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 Sina Ads.

   首页> 影视音乐> >新闻内容


希区柯克百年祭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10日 12:05 《大众电影》99.1

    今年,本世纪的最后一年,正是“悬念大师”阿弗雷
德-希区柯克(1899-1980)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希区柯克的
电影生涯固然在英国起步,在美国发展到顶峰,但是其影
响早已越出英、美,而覆盖了全球。

    希区柯克的作品有其独到之处。它们异彩纷呈,却又
有其惊人的统一性,充分体现了他那“违而不犯,和而不
同”的思维特点,与易明中以不同线条的交错组合来象征
天地既错综变化又和谐均衡的状态,简直有异曲同工这妙。
“希区柯克风格”成为电影术语中的重要条目,是再自然
不过的事情了。希区柯克不仅以其作品的内涵吸引同行们
的评说、带给观众愉悦,而且他还以自己的憨厚形象,尤
其是他的侧影,引人驻足,令人倾倒。他在《群鸟》海报
中的那个口衔烟半、肩栖小鸟、悠然自得的造型,已被公
认为电影海报史上的经典杰作。不雇请明星而用导演本人
形象进行“促销”兴许希区柯克是影坛第一人。

    初创时期

    希区柯克生于英国伦敦东端的贫民区。他从1920年开
始从影,先是当美工和布景设计员,继而从事剧本创作,
然后担任副导演,1925年升为导演。希区柯克在他的电影
生涯起步阶段,孜孜不倦地广泛吸纳世界各电影流派的可
取之处,奉行“拿来主义”。他既深受苏联蒙太奇美学的
影响又得益于表现主义电影的熏陶。跨过英吉利海峡,同
德国的茂垴和兰格合作摄制短片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二十年代中期,希区柯克的知中度日隆,他的影片逐
渐成为衡量精品的标尺。即便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那博
采众长的特色就已十分鲜明,《房客》(1926)是其中的典
型之作:光和影的巧妙组合和摄影机的复杂运动,令人忆
及德国默片时代大师们常用的手法;剪辑产生的隐喻效果,
使人想起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而刺激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的交叉剪接则展示了美国格里菲斯的风格。同时,希区柯
克在架构故事情节上也有别出心裁之处,他推出类似“好
人蒙冤”这样的题材:无辜者为了洗清冤情而自任“业余
侦探”,于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登场了。1994年11
月23日好莱坞第一部闯入中国的“大片”《亡命天涯》实
乃是希氏老片的翻版的翻版。大凡观赏希氏这类电影的乐
趣寓于:忽隐忽现的线索和故布疑阵的诱导把观众置于导
演的股掌之中,观众任其摆布而浑然不觉。

    随着有声片的诞生,希区柯克在着手探索创造性地动
用对话和音乐的同时,又不舍弃充分发挥“无声、静默”
的作用。1929年他执导的《敲诈》便是新旧技术结合的优
秀之作。希区柯克在英国期间的名著既有情节跌宕起伏的
惊险犯罪片,如:《三十九级台阶》《失踪的女人》《了
解内情太多的男人》,又有情节剧、爱情片、喜剧片和历
史片。希区柯克是一位勇于尝试各种题材的全面的导演。

    美国创业

    1939年应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
之邀,希区柯克来到好莱坞执导他在美国的处女作《蝴蝶
梦》(1940),该片一鸣惊人,捧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关,从
此,希区柯克开始了他人生另一个四十年的奋斗历程。

    步入好莱坞之后,希区柯克身不由己地同制片厂制度
进行了复杂的周旋和较量,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八大公司”。
希区柯克依靠制片厂制度的严密组织分工,实行导演负责
制,抵制制片人对业务的干涉,他同赛尔兹尼克的争端由
此而始。希区柯克从不俯仰制片厂制度,而是不断从其规
约的缝隙中寻求独立性。他以《夺魂索》(1948)投石问路,
尝试独立制片。从商业角度看,《夺魂索》是一部冒险之
作,而就其美学和技术倾向而言,多有含混不清之处,其
中屡次出现时鲜为人用的、时间超过10分钟的长韵砂。继
为“华纳”执导《火车上的陌生人》等4部影片之后, 希
区柯克转而同派拉蒙签约,推出5部作品, 其中包括深得
观众欢心的喜剧《捉贼记》(1954)和浓缩了希区柯克电影
世界的《后窗》(1954)和《眩晕》(1958)。

    希区柯克在自己的影片中点缀性的露面,提高了他的
知名度,并使他有机会涉足电视和出版行业。从1955年至
1965年,希区柯克监制和执导了《希区柯克节目》和《希
区柯克时刻》等惊险电视连续剧,他在片头的频频亮相使
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同时他还允许专登恐怖故事和神
秘小说的刊物借用他的名字。四处出击使他名利双收。到
了60年代中期,连他的签名都同他的侧影一样,成了价值
高昂的无形资产。

    转折点

    1959年希区柯克为米高梅公司执导了鸿篇巨制《谍影
疑云》,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继之,他的导演方向出
现了急转弯。他借鉴电视剧的拍摄路数,从低俗小说中取
材,执导了“多快好省”的恐怖电影经典《精神病患者》
(1960)。本片融合了出色的蒙太奇和流畅的运动长镜头,
故事情节又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处处都烙有希区柯克长
期以来形成的技巧上的印记, 这部黑白电影为他赢得了8
位数的高额片酬。

    始自《精神病患者》,希区柯克的电影从此变得怪异
而狂躁。《谍影疑云》结束之时, 一列火车运载罗杰-桑
切尔夫妇呼啸穿入隧道,这一视觉上的玩笑,暗示“有情
人终成眷属”。就希区柯克的影片而言,这是最后一宗美
满婚姻了。

    《精神病患者》以旅馆内的私通行径作为序幕。该片
预告了希区柯克早期影片中的浪漫爱情游戏将被夭折的恋
情或致命的性冒险所取代。在他的后期影片中,对女性施
虐的内容增多,在叙事手法上则出现了严重的对女性角色
的控制和专制的货币。《群鸟》和《玛妮》(1964)均可归
入此类。

    在《群鸟》(1963)中,女主角丹尼尔丝甫抵小镇即遭
海鸥迎头袭击,从而,拉开了群鸟攻击这一世外桃源的序
幕,女主角也被镇民指责为引来鸟祸的“妖孽”。更让丹
尼尔丝揪心的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居然怀疑她为放荡女
子,而未来的婆母对她更是侧目而视,处处设防,惟恐这
名外来女子夺走爱子对慈母的一片孝心。女主角彻底跌进
怀疑和猜忌的罗网这中而难以自拔。希区柯克意犹未尽,
他竟然把影片的高潮定位在群鸟对丹尼尔丝发动残暴的总
攻击之中,结果她遍体鳞伤、昏厥在地,虽经救助幸免一
死,但这一切在她的肉体与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电影新理论的铺路石

    希区柯克的作品始终是发展电影新理论的铺路石。三
十年代,影圈内就有人研究他对音响的创造性运用。他那
明显带有导演独特风格的作品被法国“电影笔记”的“浪
潮”导演们誉为“作者论”的先驱,他们群起致敬、潜心
钻研,并把希氏推向全世界。他们对希区柯克的研究无所
不包,集其大成:主题思想、视觉技巧、结构特点------
夏布罗尔和爱列克-罗姆的著作强调希氏作品的人物动机
同希氏家庭信奉天主教有关,故而,在他那些“蒙冤男子”
为主角的电影中,罪孽与无辜的差距仅有一板之隔;而特
吕弗则通过长时间地采访希氏,获得了“悬念大师”对自
己影片诠释的洋洋数万言的第一手资料,法国人研究成果
公布之日成了希区柯克世界级导演地位的确立之时。

    新浪潮干将们的“希学”著作问世后,引发了一场世
界范围内探讨希氏作品的高潮。先是结构主义者、心理学
家各抒己见,继之女性问题研究者也加入了百家争鸣的行
列, 而雷蒙德-贝洛在1969年发表的对《群鸟》某一段落
的微观研究则为世界“希学”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论。近年来,也有诸多文章的触角伸到希区柯克的社会活
动中去,探讨他的“自我推销”和他同米高梅公司制片人
塞尔兹尼克“爱根交织”的关系,这些论著弥补了有些研
究者只顾其文不顾其人的不足。

    希区柯克作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们的多义性。
一千个评论家可以提供一千个解读法。希区柯克作品的最
精彩之处在于其技巧、叙事和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它们各自依傍,互相包容,却又自成一格。他那每一部涉
及“完美犯罪”的作品都是导演完美策划的结果。

    属于世界的希区柯克

    在纪念希区柯克诞辰100周年之际, 英美诸多电影制
片厂纷纷重拍希氏的名著和不甚著名之作,掀起了一股希
区柯克热。世界各国影迷也期盼这些重拍片能再现“希区
柯克风格”的光彩,毕竟希区柯克不仅是英美的,更是世
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