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Sina Ads.

   首页>社会经纬> >新闻内容


十岁男孩自杀引发社会反思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23日 18:15 生活报

    哈尔滨市动力区10岁的男孩张琳17日中午在家中悬梁
自尽,场面惨不忍睹。

  一件致命的皮衣

  1月6日中午,庄女士送张琳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小
张琳进到学校之后,庄不放心遂紧随其后,便见到两男青
年殴打儿子。庄将两男青年拉至班主任办公室评理,不小
心碰翻了办公桌上的一瓶洗涤剂,洒在了班主任的一件“
皮毛一体”的大衣上。

  据庄女士讲,衣服上被溅污的面积不过快餐盒大小,
而且老师当时也未责怪。事后,老师要求庄将衣服洗净,
并和原样一致,否则赔偿6000元。庄同老师先后来到多家
洗衣店,最后选中一家,费用是280元。 事后,庄还请老
师吃饭道歉。邻居讲小张琳的父母均是下岗职工。庄女士
又叙述了17日发生的事情。11时,老师打来传呼,说干洗
效果不好,让其1小时后到干洗店来解决问题。 庄对张琳
说,老师不满意了,你同妈妈一道去,张琳告诉妈妈他不
敢见老师,并请求妈妈赶快处理好这件事情。

  这段时间里,小张琳的爸爸,回到家中,看到的便是
那让人撕心裂肺的场面:小张琳吊在了一条毛巾的一头,
毛巾的另一头挂在了衣柜的一角上。 1月18日,记者见到
张琳的姥姥庄岩说,张琳是一个十分坚强的孩子,平时一
点儿也不爱哭。采访时,张琳的同学和老师们对张琳的评
价是一致的:聪明、上进,有时淘气,但又很听得进话。
学校校长说,关于“洗衣”的事情,由于双方没有找到能
解决的办法,也没有把矛盾反映到学校来,才出现了这样
的后果。6000多元钱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是弄脏老师的
衣服,孩子的心理压力一定是有的。

  触痛我们的教育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禹浪说:“中小学生自
杀主要原因是学生思想走向极端化、奇异化。而我国中小
学生自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还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
件事: 去年过春节,侄女、外甥、侄子3个孩子表演节目。
一个扮演要退休的市长,一个扮演有才的接班人,一个扮
演能送礼的接班人。权力最后交给谁了呢?是送礼的那个。
王禹浪说:“通过这一情节,可以窥视到在孩子的心灵中
权力是多么大呀!这种影响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不该有的
压力。”

  非常巧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常新港获大奖的一个中
篇小说《我的故事和你的经历》就写了孩子的自杀问题。
他以此探讨现代社会的软文明使孩子生存能力大大降低、
承受力极差的问题。常新港说:“人类自古生存能力是靠
自己的,也是争取快乐之源,很可惜退化了。这也是人们
关注的大主题。”

  我们怎样做家长

  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春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小张琳的父母理智一些的话,就不应让孩子介入父
母与老师之间关于衣服的纠纷,即使孩子知道了,也应该
告诉孩子问题应由大人来处理,家长会处理得很好,避免
给孩子带来他不应承受的压力。看来我们的家长忽视了自
己的言行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影响。”

  《北方文学》杂志社主编李福亮说,现在孩子所处的
环境并不比我们小时候宽松,他们身上寄予了家长过重的
期望,独生子女的身份又使他们完全孤立。不管是对成人
还是孩子,孤立永远是最大的惩罚。小张琳的自杀就是绝
望后的自杀,这来源于以往的经验,父母因为6000元钱绝
饶不了他,同学的哥哥可能还会打他,老师会用白眼看他,
真是四面楚歌。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只有死能抹去一切。

  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用爱
来滋养孩子,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要让他感觉到家
长是爱他的。我的一位诗人朋友曾经说过“家庭就是儿子
惹了祸养伤的地方”,所以永远不能让孩子绝望。但这并
不意味着一味袒护、溺爱、纵容自己的孩子,而是使之心
理上放松,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信任。同时还将是非观念
注入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