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Sina. Ads.

   首页> 财经> >新闻内容


中华第一屏哪去了?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26日 11:52 经济参考报

    曾被誉为“中华第一屏”的“北京牌”彩电,在经历
了40年的发展历程后,如今却迷失了自己的航标,走到了
进退两难的境地。市场上不见了“北京牌”,合资企业的
成功册上也找不到它的踪影……天津通讯广播公司的前身
是712军工厂,它是1958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的企
业。当年,周总理为其诞生的首创品牌亲自命名为“北京
牌”,因此,“北京牌”电视机被誉为“中华第一屏”。
它曾被中华民族引为自豪,长期以来也是津门父老为之骄
傲的品牌。但是,就这样一个金牌产品,走过了从独领风
骚到割据北方,进而外嫁寻出路,到今天资不抵债的境地。
这一段兴衰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盲目外嫁贻误良机
“北京牌”是我国彩电产品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品牌,它是
国产品牌,却过继给合资企业了。1995年看到全国各地上
彩电,合资企业纷纷上马,风起云涌的合资风潮吹晕了许
多经营者的头脑。另外,国内新的彩电厂纷纷崛起,“北
京牌”彩电前途堪忧。前边的路怎么走?像当时许多企业
一样,寻求出路向“外”走,以合资求发展。就这样,“
北京牌”彩电由“父母”包办,以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在没有领到结婚证的情况下,就草草与韩国三星集团“同
居”了,最终把生米做成了熟饭。其实,当时的大背景是,
在中国的家电市场上,90年代以前誉满中华大地的洋品牌
已经“洋”不起来了。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对全国35个重
点城市的100多家大中型商场的市场跟踪监测,国产品牌
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电熨斗、
彩电等家用电器市场占有率都在80%左右。洋品牌不再对
消费者有多大的诱惑力,尤其是彩电,同期相比,洋品牌
的市场份额萎缩了近十个百分点,大屏幕彩电的降幅达25
个百分点以上。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合资后的“北
京牌”每况愈下, 发展前景不太乐观。 兄弟相煎市场无
情“北京牌”彩电的日渐滑坡,不仅来自合资的选择,还
来自市场的无情。就在 “北京牌” 与韩国三星集团开始
“同居”之时,国内市场的彩电刮起一股强大的降价飓风。
1996年3月26日,兄弟企业长虹集团率先宣布大幅度降价,
引起整个市场的让利、降价、打折,许多企业明明看到卖
一台就亏一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但为保住市场份额,
保住自己的品牌,也不得不一边卖血,一边输血。降价风
潮使“长虹”彩电跃升市场冠军宝座,而“北京牌”彩电
则急剧下滑,最后从前十名里出局。别看一家用的是打工
妹,一家用的是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工,在高科技的流水线
上,作用大致是相同的,但生产规模不同、产量不一样、
成本也大不相同。“北京牌”也想扩大规模,再引进生产
线,但外方提出要求控股80%,中方的30%股份就这样转
到了外方手里。可是,外方可以投钱,但未必有技术,有
技术又未必会管理。许多人认为一合资就活了,其实,不
了解中国国情、不懂市场经济、不善管理,投多少钱也只
能打水漂。外方控股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救活“北京牌”
的希望,“北京牌”彩电一直积压,最多时积压达20亿元
的产品。去年头九个月就亏损三亿多元,到了资不抵债的
境地。外方前不久决定,再为这个企业输一部分血,但必
须将2500名职工裁减1500人。虽然阻力重重,最终还是裁
了下来。一个企业一次裁员60%以上,这惊人之举不能不
引发“地震”。何时再辉煌“北京牌”彩电走到如此地步,
业内外人士都思考其中的原因。合资之路是对还是错?企
业出了问题是否可以一“嫁”了事?看到当年周总理命名
的名牌成了今天这个模样,人人心痛。有关人士设想,韩
国三星公司的老板一次裁员这么多,而且各道工序工人都
有,完全可以让合资企业生产外国公司的“三星牌”,而
将中方的无形资产--“北京牌”收归原中方企业,组织被
裁的工人重新就业,继续生产“北京牌”彩电。这样,虽
难以恢复“北京牌”昔日的辉煌,但却既可以平息这场裁
人风波,又可保住名牌的牌子,一举数得。如果有了机遇,
职工们又能珍惜重新就业的机会,再创辉煌也不是天方夜
谭。  记者丛文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