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坦克巡逻在加沙西岸 以色列警察在一辆被炸毁的公共汽车旁。此次袭击造成9名以色列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本报记者陈克勤
和平进程的“毒瘤”
以巴暴力冲突近来再次急剧升级。8月4日,以色列一天内从北到南接连遭7起自杀、枪击恐怖袭击,共有14人死亡,近百人受伤。这是巴以暴力冲突22个月来以方遭受袭击最密集 的一天。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称,这是他们发起的第二轮报复,是为被以军炸死的“哈马斯”军事领导人谢哈特报仇,也是对以军驱逐自杀爆炸者家属、摧毁他们家园的报复。
沙龙政府对这类殃及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国防部长埃利泽宣称,以军将用“惊人之举”来回击巴方的恐怖袭击。
巴以冲突22个月来,双方陷入“以暴制暴”恶性循环,以军为了防范恐怖袭击,于3月和6月对巴控区发动“隔离墙”、“坚定之路”等军事行动,然而见效甚微,甚至反而激起巴方激进组织的更多报复。
7月16日,以色列一辆防弹公共汽车遭巴遥控炸弹和伪装成以军士兵的巴枪手袭击,7名以色列人丧生,20余人受伤。第二天,17日,特拉维夫一家咖啡馆接连遭2起自杀爆炸,6人死亡,其中2人是中国工人,30多人受伤。随后,以军在23日大规模轰炸加沙居民区进行报复,炸死哈马斯军事领导人谢哈特和妻子、3个孩子等14人,90余人受伤。沙龙称,以军的这次空袭是“最成功的军事行动之一”。哈马斯发言人则呼吁“所有的巴勒斯坦人团结起来为烈士复仇”,发誓要让“每个以色列家庭痛苦哭泣”。当时一些人预感,下一个目标可能是学校。果然,一周后哈马斯实施首轮报复,7月31日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餐厅制造爆炸,炸死7人,其中5名是美国人,近百人受伤。以军随即8月2日出动100多辆坦克重新开进西岸和加沙巴控区主要城市,搜捕嫌疑犯。
对这种暴力恶性循环,似乎已经成为规律了。每当中东和谈或者国际调解的关键性进展时刻,巴以总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阻挠和平进程。巴方的每次恐怖袭击后,巴当局和百姓总要提心吊胆地准备承受以军的报复轰炸和暗杀,而后就是以色列居民胆战心惊地等候不知何时何地会降临的自杀爆炸报复,其后又是无休止的报复、反报复周而复之。巴以双方的生命和经济损失惨重,尤其巴方经济濒临崩溃,然而更严重的是巴以8年和谈成果和建立的宝贵信任荡然无存,民族矛盾在激化,和平更为遥远。
巴发动“起义”以来,双方的极端分子不断制造事端,以色列以“反恐”为名对巴方的过度镇压,尤其巴方极端、激进组织的“人体炸弹”失控发展,是巴以当前停止冲突、恢复和谈的主要障碍,更是巴以民族和解的“毒瘤”。
从哈马斯到阿克萨烈士旅
中东开始和平进程后,大规模战争时代结束,巴反抗占领转向“起义”斗争。以军实力占有绝对优势,巴方只有人和落后武器,被迫使用原始的炸弹甚至人体炸弹抗争。发动爆炸袭击的主体是哈马斯、伊斯兰圣战、阿克萨烈士旅等激进组织。
哈马斯在巴方延续6年的首次“起义”中诞生,由其精神领袖亚辛1987年12月在加沙创建。“哈马斯”由其全名“伊斯兰抵抗运动”3个阿语字首字母组成,本身意为“热情”。
现年66岁的亚辛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伊斯兰长老,他是依靠轮椅的小儿麻痹残疾人,声音尖细嘶哑,但有着霍梅尼般的感染力。1978年,他向以占领当局登记注册成立“穆加马”,当时主要从事慈善、医护、救济和传教等。以当局不久就后悔不该批准其成立,其成员几乎全为反抗占领的狂热穆斯林,于是1983年以私藏武器罪名判亚辛入狱13年。他1982年成立“巴勒斯坦圣战者”秘密组织。1985年根据巴以交换战俘协议被释放。1987年“起义”爆发,他创建哈马斯领导占领区的抗暴起义,影响急剧增长。阿拉法特当时只能远在突尼斯遥控领导。
最初,以色列曾一度秘密支持哈马斯,用来抗衡巴解。两年后,1989年6月,以色列宣布它为非法组织,再度逮捕亚辛判终生监禁。1997年9月以色列暗杀哈马斯在约旦的政治领导人马歇勒失手,被迫释放亚辛换回失手特工。
哈马斯是政教合一的组织,他宣传伊斯兰教义、扶助穷人、兴办慈善教育事业,主张武力解放巴,建立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伊斯兰国,拒绝承认以色列,反对奥斯陆协议,反对与以和谈。其领导机构为7人委员会,分管政、军、治安、组织、宣传和司法等。其成员超过2万人,其中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占很大比例。哈马斯在巴区的支持率超过1/3,亚辛的支持率仅次于阿拉法特。其成员分为公开、秘密、军事3部分,“卡萨姆旅”是其军事组织,专门从事武装暴力反抗活动。其最基层组织以“家庭”相称,有若干成员和一个“家长”。哈马斯总部及亚辛家都在加沙,在黎巴嫩、约旦、叙利亚、苏丹、伊朗等有办事处,经费靠内外捐助。以色列指责伊朗向哈马斯提供巨额资助、武器、培训,甚至指控其后台是拉登。
哈马斯曾长期和巴解并肩作战。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后,首先称亚辛为“兄弟”,在巴全国委员会中为哈马斯等反对派留有席位。但哈马斯拒绝进自治政府,认为巴解同以签和约是背叛。在阿拉伯国家斡旋下,巴解与哈马斯达成和解,许可哈马斯在加沙设办事处,给其领导人配备武器,允许它出版报纸,并释放关押的成员。哈马斯则承诺不破坏巴选举,暂不袭击以色列,不做令阿拉法特尴尬之事。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双方政治分歧依旧,协议成为一纸空文。以色列意识到高估了阿拉法特,而低估了哈马斯等激进势力。奥斯陆协议后,哈马斯与巴解分歧加剧。在美国支持下,以巴展开安全合作。去年10月17日以色列右翼旅游部长泽维遭暗杀后,巴方宣布哈马斯“卡萨姆旅”等为非法组织。
巴发起“起义”后,法塔赫武装组织“坦齐姆”一些成员经常袭击定居点和以军哨所。西岸纳布卢斯贝拉塔难民营7位激进年轻人觉得单兵袭击已经落伍,他们决定成立一个特殊组织展开对以斗争,起名“阿克萨烈士旅”。这伙志同道合者年约30岁,他们曾经历上次起义斗争的洗礼,坐过牢,在黎巴嫩、伊拉克受过军训。它很快由零星袭击演变成有组织的武装派系,它虽然名义上属于法塔赫,但采取的却是伊斯兰激进组织的战略。其组织松散,人数几千,200多个巴控区几乎都有他们的小分队,其领导人大都是法塔赫成员,但独立于法塔赫组织之外,阿拉法特多次想取缔他们都未成功。他们拒绝接受对阿拉法特的停止暴力袭击命令。其领导人称,他们是在抗以斗争中成立,独立行动,从来不接受巴当局任何命令。他们不顾法塔赫禁止人体炸弹、暴力限制在巴区的禁令,把战火延续到以境内,还和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一起发起自杀炸弹袭击。尽管他们的传统拿手好戏是埋雷、冷枪、扔手榴弹、匕首袭击,但他们已发起近20起自杀炸弹事件,打死以军民200多人,占以方受害者总数的1/3。3月19日美国把“阿克萨烈士旅”列入外国恐怖主义组织黑名单,这是巴以冲突后,第一个被美国列入该名单的巴组织,位居名单第29位。
暴力冲突还催生了其他一些激进组织,如以军炸死了“人阵”总书记穆斯塔法后,“穆斯塔法旅”便问世,并暗杀了以色列右翼旅游部长泽维。
双方各有说法
美国总统布什6月底公布了他的中东和平方案,有条件支持巴建国,指责巴方支持恐怖活动,要求巴方更换领导人。阿拉法特首次表示,愿意接受3年前他拒绝签字的美以和平方案,即巴方收回圣殿山在内的东耶,收回95%以上的被占领土并建国,美国承诺安全建设和难民赔偿。这等于间接承认“起义”斗争的战略失误。犹太人至今对此耿耿于怀,认为巴方错过历史机遇而发动暴力冲突,使巴以关系倒退5-10年,结怨要几代人才能消除。
巴以旧仇新怨太深,暴力冲突使本来就存在的强烈民族和宗教情绪对抗更加严重。巴激进组织在冲突中借势扩张势力,阿拉法特力不从心,甚至失控。巴当局连法塔赫的阿克萨烈士旅都管不住,更何况哈马斯、圣战、人阵等激进组织了。
以方认为巴当局没有履行和约中安全合作等条款,煽动反犹反以,支持、纵容“恐怖组织”,以方交还了土地却更不安全,只能加强反恐镇压措施。而巴方重申和谈选择、下令停止暴力袭击平民,但无法对个人行为负责,指控以军占领和镇压是产生暴力的根本原因。激进组织则认为反抗侵略和占领是正义和道德的斗争。
巴以冲突现状使双方如同打红了眼的对手,谁也不愿先停手。每天遭恐怖爆炸,这是任何政府都不能忍受的。同样,巴勒斯坦有国无都、有地无界、总统被软禁,这也是任何民族忍无可忍的。以方称几次军事行动减少了90%的恐怖袭击,然而问题是,人体自杀炸弹防不胜防,那怕只有万分之一漏洞,就等于所有的防范无效。巴区被分割成近300块,边界区犬牙交错,进出易如反掌。每天数万、十几万巴劳工来以境内打工,以境内还有120万阿拉伯人。这些都是无法防范的潜在威胁所在。
西方记者有许多所谓哈马斯如何培养“人体炸弹”的内幕揭密报道,但其中许多内容是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歪曲和夸张。他们实际上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天生杀人狂。正是暴力冲突的贫困绝望和民族、宗教仇恨才使许多花季少年在愤慨冲动中走上不归路。那位在海法受重伤的人体炸弹扎伊丹说,“我很难过,我错了!我从来没有安全感,如果这样的生活继续下去,还会有更多人像我一样”。一位人体炸弹的母亲说,“巴勒斯坦人的母亲和以色列人的母亲一样,都在承受着痛苦。我们都很无助,我们只能痛哭。”
今天,中东的战争英雄已被淡忘,以巴上下都缅怀萨达特、拉宾等善于妥协、大勇大智的和平英雄。在中东,和平比战争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巴以需要勇敢的和平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