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联网上联接了世界上的500万台计算机。在因
特网上的信息主要有这样几类:新闻、科学、医学、体育
、历史、人文、社会科学等。网络上的文化竞争首先是语
言文字的竞争。据专家估计,目前互联网上所使用的语言
80%以上是英语。对此法国首先表示了不满。他们决定,
凡有关法国信息的主页必须使用法语,并提倡在以英语为
主要语言时也要与法语并用。互联网上一个名为“韩国观
察”的主页则标出“将韩国文化的原型植入互联网”的口
号。
仔细浏览互联网上的主页,就会发现,互联网上的文
化竞争远不只局限于语言文字,真正的竞争是各国、各民
族历史文化的竞争。据在雅虎(Yahoo)上查询到的信息,
1999年3月,雅虎上登录的历史类网站已有18454个。这些
网站的内容并不只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简单介绍,还有
专业性强、资料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几
乎全部反映着西方学术界的观点。可以说,互联网为西方
文化的传播增添了翅膀。当年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文明所
进行的艰苦跋涉,如今变成了直抵桌面的计算机网络。应
当承认,西方学者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其独特的视角和重
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但也无可否认,在西方思想文化界,
“西方中心论”长期占居主导地位,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
结论不仅影响着西方政界,也影响着那里的人民。
虽然我国计算机网络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发展速度很
快。截至1998年12月底,我国已有74.7万台计算机上网,
用户达210万户。然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中文网站所占比例
只有1%左右。去年2月,美国英特尔公司曾与中国一所大
学合作,把我国故宫搬上了互联网,故宫主页挂在英特尔
公司的网站下。英国报纸将故宫网页评为当周最热站点,
三周之内全球150万人次访问了故宫网页。英特尔公司在
介绍故宫时有许多冒用和错误的地方,由此产生的误导和
偏见将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在开放性很强的互联网
上,不能再任由国外公司或者大学、研究机构等来推出中
国历史文化的主页了。互联网上应该有我们自己的历史文
化网站,应该有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让国外一般民众经
由互联网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让国外的学者和研究
人员从互联网上获取并引用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互联网上的文化挑战已经出现,对此我们不能以关闭
网络、断绝交流的方式应付,而应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迎接挑战。有必要制定通过最新传播手段宣传中国历史文
化的战略规划,加速建立中文历史文化站点。站点应该有
较强的专业性,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
提供大量准确的学术资料,同时要有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
性、普及性的内容。历史文化站点除中文外,还应有英文
版,以便让世界各国人民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中国社
科院办公厅孙海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