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娜贝尔 影片中的以色列男孩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刘利华
“虽然我人在美国,但我的心已经回到巴勒斯坦……”
说这番话时,莎娜贝尔脸上的焦虑藏都藏不住,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喜悦已经彻底被以色列的坦克碾碎了。
莎娜贝尔没有拿到奥斯卡奖,也回不了家
故事得从15岁的莎娜贝尔和纪录片《诺言》(Promises)说起。《诺言》追踪了7名来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儿童,记录了他们在1995年到1998年的真实生活。该片在世界各地引起很大震动,多次获奖。在今年奥斯卡奖的角逐中,《诺言》获得了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作为片中惟一的女童星,莎娜贝尔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告别了父母和妹妹,从巴勒斯坦来到美国。她希望最终能站在领奖台上,向全世界讲述巴以冲突的故事。
《诺言》最终没有赢得奥斯卡奖,而莎娜贝尔也回不了家了。按照原定的日程,在颁奖结束后,莎娜贝尔稍作游玩便要打道回府。但此时,以色列的坦克开进了伯利恒,莎娜贝尔一家居住的难民营离那里很近。陷于战火中的父母打来电话叮嘱莎娜贝尔千万不要冒险回家,因为以色列军队已经封锁了通往难民营的道路,外面枪声四起,形势十分危急。电话那头,两岁的小妹妹连声喊着:“姐姐,我害怕……怕!怕!我要你回来……”莎娜贝尔的心揪得紧紧的。
莎娜贝尔告诉记者,自从到达美国后,她一直住在旧金山的胡曼娜家里。这位阿拉伯裔的电脑工程师带着莎娜贝尔四处接受采访,希望能为缓解巴以冲突尽一点点力量。
巴以孩子从小就受互相仇视的教育
就像《诺言》一片表现的那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从襁褓中就开始接受势不两立、互相仇视的教育。莎娜贝尔回忆说,在电影开拍时她只有8岁,其他几个孩子和她年龄相仿。虽然他们住得很近,走路只要20分钟,但是,他们却以哨卡为界限,互不往来。拍片之初,他们都无法掩饰对“敌方”孩子的不信任和恐惧。
这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仇视,胡曼娜说,她的一位摄影家朋友曾在加沙看到过令人心痛的一幕:几个巴勒斯坦孩子在玩“以色列士兵”和“巴勒斯坦示威者”冲突的游戏。只见“以色列人”手握木头枪,对着“巴勒斯坦人”扫射,而“巴勒斯坦人”则朝“以色列人”投掷石块,后来便是“以色列人”逮捕“巴勒斯坦人”,将他们双手捆在背后,摁在墙上,并用希伯来语吼道:“举起手来!不许动,你们这些臭阿拉伯人!”
导演夏皮若被以色列的表妹看作异类
犹太裔的夏皮若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巴以双方的孩子都是受着这种教育、玩着这类游戏长大的。”夏皮若是《诺言》的导演之一。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拍片的经历,让她毕生难忘。
有一次,夏皮若在特拉维夫附近的海滩上遇到了几个巴勒斯坦姑娘,她们从希伯伦来,穿着自己的传统服装,都是头一次到以色列。夏皮若和她们在一起聊了好长时间,大家开玩笑、谈论生活和家庭,处得很愉快。临分手时,一位姑娘开始劝说夏皮若信仰伊斯兰教。
“我告诉她自己是犹太人。只见眼泪涌出了她的双眼,她转过身便走开了,”夏皮若说,“我可能是和她谈话的第一个犹太人,或许因为我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是个魔鬼,她一定被弄糊涂了。”
拍摄完毕后,夏皮若到以色列的亲戚家中住了一阵。一次,她和几个年龄在10岁到13岁之间的表妹谈话,问她们有没有过巴勒斯坦朋友,她们忙不迭地回答:“Oh,Oh,Oh,No!No!No!”她又问她们的朋友中是否有人交过巴勒斯坦朋友,结果,“表妹们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精神失常了一样,”夏皮若说。
但是,“天敌”的情绪并不是无法化解的。在《诺言》一片拍摄的几年中,莎娜贝尔和片中的几个以色列孩子之间的敌意已经开始消除,他们甚至已经试着成为玩伴和朋友。本来,莎娜贝尔准备在奥斯卡领奖台说:“我要告诉美国和全世界,我们(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和平。”而现在,在频频面对记者时,莎娜贝尔又加了一句话:“占领是无法带来和平的。”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