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光明日报 >新闻内容

光明日报

舞蹈何时摆脱陪衬角色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11日 10:00 光明日报

    早在语言和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丰
富的肢体语言进行的。几十个世纪以来,人体四肢创造和
积累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而这其中,舞蹈为“大”,
正因为如此,它被称为“艺术之母”。在我国灿烂的历史
文化中,舞蹈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时至今日,
随着我国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这一“民族之魂”却渐渐失
去了其主导地位,更多地充当起陪衬的角色。这一点,再
次从’99春节晚会上得到印证:小品、相声、歌曲依然是
大头。

    最为明显的陪衬当数伴舞。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文
艺晚会,舞蹈都有“一席之地”,可是,大多都是为了突
出节目的主题,或者干脆为了增强场面的气氛而设立,除
了现场观众以外,电视观众大多欣赏的是一两位歌手的尊
容,而真正的“舞者”,也许是太大众化了,没有在荧屏
聚集的必要。

    也难怪晚会编剧、导演如此安排,如果仅仅以舞蹈的
形式出现,由于“表现手法单一”,观众很难接受,认为
只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没明确地说明什么东西,即
使观看之后,也感到“索然寡味”。

    作为“艺术母体”,发展到如此境地,应该说是非常
危险的信号,因为它已很明确地宣告,舞蹈在艺术中的“
地位”在下降,与观众的距离在逐渐拉大。是什么原因拉
大了舞蹈与观众的距离?是舞蹈本身质量的滑坡?有这方
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

    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但并非高不可攀,它的成功
还需仰仗观众的认同和捧场。’98抗洪精神颂中的群舞,
把洪魔席卷生灵,百姓顽强抵抗,官兵舍身救人的悲壮场
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人不为之泪眼朦胧,没有人不为
之猛增斗志,这便是舞蹈的效果,舞蹈的力量,这是其他
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人们都熟悉的“孔雀仙女”
杨丽萍,以其炉火纯青的演技,博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高度
赞扬。他们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其原因何在?这便在
于题材的选拔和人才的培养上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人
的普遍欣赏水平还比较低,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还是必要的,
换句话说,舞蹈不能太抽象,否则百姓看不懂就会近而远
之。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能歌善舞者超亿人,但是,
真正能成大器者,却寥若晨星。就说遍布都市间的歌舞厅,
有没有舞蹈,有,这些舞蹈大都以“露得多不多”“性感
不性感”“是否令人眩晕”……来作为标准,从严格的意
义上而言,是对舞蹈的一种践踏。有一出国演出不利的舞
蹈女演员,回来被困海南,某歌舞厅想借其名声招揽顾客,
这名女演员前去一看,留下了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恶
心。最终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这不能不说金钱大棒下的艺
术悲哀。

    再说说题材。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母亲》、《解放》、
《黄河儿女情》、《元宵夜》、《黄土黄》……题材都相
当质朴,与百姓异常接近,且表现手法通俗易懂,让观众
从舞蹈领略出了更多的东西,然而,像这样的舞蹈的编剧
张继刚,在我国“舞坛上”也非常稀缺。

    最近,我翻阅了近年内有关舞蹈的报道,从中似乎得
出这样的印象,我国的艺术团喜欢出国演出,其效果大多
十分令人满意。如去年底,中国的民族歌舞团,在联合国
总部进行演出,场地座无虚席,并且走道上都站了许多观
众,随后又在芝加哥、洛杉矶、底特律等10多个城市安排
了20多场演出,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受到国外观众的
一致好评。像中国的民族歌舞团从海外载誉归来者并不少
见。从报刊的报道中看,中国舞蹈的艺术品位并不低。难
道国内艺术团体只有在国外巡回演出取得成功了才能给予
肯定吗?当然不是。但目前有部分有资本或底气的歌舞团,
总是把心思都用在争取出国献艺,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笔者认为,我们的舞蹈艺术工作者,根应该在国内,只有
“取之于民用于民”,才能有长久的发展,不要把国内观
众凉在板凳上,观众的爱好需要培养,时间一长,他们会
慢慢地喜欢。

    凭心而论,国内舞蹈展现的空间的确不大,主要是舞
蹈艺术工作者对观众的培养远远不够。目前,各种舞蹈赛
事,国内的、国际的,都能举办得像模像样,但有些却为
比赛而比赛,即使有更长远一点的目光,也是为出国演出
获得几张凭证。无论什么艺术,如果脱离了群众这个艺术
的源泉,即使有一时的繁荣,也是虚脱的繁荣。

    中国舞蹈要想走出陪衬的历史角色,尚需业内外人士
的不懈努力。    刘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