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的故事:20年来徒弟年年来拜年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1月27日04:26 北京晨报
很多人说,如今过年,钱多了、吃喝好了、玩的多了,可人情味儿却淡了。过年呼唤真情——陈大妈给记者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金漆镶嵌厂的老工人陈素霞退休将近20年了,可每年除夕,她的徒弟晏瑞芳都要登门拜年。每次来,礼都不少拿,饭就吃几口。陈素霞自忖:自己没教徒弟多少本事,徒弟婚礼上还悄悄退席,有些对不住他。
1978年晏瑞芳进厂,车间主任把18岁的小伙子领到陈素霞身边:“又给您领来一个儿子。看看这小鼻子、小眼睛,像不像您家老三?”当陈素霞知道她这个徒弟学过绘画后,坦然道:“我的技术一般,但你要记住了,某某师傅的山水画得好,某某师傅的竹子画得好,某某师傅的人物画得好。你要多往他们的身边站,不要顾及我的感觉。别让我把你耽误了。”一年的工夫,晏瑞芳出徒了。第二年他被派到上海和法国学习,回国后,就从车间进了科室。此后,陈素霞很难见到在科室搞设计的晏瑞芳了。过了三四年,晏瑞芳办喜事。孩子多、经济拮据的陈素霞带着两个暖壶去参加徒弟的婚礼。看见别的师傅三十元、五十元地凑“份子”,陈素霞觉得自己这个师傅对不起徒弟,婚礼进行了一半她怎么也坐不住了,含着泪溜走了。1983年,因为要照顾刚刚出生的小孙子,45岁的陈素霞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她认为,师徒的缘分也许该结束了。晏瑞芳却认为:师傅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每年应该第一个拜她。就在这年的大年三十,晏瑞芳提着礼物,登门给师傅拜年。这一拜就是近20年从不间断。即便是在他失业的那几年里,他也没少了师傅的这份年礼。而且这么多熟人中,师傅是第一个要问候的。“我师傅人好,那年头不富裕,她带了饺子来,见谁让谁,轮到自己,饭盒也空了。下雪天,她就走着上班,一路走一路喊‘雪滑,慢点骑车’,路人都说她是神经病。可我知道她是为他们好。”
20年前的这些点滴小事,晏瑞芳至今记忆犹新。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即便她真没有在技艺上给我多少传授,但是她教我做人的道理。就冲这,我也要感谢她。再说,她也惦记着我。每年大年三十中午那顿饭,都是她家最丰盛的,那还不是因为有了我。”说这话时,晏瑞芳正在探望另一位师傅。这位师傅得了尿毒症,刚刚换了肾。晏瑞芳拒绝了记者面谈的要求,直率地说:“每年只看他们一次,可真算不上什么。这一切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都是我师傅。”“咱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技术也没啥大技术,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一个退休老工人。这孩子年年来,又何苦呢。”陈大妈的老伴想不通。“小晏从来就没图咱啥。‘师傅’一叫出口,这情分就断不了。感情这东西,原本就不能标价码。”陈素霞想通了。(晨报记者崔红 实习生刘芳 摄影马多思)
【相关论坛】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