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晓霖) 以色列国防部发言人29日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已经“自由”了,爱去哪儿就去哪儿。阿拉法特终于可以走出几近废墟的官邸,走出围城拉姆安拉,呼吸久违的新鲜空气了。关注阿拉法特命运的人不禁为此长吁一口气。
以色列不再说要驱逐阿拉法特,也不再建议他拿着“单程车票”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围困阿拉法特注定要失败。孤立阿拉法特,非但没有割断他和600多万巴勒斯坦人的感情纽 带,反而使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同情和支持。因为阿拉法特代表的是一场结束非法占领的正义事业,得道者自然多助。
以色列限制阿拉法特本来也没有任何法理依据。且不说阿拉法特是100多个国家承认的巴勒斯坦国总统,也不说他领导的巴解组织具有联合国观察员席位,就是作为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也是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民选领导人。因此,围困阿拉法特于斗室,客观上却使以色列自己陷入道义和外交困境。
以色列迟迟不为阿拉法特“松绑”的一个理由,是阿拉法特拒绝交出6名以方通缉对象,特别是4名涉嫌刺杀以色列旅游部长泽维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成员。舆论或许对此无法理解,但阿拉法特自有他的考虑。
刺杀泽维理当被绳之以法,但孤立地看待这桩命案有失偏颇。巴勒斯坦方面认为,过去19个月里死于以军之手的1600余名巴勒斯坦人以平民居多,其中不乏老弱妇幼,但是,肇事者悉数逍遥法外,无一人因伤害无辜而受到以色列法律的追究。以色列奉行“定点清除”政策,炸死了包括人阵前总书记穆斯塔法在内的100多名巴各派政治领导人和活跃分子,哪里还有法制观念和人道精神可言?在这种特定的大背景下,依据巴勒斯坦法律对4名刺客进行审判并就地关押,是阿拉法特的唯一选择。
此外,根据巴以有关协议,巴勒斯坦建立了独立的立法、司法和执法机构。巴方认为这4名刺客应由他们处置。再者,双方没有相互引渡的义务。如此看来,阿拉法特不顾个人安危拒绝交人,实在是出于维护巴勒斯坦的司法独立,也是在维护民族权力机构和巴勒斯坦人的尊严。基于此,美国才提出由美国和英国军人监管以方通缉人员的折中办法,给巴以双方提供了一个摆脱危机的台阶。
有种分析或许不无道理:以色列恢复阿拉法特自由与拖延联合国调查杰宁难民营事件有着内在的联系,无非是以一退换一进,避免以军官兵乃至领导人因杰宁难民营事件而成为被告。涉及到本国的主权和当事人权益,以色列倒是一点不含糊,大谈法理。对照巴勒斯坦人的处境,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完)
一首歌声,两份祝福,万张贺卡免费送母亲!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