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局势骤然紧张。在以军强大火力下,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安危悬于一发。这里,我们将目光投向他的背后,关注他的夫人苏哈·阿拉法特。
“我们的女儿会说三种语言”
约旦河西岸,加沙,一辆蓝色的巴伐利亚牌敞蓬汽车在人流中穿行。车上是位妇女, 不断转着方向盘躲避着驴子和小贩,金黄色的头发随风飘扬。汽车转过几个街区,在一群妇女旁边停下来。“苏哈来了!”妇女们迎上去。苏哈下车与妇女交谈,随后走进一幢专门诊治各类儿童疑难杂症的医疗中心,阿拉法特的头人苏哈是这个医疗机构的负责人。
谈到医疗中心,苏哈的脸上漾着笑意。她说:“我现在想做的事就是关心孩子,下一代是我们的希望。”说到孩子,苏哈又谈到她的小女儿扎赫娃,她和阿拉法特爱的结晶。在母亲眼里,扎赫娃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调皮。她也精心地培养孩子,要让她成为新一代开放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女孩。苏哈让她接受当代教育,去巴黎时,她偶尔也会带扎赫娃去教堂。苏哈希望小扎赫娃同时接受双重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法国文化。现在扎赫娃只有7岁,但已会说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
苏哈外出的时候常常会带着女儿。她坐在一位保镖的膝上,不停地同妈妈或保镖交谈;汽车在路旁暂停时,扎赫娃会抬起头来,看着十字路口巨幅阿拉法特像说:“妈妈,这是爸爸!”37岁的苏哈这时便会自豪地说:“她像爸爸,她爱爸爸。”
苏哈出生在约旦河西岸一个富裕家庭。上世纪80年代前往法国,在巴黎大学文理学院深造,10年后返回巴勒斯坦。有人曾问苏哈,在条件优越的巴黎住了10年,回到巴勒斯坦,同这里最忙的一个人组建家庭,这样的生活是否习惯?对这样的问题苏哈明显不很耐烦:“我生在这里,我当然应该生活在这里。”她不假思索地说:“选择这片土地,我自豪。”
“我与巴人民共享阿拉法特”
苏哈与阿拉法特的婚姻是一个传奇的爱情故事。
遇到苏哈之前,阿拉法特曾经说:“我是一个凡人,也很想有妻子儿女,但我进行的是长期而艰苦的斗争,让任何一个女子与我共患难都是不公平的。”阿拉法特曾表示说,为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他决定终身不娶,他的爱人就是巴勒斯坦。
然而,当阿拉法特1988年遇见这位从巴黎前来突尼斯出席一次国际会议的苏哈小姐时,阿拉法特的感情生活发生了变化。阿拉法特不久后访问法国,正好由苏哈担任翻译。自那以后,阿拉法特和苏哈就经常交往,两人的感情日益成熟。1989年,在突尼斯的一个地下掩体里,阿拉法特和苏哈举行了婚礼,没有婚纱,没有伴娘,没有宴席,简单仪式匆匆结束之后,苏哈就同阿拉法特告别了。
结婚后,阿拉法特并未改变他多年养成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阿拉法特与苏哈没有像一般新婚夫妇那样朝夕相处,他仍如过去一样几乎整天与同事在一起。即使1995年苏哈在巴黎生孩子时,阿拉法特也没有陪伴妻子,甚至没去看看刚刚出生的女儿。但苏哈对自己的选择并不感到后悔,她说:“我与巴勒斯坦人民共享阿拉法特”。
“我爱他这个人而不是象征”
苏哈说,自从和阿拉法特结婚那天起,“我们都把命运交给了真主”。苏哈在谈到她与阿拉法特的关系时曾强调:她不在乎阿拉法特其貌不扬,还有两人之间巨大的年龄差距。但是,在生活、文化等方面,苏哈的修道院教育、巴黎生活经历、她的西服和高跟鞋打扮,都没有妨碍她与长期“嫁给了阿拉伯事业”的丈夫亲密相处;与此同时,在事业上,她也成为丈夫的坚定支持者。在寓所里,她决不是成天待在自己住的二楼,而是常常到一楼丈夫的会议室、书房里,听着、看着、也说着。不过,在政治上,苏哈曾说凡是关于巴勒斯坦的重大问题,她决不参与,也不会给阿拉法特施加任何影响。
苏哈表示,虽然她从来没有和丈夫在一起呆过一整天,但他们的婚姻没有问题。她说:“我们不想像有些国家元首在公共场合吻他们的妻子以证明关系很好……在私底下我们很相爱,但不需要炫耀。”阿拉法特夫人说她四处搬家,但完全出于安全考虑。她说:“我知道我和我的女儿是政治靶子。由于这个原因,我搬来搬去。但我并不害怕。”
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苏哈,在她和阿拉法特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太大差别,苏哈扬着头回答说:“我爱他。他有魅力、温柔和难得的谦恭有礼。我爱他这个人,而不是象征。”
“我也是争取和平的战士”
“苏哈是个出言无忌讳的人。”———英国《泰晤士报》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评价苏哈,说她说话直率,不会含蓄,缺乏“第一夫人”应有的谨慎。苏哈坦然地说,作为一个政治名人的妻子,她已经做好准备接受人们的任何评说。
苏哈确实坦率。前年,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对中东问题表态说,她把耶路撒冷看作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希拉里此言既出,立刻遭至苏哈的反驳。苏哈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希拉里作出上述表示的目的是“试图获得犹太选民的支持”。她强调,东耶路撒冷将是巴勒斯坦“永久的首都”。苏哈的讲话引起外界强烈反应,但她仍坚持自己的说法并且拒绝作出道歉。
一些和苏哈比较熟的人说,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无论嘴上怎样说,“她都在用她真诚的心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讲话。”用苏哈自己的话说:“我是阿拉法特的妻子。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事业中,我一直在学他。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已成为和平的战士。不过,我还要继续当革命者。而今天,我们的革命只有一个目的:重建家园。”
夏文辉(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