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12月8日电 近日来,以色列不断对巴勒斯坦目标进行报复性军事打击,巴以双方冲突急剧升级,再度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中东地区。自去年9月巴以爆发流血冲突以来,双方在报复与反报复的暴力循环的怪圈中越陷越深,流血冲突不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巴以冲突缘何“剪不断,理还乱”。
巴以冲突持续不断自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以色列沙龙政府上 台后推行一系列强硬政策,美国布什政府对巴以冲突采取消极态度和在以巴之间进行的外交斡旋力度不够,是中东局势持续不断恶化、以巴难以走出冲突怪圈的根本所在。
去年美以巴戴维营三方首脑会谈失败后,代表以右翼势力的沙龙执政。今年3月上台伊始,沙龙政府便过度强调确保以色列人的“安全”,大力推行修建犹太人定居点计划,同时加强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控制,严重打击了巴勒斯坦经济,加剧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对于双方武装人员之间的冲突,沙龙政府动辄加倍报复,并且推行颇有争议的“定点清除”等暗杀政策,先后“清除”了70多名巴方激进组织和政党领导人。这不仅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同时也把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巴民族权力机构逼入政治困境。今年5月“米切尔报告”出台后,中东局势一度出现缓和势头。但沙龙政府态度强硬,执意在落实“米切尔报告”之前至少有一周“绝对平静期”,从而丧失了稍纵即逝的和解机会。不仅如此,在美国务卿鲍威尔不久前宣布准备发起新一轮外交斡旋之后,沙龙政府随即推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修建计划;而在美国特使即将抵达中东的前夕,以军又使用导弹杀死以色列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一名军事领导人,引发了本月初一系列针对以色列平民的爆炸袭击事件。美国舆论认为,巴以流血冲突绵延不止,事实上已宣判了沙龙政府强硬政策的失败。
巴以流血冲突久拖不止,与布什政府消极、被动的中东政策也密不可分。布什政府从上台到现在,其中东政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上台后的最初几个月,布什政府对巴以冲突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按照布什政府高级官员的说法,布什政府准备等到巴以双方打得精疲力竭后再作打算。但中东局势愈发严峻的现实,迫使布什政府不得不开始进行干预,令人遗憾的是其目标仅局限于将巴以冲突控制在“低烈度对抗”水平上。美国舆论认为,布什政府在这两个阶段采取的消极态度,坐失了及早制止巴以流血冲突的时机。待到第三阶段,即“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布什政府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试图进一步加大对巴以冲突的斡旋力度,然而巴以冲突已经逐步滑落到难以控制的地步。而在此时,面对巴以之间的激烈冲突,布什政府不是加大斡旋的力度,相反却把造成冲突的责任完全推到巴勒斯坦一方,公开偏袒以色列,在客观上又加剧了危机。
中东局势的持续恶化,从某个角度上说,它不仅导致以方的激进势力更加肆无忌惮,也使巴方的某些激进势力反抗的情绪不断高涨。双方激进势力发展应该说是巴以冲突难以走出暴力循环怪圈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一家报纸最近发表文章指出,由于沙龙政府推行强硬政策,而且对阿拉法特的行动进行严格限制,阿拉法特的领导地位近几个月来已经大大削弱。美以过去一直认为,巴以停火协议一再流产,是巴方的一种斗争策略,迄今仍然坚持认为阿拉法特在遏制激进组织方面能够有所作为而不为。但在巴民族权力机构谴责1日和2日爆发的三起爆炸袭击事件,宣布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进入紧急状态,并逮捕了大批巴激进组织成员之后,耶路撒冷西区与老城交界处5日再次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这已显示出阿拉法特的领导地位正在受到哈马斯等巴激进力量的挑战,并非美以所说的那样。
要正确看待今天的巴以冲突,世人必须了解巴勒斯坦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和面临的困境。过去一年的冲突至少给巴方造成5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近30万人失业,有些城市的失业率甚至高达50%。巴方估计,即使现在停止冲突,也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恢复经济元气。据报道,由于以色列政府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实行严格的控制,有些临产的巴勒斯坦妇女被迫绕道或走小路前往医院就诊,有的婴儿夭折,有的母子同赴黄泉。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痛苦,片面地指责和向巴方施加压力,是不公正的,同时也无助于制止暴力冲突。
从1991年的马德里和会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的签署,直至去年的戴维营美以巴三方首脑会晤,中东和平进程曾经充满希望。无论冲突如何反复,巴以双方最终都要面对必须相互共处的现实,而和谈也是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的出路。因此尽管冲突再次升级,双方都应表现出应有的理智。国际社会应当正视巴以冲突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积极有力但同时又是公正和不偏不倚的干预,才能帮助双方尽快摆脱暴力循环的怪圈,重新走上谋求和平的道路。(记者 严锋)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头条新闻送千元大奖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