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与家人12月10日飞离伊斯兰堡后,落脚的第一站是沙特的商业港口吉达。据称,谢里夫在吉达国际机场出现时,“显得很疲惫”。但他受到了麦加地区长官阿卜杜勒-马吉德亲王及其他沙特高级官员的迎接。巴基斯坦的各大报纸第二天都刊登了他和亲王握手致意的照片。对巴民众来说,自谢里夫被监禁以后,很久没有看到他的笑容了。 昔日友谊,今日受益 据报道,谢里夫及家人到达后不久就乘车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他在吉达停留后取道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在那里,他接受了全面体检。谢里夫在检查完身体后表示,他的健康状况很好,精神也不错,体检结果很令人满意。 据悉,沙特方面为了安排好谢里夫的居留,为他在吉达准备好了别墅,而沙特王室则为谢里夫一行提供全部开支。 沙特当局发表声明表示,沙特政府接纳谢里夫是基于谢不在沙特领土上从事对巴军事当局不利的政治活动。谢里夫在沙特不能从事任何政治活动,也不能发表任何新闻言论,甚至有消息称,他也不能会见在沙特的巴籍侨民。 谢里夫走后,巴基斯坦舆论热烈赞扬了谢和沙特王室之间的“友谊”。一篇题为《昔日关系今受益》的文章回顾了沙特王储1998年会晤谢里夫时在小范围讲的话:“谢里夫是好兄弟、真正的兄弟,是我永远的兄弟,我们爱他。”平民百姓肯定无法知道是什么帮助两国高层领导人筑就了如此深厚的友谊。该文称,为了让谢里夫平安出来,沙特王储还动员了一批阿拉伯“兄弟”来游说巴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其中包括卡塔尔埃米尔及阿联酋总统。这些人的“面子”,穆沙拉夫还是要给一点的。还有报道说,美国总统克林顿也为谢里夫一事使了劲,但人们相信,谢里夫还不至于和克林顿称兄道弟,否则,他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和尚”跑了“庙”被抄 谢里夫走了之后,巴当局很快就开始清查他的家产。用巴军方一位发言人的话讲,谢里夫走了,并不代表政府承认他手脚干净,他在巴的资产该查的查,该充公的充公。政府随后公布的第一批充公的资产包括:3亿巴基斯坦卢比(相当于4800万人民币)的银行存款、5家企业(包括钢厂、造纸厂等)、5所住宅、2块地皮和分散在各地的农场。 不过,人们相信,谢里夫一家走得虽然匆忙,但还是带走了一些东西。报道称,谢里夫家人在走的前一天就开始将拉合尔家中值钱的东西倒腾一空,大卡车和小货车将家具、摆设、地毯和值钱的东西整车外运,甚至连电话、电缆也不留下。有妇女见谢里夫搬家,就开始在他家门口给别人分糖,也许借此表示这家人终于走了;还有的就躺在门口,不让车把东西运走。不管怎样,谢里夫一家老小在流亡中决不会挨冻挨饿。巴官方估计,此次抄家抄了谢里夫家族80%的财产,但由于谢家财产基数大,剩下的20%也是笔不菲的财富。所以说,抄家对谢里夫来说是伤了筋骨,但还不至于没了元气。 谢里夫走后,巴媒体报道说,英国政府同意冻结巴前总理、同样流亡在外的贝-布托在英国的资产。巴公布的报告称,被布托女士倒腾到国外的资产达10亿英镑!此外,她在英、美也有相当多的房产。推彼及此,人们相信谢里夫一家在国外也不会两手空空,因此,大可不必担心他们流亡的日子。 谢里夫的走在巴国内激起了反响,有人担心穆沙拉夫开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将遭到挫折。穆沙拉夫一直称对有问题的政客决不手软,而这一次对谢里夫网开一面,给很多不久前还心惊胆战的小鱼小虾吃了定心丸。应该说,这些问题当局肯定不只想过一次,但放谢里夫一马,现政权可能会获得的政治、外交收益,要远远高于经济上清理整顿的收益。而那些小鱼小虾不具有这种价值,估计是注定要被消灭掉的。 流亡团体又添一员 谢里夫被放逐后,巴基斯坦的两大主要政党---穆斯林联盟和人民党的党魁就都流亡在外了。巴舆论分得很清:谢里夫是“被放逐”的,而贝-布托则是“自己流亡”的;贝-布托虽然逃过了一场牢狱之灾,但赔了丈夫;谢里夫虽然蹲了一年牢,但保了全家。两人的政治命运各有千秋。 谢里夫离开巴基斯坦后,有消息称他可能在沙特呆一段时间后再到英国去。巴是英联邦成员国,很多巴基斯坦平常人物都有英国的护照和居留权,更不用提像谢里夫、贝-布托这样的总理级人物。贝-布托在伦敦有自己的宅邸---尽管她一直称是自己亲戚的,并称英国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牛津则是她“灵魂”所在。而巴另一个较有影响的政党---统一民族运动党的领导人阿尔塔夫-侯赛因也流亡在伦敦。以后如果谢里夫也去了英国,巴政坛昔日的主要政治势力就都到齐了。三个党主席,其中两个还当过总理,同是天涯沦落人,不知道这几位会不会相逢一笑泯恩仇。 不过,有消息说,贝-布托已经离开英国,目前就在与沙特相邻的阿联酋,正好与谢里夫成了邻居。当然,贝-布托对谢里夫没有什么好印象。尽管在巴国内,人民党和穆盟实现了联合,但贝-布托毕竟是被谢里夫赶跑的,这里还有些私人恩怨。在谢里夫离开后,贝-布托通过发言人表示,巴当局赦免一个罪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因此,人们很难指望这两个冤家能在国外联手发展海外政治。也许,他们的存在正是巴近年政党政治发展的最好见证。本报驻巴基斯坦阿联酋特派记者丁子 林皎明 《环球时报》(2000年12月15日第一版)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