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一贯言辞谨慎的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记
者们面前开了金口:“中国电信”将一切为三,分为固定
电话、移动电话和寻呼三家。
话虽说得简单,权威性却不容置疑。经过历时年余从
官方到民间的广泛酝酿,切开庞大的“中国电信”巨人已
被视为电信业放开垄断、引人竞争的关键步骤。能否切?
如何切?横切、竖切、交叉切?一切为二、为三、为五?
正在媒体为“切开中国电信”而议论纷纷、推波助澜之时,
吴基传公开确认了切开方案。这也是当年的邮电部部长吴
氏本人出任信息产业部部长以来,首次就电信业的反垄断
公开发言。
很显然,一场变革行将来临。种种信息表明,切开“
中国电信”不仅方略已定,而且年内即可落刀。当前最值
得关注的已不是“切”与“不切”,而是在电信巨人被肢
解之后,中国电信业如何真正走向竞争与开放。
横切与竖切
早从80年代初美国分解当时的AT&时起,由大化小就
被看成电信业行业重组和引进竞争的战略选择之一。但就
切的方案而言,AT&采取的是横切为主、竖切为辅的办法,
昔日独家垄断美国电信市场的AT&被分解为一家长话公司
(即今天的AT&)和7家地区性的“小贝尔”。而信息产业部
的专家在设计中国电信切开方案时,一直比较倾向于竖切。
信息产业部的专家们称,按专业竖切而不按区域横切,
是为了保留一个“国家主体电信企业”,保留一个完善的
固定电话网络,从而使中国电信业在未来AT&、NTT、BT等
超级巨人的挑战面前确保一席地盘。此外,电信业“普遍
服务业务”的任务也是重要理由。
与信息产业部的主流思路相反,一批学者和电信专家
认为单纯的竖切不足以形成竞争格局,一个垄断巨人只是
变成了两三个垄断兄弟。不少国家都曾有过电信业反垄断
举推出台,但措施不当继续扶持或助长垄断的教训,中国
电信重组不应蹈其覆辙。为此,专家们仍主张“横竖结合”
,他们呼吁长话应尽早“竖切”出来,同时固定电话须当
“横切”,变成跨行政区划的地区性公司。
应当说,最终出台的切割方案很可能是考虑各方意见
的综合与妥协。“横竖结合”有望被考虑在内,但未必切
成类似小贝尔的那种互不相干的利益主体,而是以两级公
司结构或类似方式来保证“主体电信产业”的存在,不同
的地区公司又可在服务质量和价格上竞争。盈利较为丰厚
的长话公司能否及早从固话公司纵向切出,将是未来的一
个焦点。
公司化路途维艰
对有待分解的“中国电信”来说,最严峻的挑战可能
还不是一分为N,而是在切开之后,如何从昔日的机关(或
机构)变成真正的现代化企业。
以目前的机制而言,“中国电信”较之中国那些改革
滞后的大型国有企业尚远远不足。1994年的邮电部内部机
构改革,仅将部机关和中国电信总局分离开来。但中国电
信总局一直身兼重职能,一方面以电信业务经营为主,一
方面承担邮电通信系统的电信经营目标和方针政策的行政
职能。省级邮电局也仍承担监管和经营两种职责。邮电系
统的“中国电信”虽然对外是个整体,但实际上电信网络
及电信运营业务均分别掌握在各省邮电局手中。这一切,
与现方案设计中的“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固定电
话公司”又岂止是差之千里。
当年中国电信(香港)上市,仅仅剥离广东、浙江两省
的移动电话业务并按国际标准推进行制度转接,就曾经历
了非常痛苦的重组过程。如今信息产业部已决定将分切出
来的寻呼机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上整体上市。占据中国寻
呼机市场90%以上的“中国电信”寻呼业务部分,对投资
者完全会有很大吸引力,而进入资本市场对于未来的寻呼
公司建立公司化机制也会有促进作用。但“中国电信”的
寻呼机业务过去在几十个省市邮电局管理之下分散运营,
又都依托各自的固话垄断权不同程度享受交叉补贴等各类
便利。如今的剥离整合与制度转换任务必然非常艰巨,一
体化的新公司效益和效率是否能够得到提高也有待事实证
明。
像国内不少行业性机构转为公司的过程一样,目前人
们最担心的还是昔日的“中国电信”分解之后一则仍相对
庞大,难脱垄断之形;二则昔日惯性难除,继续机关派头,
因此变来变去只是“翻牌公司”或“翻牌分公司”。专家
们提出,有否可能在公司化的过程中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如何设计未来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是制度转变的关键所在。
开放是必由之路
其实,无论关起门来企盼竞争的方案设计如何完善,
中国电信业总有一天要打开大门。开放已是当今国际上的
大势所趋,中国不可视而不见;而且中国所有行业的经验
都已经表明,惟开放才能促进改革、推动竞争,并且使国
有企业转制面临根本性压力。仅金融业的先例已然能说明
问题。
今年2月5日是《世界电信协议》生效一周年的日子。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72个成员方同意对外国公司开
放国内市场,占到全球市场的93%。那么多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同意电信开放,并不是因为它们比别人更愚蠢、
更不顾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工业”,或是迫于外界压力,
而是因为开放确实对于一国电信产业的成长、对于消费者
都能带来最大的利益。例如从欧洲打往美国的电话,每分
钟的实际成本只有2美分,可现在收费贵至2美元。专家们
早有预测,电信协议实施三周年后,全球消费者节约电话
费用的总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在电信业技术日新月异的
今天,闭关自守只会威胁一国电信业所及的“国家安全”
与“民族工业”成长,已是公认的道理。
中国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开放电信市场。但几乎可以
肯定地说,电信业闭关锁国的日子绝不会太远了,早做准
备、早有行动比拖而不决要好得多。分析家推测,未来中
国电信的开放仍会采取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的方式渐次而
行。电信业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与毗领香港的广东都相对有
机会得地利之先;允许“中国电信”弱小的对手联通公司
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允许现有的广电网在数据电信领域
发展并进而吸引外国战略投资者,都可能成为开放的切入。
而目前的全行业重组应考虑近中期的开放格局,则是不容
置疑的。舒立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