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巴以暴力冲突已经持续了14周,361人在冲突中丧生,其中305人是巴勒斯坦人。 克林顿发出最后通牒 时间回溯到2000年12月23日,白宫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克林顿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谈判代表召到了白宫,向他们发出了和平谈判的最后通牒。当双方代表在白宫的内阁厅落座后,门开了,克林顿走了进来。他把椅子拉到桌前,从兜里掏出了自己最近几个月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说:“为了尽可能地准确,我要把我对你们提出的和平计划一字一句地读出来。” 克林顿就像一名调解律师,推出了他的“美国思想”:阿拉法特将拥有他梦寐以求的巴勒斯坦国,以色列放弃加沙地带和约旦西岸95%的土地;阿拉法特放弃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返乡的要求;巴拉克也将作出让步:巴勒斯坦将获得东耶路撒冷和圣殿山的主权。 认真地读完最后一个字,克林顿抬起头来:“如果你们真想达成协议,我想,惟一的办法就是接受这个建议!”克林顿要求双方必须在12月27日前通知他,是否同意他的和平计划。 巴拉克反应迅速,立即召开内阁会议,最后以10比2的绝对优势原则同意接受克林顿的建议。他回复克林顿:如果阿拉法特愿意的话,他也愿意接受这一建议,当做谈判的基础;虽然有痛苦,但毕竟是个机会。但巴拉克又承认,他不会全部接受克林顿的建议。他向内阁保证:“我决不会签署一份把圣殿山主权移交巴勒斯坦人的协议。”以色列陆军参谋长莫法兹指出:“美国人的建议仍有很多漏洞。比如,巴勒斯坦建国,以色列东端边界如何保护?连总理在耶路撒冷的办公室都在巴勒斯坦人火炮的射程之内。” 而阿拉法特向克林顿送来一封长信,信中提出了26个问题,希望克林顿首先作出解答。随后,他又发表一份含糊的声明,准备与以色列谈判。但私底下,阿拉法特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偏向以色列。而且他对巴拉克也没有信心,认为即使与巴拉克达成协议,巴拉克也难以把它变成事实,因为2001年2月6日以色列将提前大选,巴拉克现在落后于利库德集团的铁腕人物沙龙18个百分点。如果沙龙获胜,他肯定不会执行巴拉克签署的协议。 和谈之路荆棘满途 克林顿把电话打到阿拉法特办公室:“如果你不抓住这个黄金机会,你就没有资格留名青史,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都会诅咒你!”阿拉法特放下电话,对身旁的助手说:“他在威胁我!”同时,嘴角露出轻蔑的表情。克林顿之所以在最后关头还在为中东和平劳神,是因为他看到巴拉克和阿拉法特现在都迫切希望达成一份协议。5个月前,在戴维营,巴拉克就做好了达成协议的准备,但阿拉法特不肯;现在,巴拉克意识到,如果与巴勒斯坦人达不成协议,他就无法赢得2月大选的胜利。因此,他愿意作出更多的让步。 而阿拉法特一方面极希望在有生之年,使巴勒斯坦国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虽然小布什给克林顿的和平努力开了绿灯,但如果1月20日一过,即使小布什希望出面调停,他的外交班子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熟悉情况。而且如果沙龙在大选中获胜,达成和平协议的那一天更是永远都不会到来。 尽管和平是所有人的愿望,但双方人民还难以接受妥协。对以色列而言,圣殿山是圣经中的圣地,也是国家的精神象征,绝不能拱手让人。至于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的问题,更有可能改变现在以色列600万居民中占了八成的犹太人口结构,因此无法达成共识。对巴勒斯坦人而言,圣殿山同时也是阿克萨清真寺的所在地,具有神圣地位。而在中东战争中被迫流亡的巴人回归故乡的要求,更是数十年来中东争议的焦点。谈出一线微弱希望 新年刚过,阿拉法特便连夜兼程前往华盛顿,准备与克林顿进行会晤。而1月1日,克林顿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通过电话,但巴拉克似乎没有远渡重洋到华盛顿会谈的打算。 1月2日,在阿拉法特与克林顿会面之前,巴勒斯坦首度对克林顿提出的和平计划,提出了官方的详细书面回应。备忘录中指出:“美国所提出的诸项最新提议,还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无法满足永久和平所需要的条件。”也无法提供“确实可行的安全协定”。“美国似乎回应了以色列的需要,却没有考虑到巴勒斯坦人的基本需求:一个有生存能力的国家。”1月2日下午,克林顿在白宫和阿拉法特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面对面会谈;虽然二人都知道,在20日克林顿卸任前达成和平协议的希望不大,但仍同意在晚间再度洽商。 1月2日晚间10时45分(北京时间1月3日上午11点45分),克林顿和阿拉法特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了长达1小时的第二次会谈。克林顿在会中,向阿拉法特进一步解释了他的和平提案内容。阿拉法特出人意料地对克林顿提出的和平计划做出了正面回应,承诺有条件地接受美国的调停。阿拉法特还同意,尽最大的可能,终结或阻止暴力行为,尤其是枪杀事件。并且逮捕暴力滋事分子,即刻恢复安全合作,以打击恐怖主义。 以色列表示要评估阿拉法特终结暴力攻击的诚意。以巴双方各自有所保留,而美方的任务就是要在二个极端之间找出可以协调的点。1月5日,克林顿推动中东和平的努力终于又艰难地获得了一些进展:以色列宣布愿以克林顿所提和平方案和巴勒斯坦谈判,条件是巴勒斯坦也同意这项方案。 难民问题困厄巴以 中东和谈拖到今天,巴以都作出了重大让步,只要双方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达成协议,其他问题虽然难度也不小,但都有解决的希望。难民问题解决不了,以巴关系不知道还要僵持到猴年马月。 巴勒斯坦难民原先定居于现在以色列的领地,但在1948至1967年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与战争中流离失所。巴勒斯坦方面坚持这些难民有回归家乡的权利,但以色列却加以拒绝,因而成为中东动乱的源头之一。 根据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救助工作组织的资料,登记在案的难民人数在1950年只有914000人;到了现在已经大幅增长超过370万人,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登记在案的巴勒斯坦难民,也就是将近120万人,居住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等地区的59个联合国难民营。其中西岸和加沙地区就有27个难民营;这块地方也是巴勒斯坦人积极争取独立建国的领地。其余三分之二的难民则分布在上述国家及地区的各个城镇之中,通常居住地都离联合国设立的难民营不远。 许多难民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不管以巴双方领导人的态度如何,不管国际社会舆论如何,巴勒斯坦难民们已经做好了长期孤军奋战的准备,且不分男女老幼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几乎每天都有许多巴勒斯坦孩子对以色列军队扔石头——虽然结果可能因此而受伤甚至死亡。 对于因为以色列建国而被迫远离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而言,返回今日已成以色列国土的故乡,是他们长期以来奋斗的目标,因而当克林顿提议巴人放弃这项返乡权利,以换取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主权上的让步时,立即遭到巴方官员的强烈反对。 对以色列人而言,巴难民返乡问题也是他们绝不可接受的。如果让这些难民全部返乡,以色列境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数将各占一半。对于各项和平方案,以色列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惟独对巴勒斯坦人的返乡要求,似乎一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让巴勒斯坦难民返乡,以色列国就是自取灭亡。在这一点上,连立场最温和的以色列政治人物都无法接受。对部分以色列人而言,造成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远离家园,是以色列独立建国后无法推卸的“原罪”,但基于生存问题,又无法向巴勒斯坦让步,只好在金钱赔偿和亲人团聚上作出弥补。 克林顿正为撮合巴以达成和平协议作最后的努力。9日?他又派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罗斯前往中东与巴以领导人举行会晤,促使巴以双方在他提出的方案的基础上缩小分歧,争取在离任前达成某种谅解。以色列安全内阁9日通过一项决定,表示将接受美国中东事务特别协调员罗斯有可能带来的任何和平建议。 现在,离克林顿离开白宫的日子只剩下7天了,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持续52年之久的巴以冲突,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巴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指出,克林顿建议没有给予巴勒斯坦人民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巴新闻和文化部长拉布则表示,他希望即将就职的美国布什新政府能在中东地区采取更“平衡”的政策。(夜船)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