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曾经对近几的来拍摄的影片成本回收比例
大致算了一下,发现国内电影生产总体是光赔不赚,且每
况愈下:1995年拍一部电影假如投入200万元,可收回180
万元;1996年投入200万元,可收回150万元;1997年投入
200万元,可收回120万元;而1998年投主200万元, 至多
收回100万元。 现在每年投放市场的国产影片大致百部左
右,收不回版权及拷贝费的占70%,持平的占15%,真正能
收回成本并形成回报的仅占15%左右, 这其中有些影片还
是靠红头文件、团体包场等特殊手段取得的。就是那些被
传媒爆炒的所谓国产大片,也大多难收回成本。尽管影片
生产连年亏损,一赔再赔,可生产人员却大部分肚满肠肥、
腰缠万贯。
我们不否认,有的电影剧组,在艰苦地区拍摄外景时,
就咸菜啃面包喝生水,生活很艰苦。但多数剧组在拍摄电
影时,还是把吃好摆到“天”的位置,虽然拍片紧张顾不
上时也吃盒饭,但其质量也比打工仔吃的盒饭要高出好几
倍。尤其是影片主创人员,更是把吃好作为头等大事,不
管经费多么紧张,吃喝不能凑合,反正从生产成本里出,
不吃白不吃。
虽然有关部门对电影行业制定了不少制度,但由于电
影拍摄经费来源不一,国家很难对制作经费进行统一的财
务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审计制度不健全,一部电影拍完了,
剧组解散了,也就完事了,致使很多摄制组经费管理和财
务管理相当混乱,以少报多,张冠李戴。有的请群众演员,
按照剧情需要1000人,却报领1500人的群众演员费,到底
“吃”了多少群众演员的空额,只有天知道。特别是这几
年来,电影制片厂的拍摄经费大量来自于社会的投入,这
无疑有利于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但也为一些生产人员
中饱私囊提供了方便。难怪不少企业家对投资电影业失去
了热情。
据说,眼下演员酬金已占了全部拍摄成本的50%至60%,
摄制组其他人员的酬金也扶摇直上。为此,一部电影仅酬
金、劳务费一项就占去全部经费的70%以上。 这样一来,
影片制作怎能精良,影片质量谈何提高,影片生产哪能不
赔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