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以来,中东冲突波及法国。3月30日至31日,在马赛、图卢兹、波尔多等城市,出现了烧毁犹太教堂的暴力破坏活动。本月7日,由法国犹太人机构代表委员会出面组织,5.3万人从共和国广场步行至巴士底广场,愤怒抗议反犹暴行;而一支反对沙龙倒行逆施、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也于同日出现在巴黎。在西欧国家中,法国移民人口比例较高,6000万人口中,移民总数400万,其中多数来自阿拉伯国家。每当中东和平进程出现逆转,中东的暴力冲突加剧,法国就会出现移民族群之间的冲突。
马赛的犹太教堂被烧之时,希拉克正在勒阿弗尔进行竞选活动。他得知消息后,义正辞严地谴责道:“一座犹太教堂被焚烧,就意味着法国蒙受羞辱;一个犹太人被袭击,就意味着法国遭受袭击。我决不允许外部冲突转移到法国,也决不容许一部分法国人因其种族、宗教信仰而感到恐惧。”总理若斯潘立即指示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调查,表示政府对暴力犯罪分子决不姑息。政府已增派1100名警员,分布在教堂、学校等易受袭击的场所。4月9日,希拉克又来到巴黎大清真寺,会见该寺阿訇,再次申明“不允许把境外之火烧到境内,不允许一部分法国人反对另外一部分法国人”。他还说,“为了向中东传达和平信息,我们首先应保持团结”。据报道,希拉克此行是一个历史性举动。建成于1926年的大清真寺,除了当时的法国总统前往参加过揭幕式外,再也没有一位在任总统去过。
这场冲击波发生在总统选举前夕,不排除总统候选人的有关表态含有竞选的考虑。特别是在舆论认为希拉克亲阿拉伯人,若斯潘亲犹太人的时候,两位候选人必须向两个族群的选民表示亲和,以赢得选票。但实际上,无论是不是选举年,法国总是关注中东,因为它对中东危机有着切肤之痛。
首先这关系到国内局势的稳定。领导人小心翼翼地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寻求平衡,急切地想要筑起一道防火墙,防止把种族和宗教仇恨之火烧到法国境内。近日的法国舆论也反映了这种深切的担忧。80多位原籍阿拉伯的法国科研、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联合署名发表文章,呼吁法国人不要搞错了目标和方向。文章说,沙龙的罪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也不可以成为袭击犹太人的借口,法国人不应掉进沙龙设下的陷阱,因为法国犹太人不等于以色列人,而以色列人也不是利库德集团,不等于沙龙。还有评论文章说,法国不是一个反犹太人国家,也不是一个有种族歧视传统的国家。对一个犹太人或一个阿拉伯人的袭击和侮辱,都违背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原则,只能被极端的法西斯主义者利用。
法国认为它能在中东担负起平衡的角色,寻求在中东奉行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政策,一以贯之地推动和平进程。法国卫生部长、前联合国驻科索沃最高行政长官库什内认为,美国应该在欧洲的帮助下,直接同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对话,敦促立即停火。他说,我们不愿看到阿拉法特成为殉难者,我们只盼望和平尽早回来!应该使用一切手段,可能包括在联合国主持下的国际军事干预的手段,把对峙和冲突的双方分隔开来,这或许是实现和平的第一步。前外交部秘书长古特曼在文章中说,比不安全更可怕的是丧失灵魂,以色列正在丧失灵魂。沙龙把动武当作政治行为的惟一手段。而美国总统布什只关心垄断所谓的普世道德价值,一味谴责阿拉法特没有阻止恐怖主义,可他想过没有,极度失望的巴勒斯坦青年正是在看不到前途、备受侮辱的情势下,采取自杀性爆炸行为的。
处于选举前夕的法国,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内政,外交问题的争论暂时搁置。但是,中东冲突例外,选举并没有妨碍法国朝野在中东问题上表达明确的、基本一致的、富有勇气的看法和建议。本报驻法国记者郑园园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