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此,我们必须
有充分的认识,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迎接新
的挑战。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特点
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不断
拓宽,已由梯度式转移发展到跳跃式转移。90年代以来,
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10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
的1/2, 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国
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升级,技术转移趋向软件化,以许
可证贸易方式转移技术越来越多,其增长速度超过商品贸
易及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
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承担者,是当今国
际技术转移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垄断着世界技术
市场。近年来,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技术转移的能力不断提
高,正在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国际技术转移发展不平衡,世界技术市场的分布十分
集中。全球80%以上的科技开发及其进展均在发达国家进
行和取得。当前,发达国家之间技术贸易额占世界技术贸
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
易额仅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技术贸易量则不足10%。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
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
的桥梁。
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
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
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
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
易结构变化的基础。国际技术转移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
技术合作相互渗透,逐步扩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
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科学技术国际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
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
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知识产权制度
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
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
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技
术摩擦和贸易摩擦的焦点。
国际技术转移中的保护主义更加强烈。各国对高技术
的国际转移实行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先进技术外流。发达
国家之间技术的多极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日益深化。人才短缺严重,
人才外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人才外流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球人才流动加速,
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技术、经济间谍活动日渐升温,同时,
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
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技术
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这在高科技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国际技术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
方面与重要内容。当代国际技术转移的新发展,对我国来
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制定正确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促进技术转移的发展,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
程。
当前,我国对外技术转移的战略目标应当是:积极参
与国际技术大循环,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对外
技术转移;扩大技术引进规模,优化结构,开拓新的方式,
以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为重点,促进我国主要战略产
业成为出口主导产业,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积极开拓技术出口市场,加强技工贸结合,实行政策倾斜,
大力发展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
设备、劳务和产品出口,使我国的技术出口实现大幅度的
增长,实现“引进一消化、吸收、创新一出口”的良性循
环,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还应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创新、技术引
进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引进与技术出口、技术出口与产
品出口、技术转移与人才流动、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等方
面的关系.
1.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认识,
加强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把国际技术转移
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的基础结构。实施知识创新
和技术创新工程,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
实行技术标准国际化。建立和完善国内技术市场,使之与
国际技术市场接轨,实现国内技术市场与国际技术市场的
有机结合。
3.进一步完善技术引进政策,加大技术引进力度。
加强和改进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加强引进技术
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战略。注
意引进技术来源多元化,重视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引
进技术。
4.增强技术出口意识,大力发展技术和技术产品出
口,最大限度地增加深加工的技术产品和终端产品出口。
利用国家外贸发展基金支持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并给予
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工业化技术出口,慎重组织
高技术、实验室技术和传统工艺技术的出口。及时向技术
输入国申请专利,使我国的出口技术能在国外得到有效的
保护。
5.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促进对广大发展中国
家的技术和智力输出。注重与独联体、东欧国家的双向技
术转移,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6.加强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相结合。鼓励外贸企业
、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资产重组,形成技工贸结合,优势
互补,共同发展。开辟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渠道,并在外
汇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完
善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贸易传递、交流的中介服务
体系。
7.加快技术开发国际化的步伐,积极开辟国际技术
合作渠道,建立新的合作形式,有选择的进入国际性组织。
重视和加强内部化的技术转移。发挥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
转移的核心作用,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8.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化环境条件。制定优惠
政策,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回国创
业。做好引进智力的消化、吸收工作,把发挥国内人才的
作用与引进智力结合起来。
9.重视和加强国家技术经济安全工作,防止技术流
失。通过国家立法,对国际技术转移的限制性商业惯例加
以管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体系,使
之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10.全方位、多层次地与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和促进APEC经济技术合作。加强海峡两岸以及内
地与香港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李志军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