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 Sina Ads.

   首页>影视音乐>光明日报 >新闻内容

光明日报

99音像业最大的期盼:走出谷底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14日 11:21 光明日报

  1998年音像业的恶化是显而易见、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年初的春季音像订货会传来的消息表明,大部分音像出版
单位的订货数量都大幅度下降,有的下降50%,有的只有
1997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到了11月份的秋季订货会,不仅
订货数量有减无增,而且出版社拿出的新品种也大大少于
往年。订货数量在不断地减少,退货数量却在不断增加。
50%的退货率已属“正常”, 100%也“见怪不怪”。一
减一加,正版的实际发行量可想而知了。与订货量大幅度
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级批发和零售市场的“繁忙”。
据了解情况的人士介绍,某音像城昨天拉来的一车货,今
天就批完了,CD、VCD都有, 价格只有几元钱。海关查没
的走私光盘以及去年扫黄打非没收的非法音像制品可以亿
计,足可见盗版的疯狂。

  面对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大部分音像出版社都采取
守势。他们压缩出版计划、缩小生产规模、处理库存积压、
控制生产成本;他们不敢向新专辑投入大量资金(如果还
有资金的话),以免血本无归;他们无力包装新的歌手,
致使大批歌手转与境外唱片机构签约。更有一些小型出版
社干脆转向,或以版号资源搞点“合作出版”,或为电视
台包个栏目,搞些投资少、风险小的制作。崛起于80年代
初、红红火火了近20年的中国音像业,就这样跌跌撞撞地
走进了谷底。

  与音像业紧密相连的原创音乐,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而陷入低潮。80年代以来,原创音乐创作源已从专业音乐
团体和广播电台等媒体,转向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唱
片公司包装歌星,出版歌集,推出新歌的同时也推荐新人。
歌曲随着盒带、CD、VCD的发行销售进入千家万户。 音像
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创作潮流的涌动,音像业与原创音乐形
成了密不可分的、互动的、甚至相互依赖的生产关系。音
像业“感冒”,原创音乐必然“打喷嚏”。几年前还轰轰
烈烈的签约热潮,转眼间烟消云散。国内的歌迷和音乐爱
好者要么品尝国内音像出版单位的“冷饭热炒”,要么欣
赏引进版(包括国内歌手的“引进版”),形成了令音像
业尴尬、消费者不满的局面。

  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音像业也许还要作更坏的
打算。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 网上音乐借助MP3
下载更方便、音质更优良,它的传播将很快危及唱片业的
生存。国际唱片业协会曾在北京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做
过现场演示:在众多的广播网址上,从丰富的曲目中选定
一首你喜欢的歌下载,几分钟后,你就可以随时欣赏它了。
用下载的歌曲与原版CD比较,人的耳朵是很难分辨出差异
来。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的话,用不了多久,
连盗版都不用买了,你在家里只需点几下鼠标,这不是天
方夜谭!

  在音像业人人喊“盗版来了”,政府也采取了更为严
厉的措施打击盗版的今天(不久前,发表的“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就是很好的佐证),我们不应停留在自怨自艾、叫
苦连天的阶段。音像业是否应该冷静下来,对产业结构、
司法保障、运行规则做些深层次的思考,为走出谷底做好
充分的心理准备。

  经过20年的发展,我们已有了296家音像出版单位、2
50家盒带复录生产厂、88条光盘生产线、1000余家批发商
和10余万家零售、租赁网点,这已经组成了庞大的、实力
雄厚的产业。尽管音像市场发育得还很不成熟,但毕竟有
400—600亿元的产值。音像业虽然还不能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作为朝阳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
代的到来,她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现在的音像产业不仅结构不尽合理,而且生产关系、
供需关系也亟待调整:出版社多、小、散,形不成规模;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结构单一;品种还很不丰富,很
难满足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流通领域的问题更多:实行
了近20年的“代销制”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音像业的发展,
擅长“空手道”的分销商已成为出版社的“掘墓人”;更
严重的是,我们还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宏观管理机制,没有
明确的产业政策,缺少严格的管理体制。在法律法规方面,
音像业缺少完善的司法保障。总之,我们现行的传统运作
方式受到了挑战。如何应付挑战?如何走出困境?音像业
需要改变、需要革命,已是刻不容缓的大课题。  王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