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白帝城发掘古码头 李白曾在此登船(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4日08:57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传奇般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究竟是在怎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清晨、从怎样一个镶满彩云的地点,踏上奇妙的三峡之旅?6月1日,当135米蓄水的第一波回水涌出夔门,奉节白帝城下海拔125米水位线下爆出猛料:一个东晋时期古老码头奇迹般发掘成功,揭开了李白登船地点之谜! 发掘速度赛过涨水 4月初,为拾漏补缺奉节二期文物保护工程,重庆考古队一直留在奉节老城,继续寻找135米淹没线下未被发现的文物点。5月中旬,考古队队长袁东山在白帝山观光索道旁的一条便道下发现了异常:青石路基下,层层迭迭的怪石与泥土因下雨塌掉一截,竟然露出了一溜似人工打造的石阶。对奉节135米线下大小数百文物点烂熟于心的袁东山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处未知古迹! 这处便道位于125米水位线附近,石阶位置更低。考古队立即展开大规模发掘,袁东山亲自指挥民工凿断便道,再用钢钎一点点凿穿坚硬岩石;经昼夜轮班奋战,数十立方米的岩石被搬开,刨去中间的积土,一条蜿蜒曲折长达10米以上的石阶赫然现身!此时正是6月1日中午,三峡大坝蓄水刚开始几个小时,微弱回水使奉节江面水位仅仅涨到石阶下五六米的地方,15天“疯狂发掘”终于抢到了江水前头! 古老码头来自东晋 昨日中午,记者踏上这处神秘石阶看到,一级级青条石排列有序,边缘整齐方正,肯定是人工采集打磨而成;宽不足1米的石阶两边仍是陡峭的岩石,石壁上布满了10余个不规则的圆形石槽。 据介绍,仅从这道石阶和圆孔,就可看出这是一处古代水码头遗址:临近江边,石阶自下而上延伸,系典型的川东码头下船“百步梯”;石壁圆槽大的直径20余厘米,小的约有一根木棍粗细,但都深凿至岩体近10厘米,显然是木楔楔窝。专家称,横竖楔入两侧的巨木,正是为了撑起四方过客登舟远行的跳板! 根据同时发掘出的铁器、瓷器判断,这个古老码头确切使用年代为17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专家说,石阶宽度肯定不止区区1米,其余部分、以及更大规模的码头全貌还湮没在沉积千年的岩石与泥土中,再也不及窥见。晋唐深处飘来诗影 据奉节县文化局副局长胡黎明介绍,自西汉奉节建城直到明代淳化(公元1445年前后)年间,奉节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都在如今的白帝城一带。重庆考古专家称,从整体规模判断,东晋码头遗址应是一处极大的客货集散地,结合奉节地方史志分析,这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的奉节古码头! 更大、更富情趣的欣喜接踵而至——奉节当地文化专家认为,即使在战祸惨烈的宋元之交,白帝城的中心位置都未曾动摇过,因此,1700年前就帆樯蔽日、商贾繁忙的古码头,无疑兴旺以至盛唐。由于当时并无别的客运码头可用,因得唐玄宗赏识而踌躇满志、一身轻松的李白,极有可能就是在这个码头,踏上了飞跃重山的一叶轻舟!与奉节更有缘分的诗圣杜甫亦不例外——登舟之日已闻官军中原大胜,于是,峡口码头匆匆行色唤回青春做伴随我还乡…… 出土文物复沉江底 按奉节江面水位正常涨幅,最多3天后就可接近海拔125米,永远淹没刚刚重见天日的诗歌起点。昨日,东晋码头遗址所有技术资料及文化信息已被提取完毕,袁东山怀揣沉甸甸的资料乘舟疾赴重庆深入考证继而复制。本报特派记者罗磊华勇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