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Sina Ads.

   首页> 社会经纬> >新闻内容


洋人安家颐和园引起争议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27日 12:22 《焦点》

    颐和园里的部分房子被洋人分割包租,这种行为是否
有辱国格,众说不一——

    大多数人都只知道颐和园里住过慈禧,很少有人听说
这里如今变成了外国人落脚的“家”。

    到底颐和园里住着多少外国人?有多少房子在出租?
记者日前亲自来到颐和园里探个究竟。

    颐和园寻踪

    北京颐和园,山青水绿,古柏参天。白色的小石桥,
绿色的荷叶与浮萍,无风的午后,水面没有涟漪,更显雅
静。

    记者沿着长廊徐徐西行,操着各种语言和口音的游客
熙熙攘攘。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这个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
里,体会着当年皇帝在此游乐的心情。

    长廊西侧,是一座座大门紧闭的宅院,雕梁画栋,那
漆的颜色红白分明,看来是近年才翻修过的。

    “这里有人住吗?住着些什么人?”一些好奇的游客
透过门缝向里张望。院子里静悄悄的,红漆大门紧锁着。
看不出什么名堂的游客也不再深究,默默地走开了。

    记者在一条甬道上见到一位清洁女工。当问及这里是
否住着人时,她说:“听说这里面住了些外国人,装修得
很漂亮,但是我从来没进去过,只是听人家说起。”

    在这里服务的人都知道这园子里住着一些外国人,“
沿着长廊这一带,还有南湖那边,都有人住。”一位中年
妇女说。

    记者在一座宅院的侧门见到一位老者,他说这个院子
里住着一位台湾人,不过最近回台湾去了。

    在佛香阁脚下的排云殿,介绍性的标牌上写着:“排
云殿是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中轴
建筑群体,占地近百亩,是慈禧祝寿时接受朝贺的地方。
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
绪年间重建。”

    因听说排云殿下面住着外国人,记者在这里绕场一周,
发现一个不太显眼的侧门,标着“游人止步”字样。记者
正欲往里走,旁边一位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位40多岁的男
子出来制止。记者担心亮明身份无法了解实情,就表示因
听说这里有房子可以租给外国人,来看看房子。

    这位男子正是负责颐和园房屋出租的经理。他说这里
实际是颐和园饭店,沿长廊西行北侧至排云殿下面这一带
的院子(总共有五六个院子),有德国人、法国人、英国
人、荷兰人等四五户人家住在这里。南湖岛上还有一些房
子,也是他们经营的。至于价钱,他说:“像排云殿下面
这样的两进院,以前是慈禧住过的,后来周恩来、江青也
住过,现在年租金是80万到100万。”其它的则30万、50
万、60万不等。当我们提出能否进去看一下时,这位负责
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我们穿过这间办公室,经过一条回廊,来到了这座有
点神秘色彩的院子。只见院中央摆放着一张圆形的瓷桌,
4个瓷凳,上面雕着仙鹤图案。院子里很静,有服务员探
头出来张望。这位负责人说:“现在这里住着两户人家,
一家是德国人,一家是法国人。”当问及他们是否可以按
自己意愿装修时,他说:“简单的可以,比如墙面的颜色
不满意,可以重新喷漆,地毯也可以更换,但不能铺地板,
因为会毁坏地面的青砖。”

    据《英才》杂志1998年3月号报道,法国商人杜孟5年
前搬进颐和园后,“他用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把这个年
久失修的院子,改善成现在这个被他称作‘里外都有中国
特色’的样子。”房间里的陈设是一色的仿清红木家具,
宫灯,屏风,还挂着一件皇袍。一副十足的皇家气派。

    当记者接过这位负责人的名片,对上面“颐和园旅游
服务部”提出疑问时,他解释说:这是几年前注册登记时
用的名称,就一直没有换,实际这里是颐和园饭店。

    记者在长廊里遇见一群来自湖北的游客。

    一位中年男子说:“就是因为它是颐和园,游客量这
么大,才能收这么高的门票。这样把颐和园分割出租,我
们看到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颐和园了。”

    “夏宫”可不可以出租?

    作为中国晚清皇室发号施令、统治中国的夏季宫殿,
颐和园的英文译名是“TheSummerPalace”,即象征着中
国皇权的“夏宫”。它与故宫一样驰名,不仅中国百姓尽
人皆知,世界上要了解中国、来过中国的人没有不知道颐
和园的。

    一位北大毕业的博士说:“当年英法联军对像颐和园
这样的能以洋枪、洋炮想占领但却带不走的皇家园林式宫
殿,用血与火进行了野蛮的摧残和毁灭。如今英国人、法
国人靠着富有,出点钱就可以在中国当年的‘夏宫’里堂
而皇之地做起‘皇帝梦’,这真是中国人的耻辱。虽然现
在是市场经济,也决不能靠出租和出卖文化遗产过日子。

    据悉,目前颐和园正在申办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已经派专家到此考察过了。如果申办成功,颐和
园将成为与中国的故宫、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同等的最
高级别的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法国人会不会将凡尔赛宫
出租呢?

    一位曾经留学法国的学者说:“这是不可能的。假如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出巨资租凡尔赛宫想过法国皇帝瘾的
话,法国人是决不会答应的。”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吴良镛先生谈到这个问题时
表示,这里边还有一个防火的问题。他说:“排云殿下面
这些院子,都是木结构,一旦烧起来不得了。外国人住在
里面,比如喝酒、抽烟,万一失火危害很大。现在全中国
的古典园林只剩下两个了:一个是颐和园,一个是承德避
暑山庄。所以火灾的防范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

    当1860年英法联军将圆明园付之一炬时,中国人没有
办法;假如现在英法商人无意中在颐和园中引起火灾,我
们又去找谁说理呢?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王思治认为,颐和园里的院
落最好不要租,因为长廊以北是中心地带,游人不能参观
非常遗憾。

    当然,也有与上述观点不同的一些看法。比如梁从戒
先生就认为,颐和园出租房屋,显然是商业行为。如果对
园林没有破坏,不影响游览,也未尝不可。

    7月8日,记者正巧去参加“紫禁城上演世界著名歌剧
《图兰朵》”的新闻发布会,当有外国记者问及导演张艺
谋此次演出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时,张艺谋说:“是故宫的
文物保护问题。”他说:“对于故宫这种国宝级的文物,
任何演出都是次要的,所以我们的一切计划都要首先与文
物部门协商,不能给故宫造成丝毫的损坏,在这个问题上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这里是故宫,我们必须对子孙
万代负责。”这话听着感觉也像是对颐和园说的。

    文物部门:意见也不统一

    记者为此事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故宫
博物院等,一些专家和主管单位负责人也对此表示了自己
的看法。

    国家文物局综合司负责人李晓东说:“颐和园内的房
屋向私人出租,应征得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同意,并报国务
院批准。”而北京市文物局负责宣传工作的高晓龙先生说:
“颐和园这种做法,我们不干涉。”他认为,可以搞多种
经营。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徐启宪介绍说,颐和园长廊
以北的院落,当年是随同慈禧太后来此的妃子和格格住的。
作为皇家园林,首要的任务是按原状保护好它,保护是第
一位的,经济利益还在其次。

    其实,对一件事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在记
者结束本文之际,依然有各种人的各种言论萦绕耳际,所
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也一样可以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