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开业,外
国公司也在华设立了上万家代表处,吸纳了1800万人就业,
其中学有专长、外语好的人才不在少数,他们逐渐形成中国
的“白领阶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眼里,“白领阶层”是备受羡慕的
一族,但也有人忧心忡忡:人才都流向外企,国有企业留不
住人。其实,这种狭隘的观念正在逐步被抛弃。如今中国人
基本上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跳槽”在中国南方的开放城
市已经成为时尚。
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司驻华机构就是人们“跳槽”的
热点,他们培养了大批中国本土的国际化人才。外企成为中
国人才汇聚的宝地,有其内在原因:外企除了注重外语能力
外,更看重所聘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比较起来一
些国有企业机制僵化、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人际关系复杂。
外企虽累虽苦,但工作往往有定量指标,升迁加薪有“奔头”。
一些国企厂长也承认,有些原来表现平平的员工,到了三资
企业就像换了个人,很有成就。
近年随着外企在中国业务的拓展,人才本地化成为当务
之急。大批中方雇员进入了外企管理层。以前,跨国公司的
驻华机构总裁绝大多数来自外国,或者来自中国台湾、香港
地区,或者是来自新加坡等中华文化圈的人士,如今土生土
长但“喝过洋墨水”的内地人士担任驻华高层领导已不再是
凤毛麟角。
据北京一家猎头公司的最新调查,目前最受外企欢迎的
中国人才是电脑、通讯、财务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而纯
语言类、初级财务、一般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的普通人士有供
大于求之势。
外企的“人才热”实际上给中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带来
了动力。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在人才的使用
和培养上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
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自己砸掉“铁饭碗”不吃“皇粮”,
实在不是稀罕事。
中国政府正在推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管制色彩逐渐淡化,社会福利系统趋
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不愿躲在国家的“保险柜”中碌碌无
为。有朝一日,中国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
资企业将在平等竞争中寻求人才,共同发展。 余东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