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如果布什政府已经确定下个行动的目标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如果美国希望将阿拉伯世界以及其它国家的反对降至最小,《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瑟奇·施梅曼这样建议道,行动一定要迅速。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垮台、临时政府的建立无不体现出一个“快”字,迅速的行动大大抵消了阿拉伯国家的恐惧,也保证美国免于受到世界的反感与指责。这场阿富汗战争对美 国政府来讲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速战速决就是其中一条。
也许没有几位阿拉伯领导人会为萨达姆统治的结束感到遗憾,让他们担心的是整个阿拉伯舆论的反应。罗尔夫·埃克乌斯是伊拉克问题专家,这位瑞典外交官曾在1991年至1997年负责领导联合国伊拉克武器核查行动。他认为:“如果这个行动能够像阿富汗战争一样迅速且顺利,就不会发生任何骚乱。”
但如果进攻伊拉克的行动拖泥带水,甚至以失败告终,就会使那些反西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军事组织气焰更嚣张,他们会在阿拉伯世界中煽动反对美国的情绪,而传统上亲近美国的阿拉伯国家,例如,埃及、约旦和沙特,将陷入异常尴尬的境地。
詹姆斯·施莱辛格曾在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担任国防部长,如今是莱曼兄弟公司的高级顾问。他说:“结束萨达姆对伊拉克的统治将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战略地图,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我们必须拥有高度的效率和信心。”
几乎没有人怀疑,布什政府已经选定萨达姆为下一个目标。国际社会全力支持反恐,恐怖分子、恐怖行动的支持者都是打击对象。如果现在不行动,美国可能永远也不会成功了。
其实,即使在此刻,美国政府也很难自圆其说,美国没有证据将9·11恐怖袭击与伊拉克联系在一起。恐怖袭击发生,紧接着阿富汗战争打响,布什政府的伊拉克作战计划始终面临巨大阻力。如果美国不顾国际反对,毅然攻打伊拉克,单边主义的大帽子美国是戴定了。甚至有人会猜疑,布什总统如此坚持会不会是为了给老布什总统出口气,完成当年海湾战争没有完成的目标?如此一来,反恐怖战争岂不成了家族仇杀了?
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在伊拉克问题上素来以强硬而著称,但对于布什政府能否推翻萨达姆政权,她表示怀疑。“1991年,美国派出了50万地面部队,但萨达姆依然是伊拉克的总统。这一次,虽然布什政府在阿富汗进行了预演,但是,我仍然担心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持怀疑论调者不在少数,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近来不断警告布什政府要谨慎行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不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萨达姆到底应不应该被列入反恐怖战争的打击范围,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席雪莲)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