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资源的富集有目共睹,青海对资源的开发不遗余
力,青海20年经济发展成就也相当巨大, 但是,20年来
570多亿元的巨大投入是否带来了相应产出?发展目标与
发展战略、投资方向之间是否有相当大的偏差?青海省社
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恒生的看法发人深省。王恒生认为,
青海围绕资源开发形成的总体战略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
中存在相当多的偏差,应认真反思:首先是决策层对资源
开发的认识存在偏差。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干部长期陶醉
于青海“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空想之中。众所周知,
西部是东部地区的原材料、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主要输出地,
而这些能源和原材料属于低收入弹性产品,附加值低,产
业关联度差,因此,尽管资源开发在青海是重要的产业,
但由于产品结构长期停留在开发和粗加工阶段,对生产要
素的吸纳能力、特别是对外资和技术的吸引能力差,潜在
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对这一点决策
者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他们把一些可利用的资源都当做
向社会索讨财富的资本,因此,资源开发的结果并没有达
到使青海强省富民的目的。20年来,青海在这个方面的教
训是深刻的。1990年,龙羊峡128万千瓦水电站建成后,
青海潜在的水电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成为全国
仅有的几个电力输出省,这时,水电才真正成为青海的优
势产业,国外资本也纷纷瞄准这个优势,投资数额迅速提
高。据统计,“八五”期间,这个省实际利用外资3.6亿
美元,引进外省资金6.7亿元,比“六五”期间增加了六
倍多。但是这种好局面随着大量高耗能工业项目的上马,
并没有维持多久。到目前,由于全省高耗能工业一哄而起,
造成全省缺电率达30%,60%的高耗能企业停产,50%的生
产能力闲置,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目前,青海利用外资
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只有四个,其中三个是高耗能项目,
现在说起来,青海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可谈,资源开
发历经20年,造成这种“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不能不说
是青海的悲哀。其次,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全行业经济严
重滞后。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青海在编制“七五”计划到
“九五”计划中,一直把柴达木地区列为和西宁、海东地
区同等发展的重点地区,这条思路从长远发展出发有其合
理性,但决策者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实时宜性,由此,
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据省计委统计, 1986年至1995年
的10年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09.3亿元,其中西宁
市为89.43亿元,海东为24.75亿元,而柴达木地区的投
资总额高达82.95亿元,占全省总投资额的四分之一强,
然而,到1995年这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5.6亿元,
仅占全省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只及西宁的一半,比
海东还少4亿元。不仅如此,其投入产出率甚至比全省八
个地、州、市中最落后的玉树、果洛州还低50%和120%。
显然,这个地区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率是全省最差的,那
为什么还要逐年增加投资呢?恐怕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占全省的95%,又有一条青藏铁
路线。表面上这个地区似乎具备资源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实际上决策者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基础、人口素质、区位优
势和市场等生产力布局中最重要的基础情况知之甚少,但
在决策中却过分强调了这一地区的资源优势,而忽略了其
他相关的重要因素,不恰当地把这个地区作为全省经济发
展重点,结果事与愿违。如柴达木重点城市格尔木市,10
年前建立了经济开发区,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了基础设施,
本指望这棵栽在荒野戈壁的梧桐树能吸引五湖凤凰,但至
今别说“外籍”凤凰,连国内“凤凰”也没引来几个,处
境尴尬。第三,开发重点过多,投资项目分散,没有抓住
“龙头”产业。早在1988年,青海省委就在《关于深化改
革,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青海资源
丰富,必须把资源开发作为战略重点来抓,以此带动地方
工业和全省经济的发展。”固然,青海的资源是比较丰富,
资源的保有储量潜在价值达17.26万亿元,然而青海没有
注意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人、财、物力有限,没有大
规模开发这些资源的实力。如列为开发重点之一的盐湖资
源, 到1997年完成盐湖资源开发大中小型项目30多个,
产值达四亿多元,(1990年不变价)与油气、有色金属、
建材、水电等资源开发项目相比,对盐湖开发的投资较多,
但效果又是最不好的。1991年,原盐产量达140万吨,而
到1995年已减至80万吨,目前这种颓势仍在持续。另外,
在开发中伴生资源废弃过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测
算,察尔汗盐湖在生产一吨氯化钾的老卤中,同时含有氯
化镁11.2吨,氯化钠3.8吨,硼0.03吨,氯化锂0.06吨,
以及碘、溴、铷等,其经济价值超过钾的好几倍。 1995
年,全省采盐业净亏损1546万元,成为全省仅次于机械工
业和毛纺工业的第三大亏损行业。盐湖开发的重头戏--青
海钾肥厂一期工程自建成以来,至今效益很差,原盐开采
的利用率不到30%;镁系列产品搞了20多年,现在尚未形
成规模。由于盐湖开发占用了大量投资,相对减少了其它
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致使资源开
发整体效益较差,如市场前景好,无污染的黄河上游水电
资源开发的投入相对较少。过去十年青海经济之所以发展
缓慢、效益大幅度滑坡,与把盐湖作为资源开发重点之一
有直接关系。由于开发重点过多,投资项目分散,没有抓
住“龙头”产业,无法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群和产业链,
结果导致资源开发产业多,产品技术水平低,系列产品少
的局面,造成重点投资项目效益普遍偏低,难以形成抗击
国内外市场风险的能力,最近,青海又提出在这个地区建
设亚洲最大的锂厂的设想,这些不切合实际、好高鹜远的
想法,必将对青海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致命的危害。第四,
战略部署主观性大。资源开发,如何选择突破口,确定开
发模式,是确保其成功的关键。哪些资源先开发,哪些资
源后开发,怎样开发,怎样组织,由谁开发等大有文章可
作,确定一个项目要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实际效益多少,
何时收回资金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需科学论证。青海在
制定几个五年计划时在这几个方面显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至少是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尤其是市
场因素考虑很不周全, 处理的方法也略显简单粗糙。 以
“八五”计划为例,1997年全省主要资源产品如粮食、原
煤、发电量、钢、钢材、铝锭、原盐等的实际产量与计划
产量有一定的差距,完成计划最高的为96%, 最低的仅有
30%。再如电力紧缺是青海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但目
前青海已经发行的股票和正拟发行的股票企业中,大部分
是高耗能企业,没有一家是电力企业,这使青海能源基础
建设日益滞后,电力供应日益紧张。这说明青海的战略部
署有一定的问题和缺陷。第五,低水平重复建设。20多年
来,青海的低水平重复问题日益突出,如80年代的硅铁和
青稞酒。当初大家看到青稞酒经济效益好,在短短几年内,
就冒出23家青稞酒酒厂,不仅海东八县有,连偏僻的玉树、
海北州都在建酒厂,各地竞相封锁市场,抢购原料,企业
陷入恶性竞争中。其结果是建的越多亏损的越多,给国家
造成巨大损失。如硅铁厂,现在几乎遍布全省,而且数量
大,目前,大小硅铁厂有80余家。近几年,牛绒制品市场
“火爆”,各地又“一窝风”地建起了60多家牛绒衫厂,
这些企业土法上马,设备简陋,技术简单,管理原始,产
品质量低劣,严重破坏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这一系列问
题直接导致青海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走低,从实施资源
开发前后青海工业经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变化来看,全
省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亏损面由1985年的12.95%增加
到1997年的40%以上,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1985年的7.09
元下降到1997年的2元左右,地方财政投资建设的比例由
1985年的21.99%下降到1997年的6.11%,财政投资和生
产能力进一步下降,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如果说
1985年青海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牧民纯收入、城镇居
民生活费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方面与全国水平基本
持平的话,到了1997年,这几个经济指标的差距已是越拉
越大,在各省区的排位已后移到倒数若干位,即使与西北
五省相比,也是最差的。王恒生说,青海资源开发的经验
值得总结,教训也应汲取,到了该认真反思反思的时候了。
其一、要在资源开发的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对青海来说,
资源优势是与区位不佳、经济落后、人口素质低、交通不
便等劣势比较而言的,而且恰恰是这些劣势制约着青海资
源优势的发挥,因此,要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益,首先
必须在改善交通条件,抓好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等方面
下功夫,促进教育和经济的结合,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其二,遵循市场规律。那种不管投资效益如何,
有水快流,有源快采的资源开发思路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原则和“两个转变”的精神的。其三、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从客观上来说,青海的经济发展布局和全国一样,发展的
重点首先应该是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好、农牧业基础
强、人口素质较高和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作为发展和开发
的重点,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倾斜,使这些地区的资源
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带动全省其他经济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其四、结合实际选择资源开发重点。
从这个现实出发,以青海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开发的重点选择黄河上游的水电资源的开发是一个较为明
智的选择。围绕这个中心,青海调整产业结构首要的任务
是加快加大对电力建设的投入,水、火电并举。 徐鸿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