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事件 今天继续打开库艇
七名官兵身份确认
到今天本报截稿时止,俄罗斯调查人员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内又找到了15具官兵的尸体。目前,该潜艇已发现的遗体总数达到32具之多。他们大部分是在第四舱和第九舱发 现的,其中7名海员的身份已经被确认。第一具被证实的尸体是27岁的上尉军医,名叫阿列克塞·斯坦科维奇。俄罗斯总参谋部的有关官员表示,有关工作人员正在日以继夜的轮班进行着检查。“直到所有尸体都被发现,否则,我们的工作将一直继续下去。”俄罗斯的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表示。据了解,去年爆炸事故发生时,有大约23名俄罗斯官兵从前面第六隔离舱的艇舱撤离到第九隔离舱,这些官兵在大约4个小时左右的漆黑的接近零度隔离舱内无处可逃,结果被窒息而死。有些士兵还在用防水纸写给家人的遗书中,提到库尔斯克号出事后当时的一些情况。
全力寻找录音设备
由于现在仍无法确定库尔斯克核潜艇失事的具体原因,所以调查人员正在全力寻找专门记录演习时潜艇指挥中心下达各项口令的录音设备。10月25日当天,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说,调查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库尔斯克核潜艇的录音设备,它对调查潜艇失事原因具有重要价值。
核反应堆没有泄漏
昨天,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透露,曾为“库尔斯克”号潜艇内的核反应堆进行总设计的工程师谢罗夫表示,目前,调查人员已经进入核反应堆所在的第六隔舱,在对隔舱里的海水和空气所做的检测表明,潜艇上的核反应堆没有发生泄漏,第六隔舱内的核辐射符合安全标准。
巡航导弹即将出水
10月26日,伴随着打捞调查工作的开始,拆除潜艇内22枚巡航导弹的工作已经展开。据专家称,拆除潜艇内22枚巡航导弹的关键步骤有两个,一是要先将导弹发射的燃料拆卸下来,二是需要将存放导弹的导弹舱内的积水抽干。这是22枚巡航导弹顺利出水的关键所在。
爆炸后来不及抢救
在初步调查后,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昨天在摩尔曼斯克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两次爆炸后存活下来的官兵在6至8小时之后因煤气中毒窒息死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就来不及抢救他们。他说,潜艇发生爆炸8小时后所有艇舱被海水浸没。潜艇是逐渐沉没的,但下沉速度很快。爆炸威力巨大,以至于潜艇前部分的东西所剩无几。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只有135秒,潜艇上的官兵根本就来不及穿上救生衣。乌斯季诺夫说,核反应堆所在的第六隔舱非常结实而且密封性能好,所以只有这一隔舱保存比较完好,但海水和大火仍然通过通风口蔓延到了这里。乌斯季诺夫指出,只有将目前仍留在海底的首舱打捞上来才能彻底查清潜艇失事原因。
现场录像惨不忍睹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向新闻界播放了“库尔斯克”号内部状况的一段录像,从录像上看,潜艇尾部到指挥塔的外壳被爆炸的巨大冲击掀开,从种种迹象看来,爆炸好像是鱼雷造成的。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看完录像后说:“简直无法描绘这一(爆炸所造成)惨相。”
今日新闻解读 面临的新问题
问题一防止核潜艇冰冻
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说,他们马上派专家进入核反应堆隔离舱里去检查它的情况,然后使它正确地受热,以防被冰冻起来。对此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研究员孟宪生认为,一般而言,一艘核潜艇里的动力核都不是很大,且都是国家绝密情报。尽管目前从核反应堆的隔离舱中提取的海水样本显示,并没有出现核泄漏现象,但拆除的危险仍然非常的大,这主要因为核反应堆的动力核装置必须要有一定的温度环境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它可以稳定地保存。当温度达到或超过一定的临界值,从而影响了它的能量转化和释放时,甚至有可能诱发核裂变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后果。这是防冻的主要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使核反应堆受热,可以有助于拆卸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快整个作业过程。
问题二如何拆核反应堆
从冰冷的巴伦支海底到吊离水面,再到运至船坞,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目前来看,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的非常小心,也非常成功。可以说,俄罗斯在打捞大型海难船只方面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危险仍然存在。孟宪生说,危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拆除22枚花岗岩巡航导弹时必须非常小心,因为谁也难保这些导弹的发射装置和保险装置在爆炸发生时有没有受到影响。据了解,一枚导弹的发生过程从前期准备、去油、点火、加压到最终的发射,过程非常复杂,甚至极小的错误都可以引发意外的事故,因此,这些导弹在爆炸时的受撞击情况还很难估计。再就是核反应堆的保护问题,由于受到猛烈的撞击,核反应堆的许多控制系统很可能移位,拆卸过程中必须非常得仔细,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今日相关链接 沉艇原因即将公布
伴随着库尔斯克的上岸,有关造成库尔斯克沉没原因的解释也开始浮出水面。到目前为止,由外部撞击事件引起的、内部在发射导弹时引起的、地震引起的、陨星坠落时引起的等几种说法。
经过三天艇内的实际调查,乌斯季诺夫在谈到潜艇失事原因时说:总检察院不排除三种可能,即潜艇与其他物体相撞、鱼雷爆炸以及被鱼雷击中;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潜艇上曾发生过两次爆炸,目前对第一次爆炸的原因众说纷纭。据报道,尽管没有最终结论,但一直有专家怀疑导致潜艇沉没的爆炸是潜艇装载的鱼雷造成的。
不过在这几种说法中,有专家猜测,其中导弹爆炸引起事故原因的可能性较大。有专家分析,如果是外部原因的话,俄罗斯大可不必非要等进入核潜艇的内部检查才可以确定,因为外界影响必然会在核潜艇的外部留下痕迹。据了解,核潜艇在发射的时候,如果在它的发射孔部位附近放上一些炸药,导弹发射时遇到障碍物会引发爆炸,这样的可能性也存在。有专家推测,有关部门检测到的两声爆炸很有可能是第一声爆炸由导弹爆炸引起,第二声爆炸则由潜艇爆炸引起。当然,具体的爆炸原因还得等俄罗斯在检查完整个核潜艇以后才能下定论。
今日特别报道 尸体为什么保存这样好
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说,这些遇难者尸体即使用肉眼也大致可以辨认,这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害。
很多人认为官兵的尸体在经过一年多的海水浸泡以后会受到严重的变形,但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发现的遇难者的尸体在经过一年多的海水浸泡以后,仍然还保存得很好。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说,这实在是对遇难者家属的一个安慰。
对此,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研究员孟宪生认为,这些尸体能够保存得如此好,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海水的防腐蚀作用,在海水中有包括盐、钾等一些有防腐蚀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有效地防止这些尸体迅速腐烂;二是那些在后面隔离舱发现的官兵大多是因窒息而死,并没有受到爆炸的影响;再加上身处隔离舱,外部压力非常小,可以防止被海底有机物所分解破坏,另外由于舱体的保护,避免了被海水冲刷、挤压的可能,最终使尸体得以保全。
今日本报评论 为何打捞库尔斯克
尽管“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是作为一个悲剧事件引发世人的关注,但正同它的沉没一样,它的打捞过程同样也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现在,长达一年多的海底打捞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对于在冰冷漆黑的巴伦支海底呆了一年多的俄罗斯遇难官兵来说,这足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了却他们家属的一份心愿,可以说,这次打捞活动在人类的打捞业绩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对于以后的沉船的打捞工作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打捞的过程同样显示了俄罗斯的决心和意志。尽管俄罗斯打捞的真正目的还在于害怕以后可能出现的核泄漏事件和防止这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中的一些绝密情报被窃取,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在打捞过程中所具备的国际环保意识和对人的尊重。
军事的强大实力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后盾做基础,整个“库尔斯克”号事件的本身却预示着俄罗斯军事实力的走向衰败,由于经济的不景气,俄罗斯的好多潜艇连油的供给都有困难。练兵机会的减少必然导致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下降,从这个方面来说,库尔斯克的沉没也包含着一些必然的因素在内。本报记者王金跃 王海涓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