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前影视界最大的新闻之一,当属贺岁片的集
体抢滩。已经上演和即将上演的有《不见不散》、《好汉
三条半》、《男妇女主任》、《没事偷着乐》等。影视界
的这一神经共振,应当说是为观众着想,所以,无论如何
说点恭维话才是,何以弄出个善待不善待的话题来呢?
老实说,我们不是成心找碴想给谁添堵,实在是有关
这方面的例子,给我们的教训太多了。远一点的就说相声
吧,想当年,这一艺术形式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快意呀,
就像暑天喝了一杯冰镇饮料那样解渴。可是后来,我们不
知中了什么邪,越来越不把她当回事了。一些演员不善待
她,把她当成了酱缸和抹桌布,把一些相声搞得既难闻又
难听又难看。观众也就再也没心情对她另眼相看。
类似于这样的教训,眼前也有的是,最典型的要数综
艺类的文艺晚会了。当初她是多么的招人爱呀!收视率那
叫看涨。可这一涨不要紧,晚会也就成了相声第二。任什
么事儿都要弄个文艺晚会出来,搞得她“翻译不翻译,侦
探不侦探的”。乃至近几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搞起
来都头疼,看起来更是没味儿。
要说好几种艺术形式都不被观众认可,不是圈里的人
不下功夫,恰恰是功夫下得太大了,下得过了头。可这是
什么样的功夫呀。瞄见一种艺术形式有高收视率,那就不
管是谁,呼啦啦全围上去搞。虽然这些人中不乏真心搞艺
术之辈,但也有不少是“造假酒贩水货卖假药”的。这样
一来,艺术成了兑了水的酒,成了不治病也不致命的病,
就不奇怪了。叫您说,这假酒假药式的艺术还有个好,有
个看?
到了现如今,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们不愿意嚼别人吃过
的馍,又借鉴和探索出了贺岁片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试图
再叫老百姓开心。老百姓还真是比较容易满足,去年看过
《编辑部的故事--续集》、《甲方乙方》的观众对她的评
价还是挺好的。可越是这样,我们的担心就越多:贺岁片
成了香饽饽,会不会又叫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盯上,又
一窝蜂似地搞出一大堆压箱底的货?有相声和晚会这两个
例子比着,也说不定啊。果真如此咋办,咋也不咋办,千
军万马真要想造起假冒伪劣来,阻止是很难的。现在能做
的,也就是在贺岁片将火欲火时,给各界人物泼点冷水,
打个预防针:为了艺术、更为了老百姓,真心善待贺岁片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