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6时左右,莱茵河畔传出德国财政部长
拉方丹宣布辞去一切职务的消息,犹如一次强烈的地震,
震撼了整个德国政坛。拉方丹出人意料的决定使执政不到
150天的施罗德政府陷入一场“危机”。
拉方丹在施罗德政府和社民党内均是举足轻重的风云
人物。他自1995年就担任社民党主席,是党内的核心
和灵魂,地位远远高于施罗德。社民党去年9月取得全德
大选的胜利并组建“红绿联盟”政府都是他政治手笔的体
现。德国报刊曾经将他描绘为施罗德背后的“牵线人”,
是德国政府中最具权威的“大腕”,甚至说他是“实际上
的总理”。那么,他的地位既然如此显赫为何今天毅然决
定辞职呢?
拉方丹在宣布辞去德国社民党主席职务的声明中没有
对其决定做出任何解释,施罗德11日晚在记者招待会上
发表的仅有3分钟的声明也只字未提缘由。因此,德国舆
论界种种猜测和流言四起。据德国《世界报》11日透露
,在10日早晨9时举行的一次内阁会议上,德国总理施
罗德曾警告一些内阁部长(其中主要指拉方丹和环境部长
特里廷)不要奉行一种总是向经济界“挑衅的政策”,并
称自己绝不允许“敌视经济界”的政策,总要有一个临界
点,那时他将“不再为这样的经济政策承担责任”。这家
报刊据此认为,这显然是施罗德对内阁成员发出的一次“
间接辞职威胁”。施罗德这次据说是“拍了桌子”的讲话
是在德国经济界对政府经济政策日益不满的情况下发表的
。近来,德国经济前景黯淡,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以
及拉美金融动荡的影响,德国出口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速
度下滑,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增长仅为百分之一点五,失业
问题的压力日益尖锐。此间观察家认为,施罗德在内阁会
议上的上述讲话很可能是导致拉方丹辞职的直接导火线。
其次,此间新闻媒体普遍认为,施罗德和拉方丹之间
不仅存在权力之争,而且在政见上也存在明显分歧。拉方
丹奉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增加低收入者的工
资,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劳动岗位;而
施罗德主张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不要给企业增加不可能
承受的负担,鼓励其开发高科技的新产品以及增加投资,
他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德国积重难反的失业问题。拉
方丹认为,在科尔时代德国企业在税收方面受到许多优惠
待遇,现在应该给予中下层职工更多的好处,减轻赋税的
负担,以提高大众的购买力,与此同时向高收入者和大企
业征收较高的税收,以弥补国家财政的不足。为了刺激经
济增长,拉方丹力主国家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应降低
利率,因此不断向它们施加压力,而这一点又遭到银行界
的不满。施罗德则比较强调维护德国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
银行的独立性。
第三,施罗德和拉方丹“两驾马车”的领导结构,相
互制肘,难以形成合力。拉方丹作为社民党主席在党内位
居施罗德之上,在党的方针政策上有决定权;但他作为财
政部长在内阁中又屈居于施罗德之下,并受内阁纪律的约
束。尽管在执政之初,两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要精诚团结
,相互尊重,不意气用事,但政见的分歧难以避免。在社
民党历史上,勃兰特作为党的主席和施密特作为政府总理
就存在过不成功的经验。拉方丹看来也明白这一点,及时
隐退,或许并非坏事。记者杨华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