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米兰《晚邮报》报社,同事们在遇害女记者库图利的办公桌上放置鲜花以示悼念。 遇害记者的遗体由红十字会专车运抵白沙瓦。
在阿富汗遇害的4名西方记者的遗体昨日被运至巴基斯坦城市白沙瓦。一名国际红十字会官员透露,这4名记者死前遭到了“残忍虐待”,而且身上多处中弹。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红十字会官员表示,对遗体进行的初步检查显示,4名记者死前“遭到了石块攻击,胸口、胳膊以及身体其他部位还有很多弹孔”。
这4名记者的遗体由两辆红十字会的专车从贾拉拉巴德运往阿巴边境,遇害记者的部分同事到现场接过了装有遗体的灵柩。他们的遗体被运往位于白沙瓦的一家医学院,然后交给各自所属国家的使馆代表。
据目击者称,4名记者乘车前往喀布尔途中,在贾拉拉巴德市外遭到6名持枪男子的拦截,受阻长达两个小时。暴徒们喊着支持塔利班的口号,用机枪向记者们扫射。4名记者遇害后,他们布满弹孔的遗体被弃置于公路旁,直到第二天才被贾拉拉巴德当地维持秩序的武装人员发现。这4名记者的遇害,使得8天里在阿富汗殉职的记者人数达到了7人。
新华社记者撰文悼念死难同行
用生命报道战争
曾有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有时,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当士兵向后溃退时,他驾着吉普车往前冲,枪弹在身边飞过,炮火在周围炸响……他笑谓,自己是与死神接吻者。而此次“世纪第一战”的报道中,“与死神接吻者”的风采,我们领略到的又何止一两位。
“9.11”事件后,数千名记者从世界各个地方齐集阿富汗边境;战争爆发后,他们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战区,深入报道战争的血雨腥风,其行动速度之快捷、报道人员之众多,令见多了世面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费利西蒂.巴林杰和吉姆.鲁滕贝格也感叹:“这是有史以来最大一场国际媒体行动。”
但这毕竟是残酷的战争,硝烟中同时夹杂着记者的鲜血。11月10日,在跟随北方联盟一次行动中,法国记者若阿娜.苏顿、皮埃尔.比约和德国自由撰稿人福尔克尔.汉德洛伊克突遭塔利班武装袭击,3名记者顷刻殒命。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11月19日,笔者刚到伊斯兰堡就得知,又有4名记者在从贾拉拉巴德前往喀布尔的途中因为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而不幸遇难。他们中除了一名阿富汗雇员以外,其他3人都供职于西方媒体。这些外国记者的家乡与阿富汗远隔千山万水,为了报道新闻,来到了这个几成废墟的国度,并且最终在这里把生命化成了永恒。
这也许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短短不到十天,就有7名记者丧生。而且,随着局势的变化,很难保证这个数字不会再次增加。一直跟踪报道阿富汗战局的一些记者表示,现在阿富汗局势瞬息万变,到处有散兵游勇,混战纷争正呈上升趋势,权力真空的出现、游击战的开展,使阿富汗许多地方比开战之初更为凶险,战地记者们正面临众多无法探知的雷区。
谁都不希望这个伤亡数字扩大,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大家都清楚,这个数字的扩大,也许不过是时间问题。无国界记者组织的统计就显示,仅2000年,就有32名记者殉职。而在阿富汗这两次伏击中,另有多名记者侥幸逃脱。但谁又能保证,幸运会始终伴随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看同行们从战地发回的报道,身处险境却临危不惧,困难重重依然尽心尽职,钦敬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在心中暗暗为他们祝愿:同行们,一路平安!(注:本文发自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作者刘洪是新华社特派记者。)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