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普京2月出访奥地利等国刚刚回到莫斯科,就人不卸甲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到西伯利亚进行视察。俄媒体称赞说,“普京走遍全国,因为他不姓叶利钦,而姓普京”,他要有第一手资料。普京正式就任总统后,2000年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看到了希望。2001年,普京决心继续发展好的势头。目前他面临六大经济课题,需要加以解决。 偿还外债首当其冲 西方逼债,居心叵测。根据卡西雅诺夫总理2月17日宣布的数字,俄外债总额1490亿美元,其中含前苏联外债1050亿美元。俄去年石油出口进项增加,到今年2月1日外汇储备达2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西方债主眼红,上门要债,似也无可厚非。但实际上,逼债更多出于政治动机,是要牵制普京的外交攻势。外债已成为西方对俄施加政治压力的一张王牌,像鞭子一样在俄的头顶上晃动。西方谋求在同俄打交道时借助于债务压力,取得政治上的红利。布什上台改变了克林顿对俄的援助政策,采取了釜底抽薪的强硬态度,有的债主威胁要把俄开除出“八强”,使债务问题更增加了政治色彩。去年普京访问古巴,美国立即做出反应,众议院通过法案威胁,如俄不关闭在古巴的“间谍中心”,那么前苏联拖欠美国的债务就不再延期。尽管当时克林顿政府反对此案,但布什入主白宫后旧话重提。此外,德国觊觎加里宁格勒州这块俄罗斯飞地。它曾是德意志帝国东普鲁士的首府,称为哥尼斯堡,二战后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割让给前苏联。据报道,德国总理施罗德年初访问莫斯科时,曾把这个问题与债务牵扯到一起,1月中旬俄媒体以“德国领土要求”为题进行过公开报道,西方也散布施罗德与普京有过“秘密谈判”。债务问题已不仅是经济问题,在俄对外关系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常常显现出这个幽灵的存在。 俄刚刚走出199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百废待兴。今年预算已是精打细算,只列入13亿美元用于还债。在西方的压力下,俄政府不得已而修改预算,议会正在审议中。俄还债的基本立场是,自己的外债照还,前苏联的外债力争重组部分注销。然而这并非一厢情愿之事,需要艰苦的外交谈判。现在莫斯科决策层已经取得共识,拟将还债数额从预算的13亿美元,利用预算外收入追加到35亿美元。俄今年预算总额不到300亿美元,增加还债势必将阻碍俄经济恢复的速度和影响居民的社会生活,这种局面也许正是西方愿意看到的。 抓好能源燃眉之急 能源危机,后果严重。去冬,自远东滨海边疆区开始继而波及到整个西伯利亚的“能源危机”,使上万居民不同程度受到寒冷威胁,事态遂成热点,导致动力部长加夫林下台和滨海边疆区行政领导全体辞职。现边疆区只有一名副主席留任,总统全权代表越俎代庖暂时填补政权空白,俄紧急状态部长多次视察和协调解决办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政府不得不决定拨出5亿至8亿卢布用于严寒地区的应急之用。随着严冬即将过去,问题可能得到暂时缓解,但根源并未消失。 亡羊补牢,刻不容缓。下一个冬天很快就会到来,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冬季延续一般都在半年,换言之非冬季也只有半年。必须抓紧温暖季节抢修供电供暖设施线路,否则还会重演危机旧剧。普京视察西伯利亚后,要求政府从3月起就要狠抓过冬的准备工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幅员辽阔,相当于36个德国或152个奥地利,资源丰富,是俄经济发展的基石。解决能源危机,要兴利除弊,综合治理,把开发西伯利亚油气、亚库特艾利加煤田、建立布列特水电站以及开发萨哈林石油天然气放到一起全面考虑,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包括通讯交通等配套设施在内的通盘规划,从应急开始逐步有序地按计划实施。仅东西伯利亚地区年可增产3000万至4000万吨石油和450亿至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远东艾利加煤田存储27亿吨优质焦炭煤,80%可出口,出海路途近、运费低,在国际市场有竞争能力,剩余20%完全可以满足本地需要。解决好能源危机问题,可以一箭双雕,对促进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结构势在必行 结构调整,提上日程。普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几乎已被排挤出世界上科学密集型产品市场,大概只有武器和军事技术除外。他主张要优先推广高新技术,扩大知识密集性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信息、公共设施、经营、科学和教育系统,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现工业企业的设备70%以上都已陈旧老化,随着固定资产的逐年折旧报废,2004年全国将只剩下一半工业生产能力。普京就任总统之后,就着手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改变以原料为主的出口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和技术改造作出了长期规划。 能源调整,摆在首位。能源是俄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国家对能源结构、价格、出口关税、税收的全面调整和对能源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是重要的全局性问题。许多改革方案拟议多时,需要尽快拍板。今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比去年下跌,俄石油输出部门要求降低石油出口关税。政府今年打算增加石油出口以保证外汇创收,年产计划达3.25亿至3.40亿吨。但石油企业提出应根据石油产品的特殊性,按国际市场价格浮动来决定石油的产量,以保证石油的价格利润。对垄断性的电力石油天然气公司的领导层在进行改组,直接触及到一些人的权力,问题盘根错节。国家拟成立能源总署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筹集资金,关键所在。而结构改革严重缺乏资金。俄金融系统不具备向工业企业投资的能力。居民储蓄得不到法律保障,政府无法从民间筹集资金。俄每年外流的资本大约在200亿至300亿美元,至今政府还无法控制这股暗流。据保守估计,俄进行产业结构改造和技术更新至少需要2500亿至3000亿美元资金,如按西方标准达到现代化则需要1万亿美元,如何解决资金来源是关键所在。必须加快银行系统的改革和税制改革,出台相应的法律,增加税收,堵塞资金外流的漏洞。同时要扶助商业银行,减少它们向企业贷款的风险,增强对居民存款的法律保护。要增强开放意识,千方百计创造更好的吸引外资的条件。截至去年7月1日,俄累积外资投入306.8亿美元,杯水车薪。俄必须改进对外资的现行政策,尽快解决土地使用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尽最大努力吸引外资以加快结构改革的步伐。 增加福利稳定社会 情况见好,问题不少。前苏联解体后,俄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特别是1998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像一场掠夺的旋风使许多普通家庭一贫如洗。企业倒闭,失业率剧增,政府拖欠退休金,连政府机关等部门也经常不能按时开支发饷。近一年多来情况有了好转,大部分地区补发了退休金,失业率有所减少,收入有所增加,但仍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由于一些官员的贪污腐化,去年一些地区教师医务人员等仍然拖欠工资,有的达数月半年之久。民众对于普京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普京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不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他也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选票,俄共主要依靠的就是贫困劳动阶层和退休者。普京正在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实际,走访普通居民家庭,了解人民的疾苦。 加大力度,改善福利。俄目前贫富之间的差距在加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加大,行业之间的差距在加大。政府今年已向各地区提供大量资金援助,用来解决生活保障问题。俄住房私有化之后,斯大林时期(砖木结构)和赫鲁晓夫时期(预制板楼)建筑大都已有50年宅龄,供水供暖供电系统陈旧,需要修缮改造。政府虽已批准住房改革计划,但在地方尚未见行动,普京西伯利亚之行决定拨款改革公共住房的服务体系。普京决定从今年2月1日起把全国退休金提高10%,最低退休金将从453卢布提高到600卢布(约折合21美元),今年下半年将再次提高退休金。现职工的月均工资水平为1523卢布(约折合54美元),俄最低工资标准和月均工资也将逐步提高。将加快土地改革进程,从生产资料和资金贷款上扶植农业,改善农村的贫困状况。教育医疗制度也在改革之中。政府将努力控制通货膨胀,今年预计控制在12%左右。俄政府正在下大气力,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重建车臣消除隐患 大战结束,小战未了。车臣战争是俄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离主义、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恐怖活动的一场不得不进行的战争。从1999年以来,俄联邦武装力量共有2728人牺牲,7971人受伤,车臣匪徒和恐怖分子1.5万多名被歼灭。鉴于俄联邦政府军队反对非法武装的军事行动基本结束,普京1月25日宣布开始从车臣撤军。俄军在车臣共有8万人,拟留下数千人继续剿匪和维护治安。然而,车臣尚有约5000名非法武装战斗人员,其中1500人是不妥协分子。因此,大规模的战事虽已结束,小规模的游击战仍在继续。车臣并不平静。 重建家园,任务艰巨。车臣经过战乱,已是满目疮痍,遍地废墟,许多居民流离失所。车臣年轻一代是在最近十年的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既要重建家园,更要安抚民心,教化青少年,否则还有“春风吹又生”的危险。俄政府于2月7日通过了恢复车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将拨出144亿卢布(约折合4.9亿美元)恢复车臣的经济。首先要召回和安置难民,恢复社会保障和支付退休金,解决住房困难。要恢复电力、交通和煤气系统,组织农业、建筑业生产,恢复石油开采。为使资金流通必须重建车臣地方银行,打击贪污犯罪,去年政府拨给车臣的款项就有6500万卢布去向不明。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以人权为由还在车臣问题上大做文章,还有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等的渗透,车臣的恢复与稳定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重振国威任重道远 继续改革,重任在肩。前苏联解体导致原资源配置和工业布局体系的全面瓦解,独联体各国同时遭遇经济困境。叶利钦的首要任务本应从实际出发,对紊乱失衡的经济进行调节整顿重组充实,先小修小改恢复正常运转,然后大刀阔斧改革。但盖达尔政府却急急忙忙采取了激进的自由化改革方针,想毕其功于一役,结果使俄经济乱上添乱几近崩溃。1998年经济危机之后,普里马科夫出任总理,努力稳定了社会局势,本想稳扎稳打有一番作为。但马斯柳科夫的经济恢复计划被视为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总理本人也被撤换。如何选择正确的改革之路是能否重振国威的关键,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普京身上。普京表示,“不能机械地照抄别国的经验,要寻找自己的改革之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普京改革的道路究竟如何,普京还在继续探索。 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俄罗斯现在是强国不强,普京承认,俄已“不属于代表着当代世界最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俄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无可争议,但作为一个强国,只能从军事力量的意义上加以理解。俄目前在战略核武器和一些常规武器方面仍占世界领先地位,俄仍是世界上具有威慑力量的可以与美国较量的军事强国。但从目前经济实力上看,与俄的军事强国地位反差太大,而且经济上不去,最终要影响俄的军事强国地位。现在,俄美两国“不系领带”的总统都下岗了,小布什一上台就狂轰滥炸,NMD咄咄逼人,普京使出“柔道”招数,坚决予以还击。 内稳外活缔造强国。普京在谈到“强国意识”时,作过这样的阐述:在当今世界上大国的实力与其说表现在军事方面,不如说表现在它能够成为研究和运用先进技术的带头人,能够保障人民高水平的生活,能够可靠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在国际舞台上捍卫国家的利益。从普京的定义出发,俄在一些方面仍然保持着强国的特征,但主要是在吃老本。十几年来老本在逐渐减少。普京认识到,俄作为一个大国强国,必须有紧迫感、危机感,俄人民必须有“强国意识”、民族自信心。去年普京扭转乾坤,成功地阻止了多年的经济下滑,出现了高速正增长的势头。从中国改革的实践经验来看,如果普京改革的路子正确,采取的政策对头,以俄的丰富资源和过去的基础,重塑国力不是难事。 普京一方面在制定法律,采取措施,规范政党,改革体制,强化政权,优化政府,反腐打黑,刺激生产,力争在社会稳定中加紧经济建设步伐。另一方面,他在积极地开展全方位的独立务实的大国外交,争取一个对俄经济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内求稳,对外搞活,是普京的两手策略。普京指出:切实的国家利益,其中包括经济利益,理应成为俄罗斯外交家的法则。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的富裕程度以及我们新的权利全都直接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地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 增强国力,重振雄风,这也是俄罗斯国家和人民共同面临的长期课题。俄能否经过一代或两代人的努力取得经济复兴的成功,名副其实地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未来多极世界的一极,是普京面临的最大课题。这六个课题,是他作为总统肩负的最重大的历史使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祝景成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