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长篇小说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4月2日 17:47 中华读书报

    长篇小说在虚幻的繁荣和忙碌的“炒作”中,已隐藏
着深刻的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998年,长篇小说的
出版数量约200多部。客观地讲, 在这众多的大部头作品
中,还是有不错的和优秀的,得到了文坛和读者的好评,
譬如阿来的《尘埃落定》、贾平凹的《高老庄》、刘震云
的《故乡面和花朵》、周大新的《第二十幕》、曹文轩的
《红瓦》等等。于是这便给读者、特别是一些评论家们造
成了一种幻觉,以为长篇小说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文坛的风向标和温度计转到了长篇小说。”衡量一件产
品的质量和前景的尺度,不但要看购买市场,同样也要看
阅读市场。无情的事实打破了长篇小说的繁荣幻景。最初
是去年10月,第九届全国书市(西安)透露出一个讯息:
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又开始进入一个轮回,短篇比长、
中篇销售看好。读者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中国当代
文学最好、最新的成果。接着是今年年初,有记者在某书
城采访了正在为读者签名售书的几位知名作家,他们异口
同声地坦言不看长篇小说。苏童说他好多年来只看过两部
半长篇;余华说他1998年一部长篇也没有读过。他们认为,
现在精彩的中短篇小说很多,看一部不是特别出色的长篇
小说,会浪费很多精力,不值得,又太累。最近,上海人
民广播电台在“百姓大实话”栏目中,搞了一次“你还读
不读长篇小说”的讨论,不少读者对现在文坛上捧得很高
的一些长篇小说不是没有看过,就是深表不满。一部不错
的长篇小说,在圈子内都鲜有人问津,在读者中遭遇冷落,
那么绝大部分勉强出版的长篇小说呢?其命运就更是可想
而知。

    读者的分流和一个个新读者群的逐渐形成,是长篇小
说持久不衰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我以为当前的读者群可以
划分出这样几类来:一是青年读者群,这永远是一个数量
最多、需求量也最大的读者群,他们喜欢的是先锋的、现
代的、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二是知识分子读者群,他们
偏爱那种探索的、经典的、雅致的文学作品;三是社会读
者群,这个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在他们身上积淀着较多
的传统文化,他们希望阅读的是那种关注现实生活、贴近
百姓心灵的小说作品;四是大众读者群,他们的阅读主要
是为了消谴、娱乐,阅读的对象是武侠、言情、侦破等通
俗小说。我们的作家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的长篇是写给
谁读的,只要抓住了一个读者群,作品自然有销路。因此,
思想上的浅薄、艺术上的粗糙、写法上的重复等等几种原
因,便造成了平庸的长篇小说的出版。长篇小说正是在这
样一种“恶性循环”中,变得浮躁、粗浅、平庸起来,它
的读者群逐渐地缩小、以至丧失也是“活眼现报”。而那
种在思想、艺术上有着独特的创造、足以“征服”不同阶
层、年龄甚至国度的博大精深的长篇杰作,当然就不多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时代,生存在历史转型期的各种
各样的读者们,热切期待着更加大气、新颖、精美的长篇
小说。段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