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丁刚
28岁的玛希每每看到曼哈顿下城的那片高楼,心里便会泛起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去年“9·11”那天,在世贸中心1号楼工作的玛希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从81层跑到地面,没想到却被倒塌的2号楼的灰尘所淹没。玛希活了下来,但她却再也不愿回曼哈顿工作了。
像玛希这样的人还有不少。让他们每天从那片废墟旁经过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记者的一位朋友就在附近的一家酒店工作,不久前,他打来电话,说是在加州找好了工作,买好了房子,全家很快就要搬走了。问起原因,他叹口气说:“我每天都要走过那片废墟……”
“9·11”一周年前夕,记者特意去了几家书店,发现有关“9·11”的书籍并不多。在《纽约时报书评》本周非小说类排行榜的前十名,只有一本是关于“9·11”事件的。一些图书销售商也发现,最近人们对“9·11”题材作品的兴趣在减弱。分析其中原因,有专家认为是人们在读到这类作品时可能会感到不适。俄勒冈的一位书商说:“读者喜欢看以自然灾难为题材的作品,但他们并不喜欢这种对人为灾难的过分渲染。这类作品传递给人们的只有恐惧和不安,会让人有一种切肤之痛。”
这一年过得不容易
在外来的游客眼里,曼哈顿似乎已经恢复了昔日的喧闹与繁忙。时报广场上,等候当晚百老汇打折剧票的人排着长龙;纽约证交所门前,拍照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可当你走进“纽约客”的生活之中,才会知道,这一年他们过得不容易。受打击最大的是世贸附近地区。世贸附近原本是曼哈顿的黄金地段,公寓楼的租金为全球之冠,档次稍高一些的楼房,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月租最少也要4500美元。可“9·11”之后随着一些金融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迁出,公寓楼的租金也在下跌。有些楼房虽采取了租一年免一月的优惠,也未必能拉住房客。附近的唐人街,许多店铺都是惨淡经营,街头到处都是大削价的广告。
在下东城,记者采访了20多岁的阿莉安尼。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黑人姑娘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来曼哈顿闯荡,她渴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一年半前,她在曼哈顿下东城开了一家小店,一边学习,一边自己设计制作时装。阿莉安尼对记者说,“‘9·11’之前,生意真是好极了,那个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会提前退休去世界各地旅游。可‘9·11’之后,服装店只能是勉强维持了”。
一年过去了,下东城这个纽约最早的移民区仍未恢复昔日的热闹。中午时分,阿莉安尼指着窗外静静的街道说,“9·11”之前,即便天气也这么热,这会儿外面也该有许多行人与车辆。曼哈顿下东城有400多家这样的小商店,“9·11”之后,社区管理机构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实行免费停车、发放购物优惠卡等,还给不少像阿莉安尼这样的小店主提供了优惠贷款,但游客不多,商店也没有办法。
生活还要继续……
去年9月12日,一位赶往曼哈顿上班的“纽约客”曾对记者说,“生活还要继续……”一年之后,在世贸废墟旁,维修电话线路的工人阿达姆也对记者说出了同样的话。世贸废墟清理工程总监瑞纳尔德指着那个深度27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的坑说,废墟目前已基本清理完毕,人们正等待着确定重建世贸的新方案。“我最难忘记的是今年春天”,辛勤工作了10个多月的纳尔德说,“当巴特瑞公园的樱花开放时,附近公寓里搬回的人也多了起来。又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了,公园里散步的人也多了”。
在纽约,生活工作发生最大变化的也许是那些不分昼夜在街头执勤的警察。不久前,纽约市的警察上街游行,要求政府提高他们的收入。他们的口号是“赞扬太多,加薪太少”,有些警察在“9·11”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而且没有节假日。3万多美元的年薪却始终没长,他们的心里当然难以平衡。“9·11”之后,警察的责任也发生了变化。纽约警察副总监弗尔说,以往警察担负的是地方的执法任务。“9·11”之后,警察也担负起了保护国家的责任。“我们站在了第一线,我们是在保卫美国”,弗尔这样对记者说。▲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