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几千年前,老祖宗传留下的最大规矩,就是“过年”。据说,老祖宗过年,是要赶走一只叫做“年”的可怕怪兽,所以要点烛起光、放爆竹作响,还要贴门联。 到了21世纪的头年,我们又过了年,更多的像是过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像个古老的伙伴,陪同我们出生,伴随我们入眠。 解构这个古老的伙伴,其实就是一连串文化符号。 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文化意味,正在悄然发生着集体无意识的改变。 年货:超市里搞掂 以前的年货更象征主义,现在的年货更现实主义。 以前的年货是祭祖的供品,现在的年货是腹中的美食。年货现在仍然是过年的必备品,但是意味早变得一塌糊涂。在买方市场全面到来的今天,人们悠悠哉哉,直等到过年就在跟前了,才遛遛哒哒,去到已经开到家门口的什么岛内价、好又多等连锁超市。这些超市包罗万象,什么吃的穿的都有,掏荷包就行了,城里的女人过年真闲。 以前的女人,特别是乡下女人命苦啊,年前就要蒸年糕、炸油角、做煎堆、炸蛋散,杀鸡宰鸭,烹肉煮鱼,从头到尾一脚踢,还要在冰冻的水里洗几代人的衣裤被褥,双手就像透明的红萝卜。 春联:闻不到墨香 从前避邪的“桃符”,变成了今天花哨的“春联”。 认真的,就贴一贴,新派的,免了。贴贴春联,是显得热闹,有气氛,但年轻人都嫌老土。 从前的春联还讲究文彩,现在的春联,你还能在那上面闻到墨香吗?全都是现代化工业大机器批发制造。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差不多的,什么“招财进宝”,什么“恭喜发财”,俗不可耐。泼墨挥春之事渐已作古,但春联应该还会继续贴下去。 “福”:不倒不行 中国字里,唯一大大方方,正儿八经倒写的就是“福”字。“福”字倒了,福就到了。这就跟广东人眼里“8”就是“发发”一样,没啥道理可言的。 团圆饭:杀进酒楼 年三十晚的饭,吃的是团圆。饭是形式,团圆是内容。 简直是一种信念。一个年,十几亿人就为了这餐象征团圆美满的饭,不辞辛苦地挤火车、排长队,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吃不上那餐饭,心中总是怅怅然。 北方人团圆饭一定要吃饺子,不过,现在北京人为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速冻饺子出现断货现象。就连做饺子皮也成了“新兴产业”,一个小商贩春节期间能卖出去三四十斤饺子皮。南方人团圆饭越整越清淡,平日里鸡鸭鱼肉已经吃够了,再吃就要猛长膘,得“三高”了。城里人也不烟熏火燎了,家宴杀进了酒楼饭馆。 守岁:暖带入春风 守岁是守时间,更是守候祝福。十几亿中国人十几亿颗脑袋,同一时间干着同一件事情,只是因为受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支配。这种力量,是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共同追求 除夕晚上,全国人民集体熬夜,吃完年饭,开始在电视联欢晚会中等打钟。待倒数至零时,便把岁给守到了,这时,所有男女老少相互拜年祝福,所有世上最美好,最祥和,最温情,最友爱的语言都在这一时刻集中在爱人(广义)身上。人间此时充满爱。“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守岁”诗句。千百年来,一贯而下。 鞭炮:危险游戏 本来用作吓年兽的“爆竹”,后来变成了吓自己的鞭炮。 外国人怎么都不会理解,中国人喜欢这种危险的游戏。新年钟声一响,数千万的家庭同时燃起鞭炮,一千响,一万响,“噼哩啪啦”把人的耳朵都要震聋,直至天明。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后,就造出了鞭炮,有的人玩鞭炮的技艺非常高超:巨大的火药炮就用五指捏着,一颗烟,点燃导索,然后还要等一会儿,导索快烧到屁股了才丢出去,很可怕很刺激,年年炸伤了无数人眼,送进医院急救,可年年人们乐此不疲。更糟糕的是火药到处,火星乱喷,年年引起火灾,可来年,人们又忘了伤痛。这足显国人对过年的热情。 90年代中叶,这种危险游戏开始在许多大中城市被禁,人们仍是十分留恋,偷放者众。后来,文明的方法又演进了,商家发明制造出一种电子鞭炮,放块电池,也会“噼啪”作响,只是觉得少了它不行,假的总比没的好。 压岁钱:孩子们的“小金库” “岁”谐音“祟”,压岁就是压祟。本来这是对孩子的爱,但如今已成为独生子女们“小金库”的一大来源。一堆大人对着一个宝贝心肝,压岁钱=爱?几百块,上千块,据报道,丁点大的孩子压岁钱最高收入总额达数万元。孩子们之间还会“斗富”,攀比风不良蔓延。 拜年:好话说尽 年之初,性向善。 中国人的嘴巴最甜的时候是春节,春节嘴巴最甜的时候是拜年。好话绵绵,管它能否兑现。(南方日报)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