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有多少“农民”的问题上,有
许多人存在着模糊或说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在80
年代中后期,说我国有“8亿农民”;进入90年代中期,
又说我国有“9亿农民”。
这一现象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也许有朝一日,
当中国的人口又有所增加的时候,会出现“10亿农民”的
说法。
在弄清楚中国到底有几亿农民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
“农民”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
本)对农民的解释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辞海》对农民的解释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
者。”从这两种不同工具书对“农民”的定义来看,农民
显然指的是一种职业,可以和“工人”等表示职业的概念
相对应。农民的数量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人口的数量,
不是农村人口的数量。80年代中期,我国的总人口约在10.8
亿,农村人口为8.1亿;到了9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已超
过12亿,此时农村人口的数量达到约8.6亿,已接近9亿。
如果把全部农村人口看成是“农民”的话, 说中国有“8
亿农民”或“9亿农民”似可找到根据。 把“农村人口”
混淆为“农民”, 这也许就是出现中国有“8亿农民”和
“9亿农民”说法的主要症结。
为什么会出现将农民与农村人口概念混淆的现象呢?
从表面上看,原因似乎是人们从“地域的意义上”将二者
的概念相混淆了,忽略了“农民”和“农村人口”各自的
内在涵义。但如果仔细思考的话,不能不说其中还有更深
层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实行
的是城乡隔裂的社会经济政策,在严格的户籍制度下,城
乡人口基本上互不流动(除非是政府计划或其他政治原因
),农村人口要想获得城市户口,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从劳动就业角度看,农村除了很小比例的
人(比如学校的教师)以外,就业者大都是农民,人们似
乎也只有从事农业生产这一条路。如此,把“农村人口”
当作“农民”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80年代以来,随着我
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壁垒已逐
步被打破,人口流动特别是职业流动已很活跃,但人们长
期形成的观念和概念,并不可能一下子被扭转。所以在“
农民”和“农村人口”问题上,长期存在的混淆认识也不
可能很快得以澄清。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农民的概念属职业范畴,农民指
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农民?如果
按照国民经济的有关划分,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几种
产业,通常将其统称为第一产业。大而统言之,农民指的
就是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人口。
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民的数量及占整个就业人
口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的
数量约为1.7亿,其占从业人口的比重高达80%以上;之
后,农民的数量明显地呈上升趋势,到1990年时已上升到
约3.8亿,比50年代初增长了一倍还多,但其占从业人口
的比重却下降为约60%。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
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表现在
不仅农民占整个从业人口的比重快速下降,而且农民的数
量也呈减少趋势,二者分别下降到目前的50%以下和不足
3.4亿。
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口产业结构重心将由低向
高转化,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因此,我
国农民的数量,今后肯定不会增加,只会减少。我国过去
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可能有“9亿农民”,3.8亿就
是我国农民数量的最高峰。王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