米礼貌地向那人借了手机,说自己有急事要跟朋友打个电话。但是走开几步之后,拉米拨打的号码却是以色列警方的紧急电话100,他低声向警方报告了自己见到的可疑情况。打完电话,拉米把电话还给那陌生男子,然后坐在他的旁边,以免那人溜之大吉。
拉米被猜疑加手铐
警察默舍·西基亚和他的搭档及时赶到,把那名正准备上车的人给拦了下来。当两名警察要求对那名男子手中的塑料袋进行检查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轰”地一声巨响,警察默舍·西基亚和那名“人肉炸弹”当场被炸死。拉米还算幸运,离得稍远捡了条性命,但也被炸得遍体鳞伤昏过去了。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当地一家医院里,伤势严重。他的喉部受了重伤,缝了10针,左胳膊骨折,打了石膏,左腿粉碎性骨折,被吊在牵引架上。他肝脏中的炸弹碎片已经取出,说话都很困难。
但比起精神上的痛苦,这些似乎都算不上什么。拉米诧异地发现,自己被铐在床上,警方人员正对他严密看守,如临大敌。很简单,以色列警方和国内情报机构怀疑他是那个“人体炸弹”的同谋,二人沆瀣一气。他们给他戴上手铐,关了整整2天,直到他解释清楚当时的情况之后才终于放他一马。
“我觉得我当时的举动,完全是按照警方平时的要求做的,也是一个好市民应该做的。”9月25日,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拉米显得有些困惑不解。他说,事发之后有人建议他应该一走了事,或者撒腿就跑,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您说我到底应该咋办呢?我都被弄糊涂了。”
“他们不相信我。我觉得很委屈,很生气……不过,就算我被炸死了,我也不会为我所做的事情后悔。”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的拉米有气无力地说。值得庆幸的是,以色列警方在调查清了事情原委之后,拉米立刻得以“平反昭雪”,成了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尴尬
拉米认为,以色列阿拉伯人会对他举报“人弹同胞”的义举表示理解。但是他的父亲、今年58岁的马哈默德·马哈米德却对这种观点不敢苟同,“我想肯定有人会对拉米的做法恨得咬牙切齿。”
马哈米德说,随着以巴冲突愈演愈烈,随着“人弹”袭击事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以色列很多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和恐怖分子联想到一块。
比如,大约一年前,一名以色列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北部的火车站将自己引爆,造成3名无辜平民的死亡。上个月,另一件事情又引起了以色列民众的密切关注——2名年轻的以色列阿拉伯裔女学生,刚上了一辆公汽,这时一个陌生的阿拉伯男子走过来警告她们说,将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于是她们立刻下了车。果然几分钟之后,汽车爆炸,车上9人死亡。而两名吓得魂不附体的少女在接受警方调查的时候连声说她们对此事内幕全不知情,但警方还是将她们视作嫌疑分子,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马哈米德无奈地说:“你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在以色列生活实在是件很尴尬的的事情。”
“就好像是个足球”
拉米把自己看成是以色列人,而不是巴勒斯坦人。但是当谈起作为一个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的生活状况的时候,拉米还是不禁流露出了几丝苦涩,“我觉得别人老是在用怀疑的眼光看我……这是我自己的国家,但我却感觉不自由。”他的老爸马哈米德打了个比方,说以色列阿拉伯人就好像是个足球,被巴以冲突的双方踢来踢去。
马哈米德说,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之前他娶了个犹太姑娘当老婆,但几年后夫妻分手,他和两个孩子搬到以色列城市贝特亚姆居住。在他那张以色列身份证上,他把自己的名字“马哈默德”改成了“阿拉汉姆”,他说这样是为了以后女儿结婚的时候方便,省得婆家的人老是问“你爸干吗起了个阿拉伯人的名字?”刨根问底的让人心烦。
拉米的妈妈拉什德·马哈米德46岁,说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特自豪。“他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人去送死呀!”她接着说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话:“不过这还不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暴力手段不能带来和平,暴力只能产生暴力,循环不已,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本报特约记者 麦吉尔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