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从人民大会堂传出一个令全国少年科技
爱好者振奋的消息,由共青团中央创建的中国少年科学院
正式成立,来自上海、辽宁等地的13名少年科技发明者于
当日从老科学家手中接过了《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证书》,
成为令人羡慕的中国少年科学院首批小院士。
仔细看过13位小院士的简历之后,竟发现首批小院士
中竟无一人出自高等院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的首都北京。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此次活动的发起单位、团
中央所属的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学生有自身优势
听说记者的来意,该中心的工作人员朱煜明首先声明:
“少科院首批小院士中虽没有北京的学生,但这并不说明
北京的学生在科技发明方面不如外地的孩子。相反,北京
学生在科技素质方面与其他各地相比是有自身的优势的。”
随后,朱煜明向记者出示了一份1998年第九届全国青
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论文获奖名单。在发明方
面,北京学生共有10人获奖,其中,余飞发明的“可调光
偏振望远镜”、穆迅发明的“冰下水上电动轮式牵线拉网
机”、侯京甫发明的“无诱饵鼠夹”、钱天翼发明的“自
动喂鱼器”以及李可文发明的“单片机工作发生故障时双
机自动切换装置”都获得了一等奖。在论文方面,北京学
生也有5人获奖,其中,覃璞写的 《1997年3月9日日食的
贝利珠现象分析》获得一等奖。“据粗略统计,北京学生
的获奖人数和名次都不逊色于外地学生。”另一位工作人
员王世民说,“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专家委员会也同样
认为北京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是很高的。”从获奖的发明和
论文中就可看出,北京学生大都在电脑、天文、电子机械
、生物工程等比较“高精尖”的领域有创新,“科技含量
明显高出一截儿,这是北京学生与其他地方获奖者的最大
区别。” 说到此处,老王还举了个例子,他曾作为第6届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论文评选的评委。
在那次比赛中,一个北京中学生递交的探究神经元方面的
论文把所有评委都难住了,最后评委们不得不打长途电话
到北京向中科院的专家求援,在得到了好几位老专家首肯
后,最后那位北京学生被评为一等奖。由此可见,“北京
学生的科技素养非同一般。”
推荐超龄使北京学生落选
既然北京孩子有优势,那为何又与首批小院士无缘呢?
据了解,超龄是原因之一。
筹建中国少科院的设想和立项虽已经准备了近两年,
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只是从去年年底才开始的,筹备时间
很短,负责具体工作的只有两名工作人员,而且还是去年
年底才到位的。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分身无术的工作
人员只能要求各地少年宫推荐人选并将简历报上来。由于
没有更多的现成资料,去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青
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论文获奖名单”成为评选
首批小院士的参考资料。
按要求, 小院士的年龄要求在6岁到16岁之间,令人
遗憾的是,在去年发明创造比赛及论文获奖者中,几位获
得一等奖的北京学生今年都已超过16岁。如“可调光偏振
望远镜”的发明者、北京88中学的余飞去年就已满16岁。
以《1997年3月9日日全食的贝利珠现象分析》一文获论文
一等奖的北大附中的覃璞同学去年已年满18岁。“如果不
计较年龄界限,这两个同学都是很有希望的。”
组织工作有疏漏推荐单位欠精心
说到组织工作的疏漏,负责具体操作的王世民和朱煜
明两人不停地自责:“如果说这次小院士的候选人员推荐
工作不够全面,有纰漏之处,那主要是我们组织工作做得
不细,而不是孩子们做得不出色。”
据悉,在少科院成立之前,只是在各级共青团组织中
通报过少科院的宗旨、任务、对小院士的条件以及筹建情
况,没有向各地少年宫和科技场馆等下达过正式的文件或
通知。另外,此项活动是团中央发起的,但少年宫并不完
全归团组织领导,有的归口教委,这样就势必造成沟通困
难。这也是造成此次活动响应者不如预想的多的原因之一。
小院士的人选最后确定为一份30多人的大名单,北京
只有一人符合条件入围。但令人遗憾的是,硕果仅存的这
名北京初一男生却被自己的推荐信给耽误了,这封推荐信
上不仅没有他的个人简历,甚至连推荐单位的公章都没有,
“显得很不规范,也不正式”,专家委员会只好“给PASS
了”。由于推荐信不合格,这名北京学生丧失了机会。
小院士年年评首批二批没区别
说起首批拿到证书的小院士,从事青少年科普宣传工
作多年的王世民再三说明,“不要过分强调第一批小院士
的特殊性,他们仅仅是第一批而已,这并不表明他们是全
国少年科学爱好者中水平最高的。”据介绍,少科院小院
士的评选工作每年都要进行,“以后产生的第二批、第三
批小院士的水平可能会更高,因为评选面会更大、候选人
会更多,并且他们将有机会得到老科学家们的当面指点,
这恰恰是第一批小院士享受不到的‘优待’。”
来日方长北京学生别灰心
“没当选首批小院士,大可不必灰心。”据老王介绍,
团中央已有明确规定,小院士不搞终身制,至于今后超龄
的小院士,其称号如何保留,目前细则正在制订当中。另
外还要求,评选小院士力求做到“平民化”、即享有小院
士称号的人不享有什么特权,他们只是普通少先队中的一
员,是普通中学生中的一个,小院士更不能作为参加会议
的陪衬。“孩子们还小,要教会他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这么高的荣誉。伤仲永的历史悲剧不能重现。”
据了解,3月份, 关于建立少科院和推荐小院士人选
的正式文件,将由团中央下发,届时与此相关的网络组织
也可望陆续建成。“少科院的工作也已步入正轨,将来会
把全国各地更多的小科技精英们吸纳进来,参加活动和竞
赛。”组织者相信随着少科院的深入人心以及相关工作全
面开展,小院士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将会越来越完善,覆盖
面也会越来越广,到那时不仅北京的学生,边远地区的优
秀少年科技爱好者也有望参选少科院的小院士。最后,王
世民希望通过本报说一句:“机会均等,来日方长,北京
的孩子千万别松劲。” 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