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中国青年报 >新闻内容

中国青年报

文学何以从读者视野中淡出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8日 13:46 中国青年报

    中国当代文学的“淡季”已经持续了有些年头了。表
面看来,各档新老作家们似乎还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新作,
某些年纪尚轻的“新秀”、“新锐”甚至连战连捷,正踌
躇满志地向“著作等身”挺进着。然而,检验某一事物繁
荣还是衰败的主要标准终归是市场,到图书市场上走一走
看一看问一问,就真相大白了:大多数文学类新书仅仅走
进了书店,摆上了书摊,并没有被购买,被阅读,它们的
下一个去处很可能是造纸厂,在那里“变废为宝”。

    在’99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上,文学类新书尽管琳琅
满目,尽管墨香扑鼻,却依然乏人问津。记者就此问题进
行了采访,今天摘发几位受访者的谈话。

    多而滥没看头

    俞先生(中学语文教师):现在文学书出得太多太滥
了。质量上不了档次,定价又高,谁买?我在大学学的是
中国文学,这些年教的是语文,按说对文学书应该是有兴
趣的,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我自己欣赏的,有深刻印
象的,课堂上给学生讲的,还是以前的名作名篇。真正的
好作品,应该是美的,深刻的,现在你能看到几本新书跟
“美”和“深刻”沾边?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吧。
如今的文学新书,要么抒发个人的小感觉小情调,让人浑
身起鸡皮疙瘩;要么胡乱模仿国外的什么“主义”什么“
派”,让人头昏脑涨不知所云。情节拼凑、文字堆积、胡
思乱想、自鸣得意,读者能不敬而远之吗?比起纯文学来,
我宁可看一点纪实作品,不管怎么说,那里面多少还有点
真东西。

    作家自恋要不得

    朱女士(公司会计):我听说过一种“高论”,好像
是作家发明的———作家写书必须坚持自己的高品位,不
能迁就读者,不能“媚俗”。我觉得这是把读者看扁了。
什么叫雅?什么叫俗?你把自己当阳春白雪,把读者当下
里巴人,本身就没摆正自己的位置。写书出书不就是为了
让人买让人看吗?书印出来没人看或没人能看懂,等于白
糟蹋纸张油墨,白砍那么多树,白污染水源,只不过是完
成了把好纸变为废纸的过程罢了。一般人自恋不要紧,搔
首弄姿顾影自怜,顶多让旁观者觉得可笑而已。作家就不
同了,你向社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是要影响人的,不应
该自顾自。众口的确难调,但好厨师做出的菜,不可能让
大多数人反胃。

    不能轻信宣传

    靳女士(集邮公司干部):我觉得舆论引导的问题值
得注意。我有一位朋友在报社当编辑,她去年秋天写了一
篇书评在报纸上发表,介绍一部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我看
文章写得不错,就买了一本,谁知还没看完第一章,就看
不下去了。我怀疑自己文学素养差,就打电话向那位朋友
讨教,问她凭什么认定那部长篇小说“很精彩”。她说,
对不起,小说她也没看,因为篇幅太长,没时间,书评是
根据出版社提供的材料改写的。这不是坑人吗!好在我还
不是最亏的。我的一位老乡邮购了一部新出的长篇小说,
一套几大本,花了一百多块钱,结果没翻几页就扔下了。
后来听出版社的人说,有耐心看完这种大部头的不会超过
三个人———作者本人、责任编辑和校对。唉,不是圈里
人,谁能想到啊!以后我可不敢轻易买书了。

    失去读者也无奈

    柳先生(报社编辑):近几年图书市场不景气,这是
有目共睹的。作家出书真能不考虑销路?我看未必。“只
管耕耘不问收获”,那是他们给自己吃的“定心丸”,真
的笔耕数载颗粒无收,搁谁身上也沉不住气呀。生活节奏
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休闲娱乐的方式都大大地
扩展了,图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必然要今不如昔。现在有
一种说法:女人不问岁数,报纸不问发行数,出书不问印
数。因为女人要变老,报纸发行量年年下滑,出书也面临
着越来越卖不动的窘境。作家怨读者眼瞎不识货,或者读
者骂作家无能写不出好东西,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
不解决任何问题。经济大环境限制了人们购买力的增长,
实用类、纪实类图书又不断地从人们有限的购书资金中挤
占文学类图书的份额,文学就只能自认倒霉,日渐萎缩了。
其实,文学的尴尬处境在报纸上也早已显出苗头了———
80年代各报文学副刊花团锦簇,蔚为大观,现如今,却已
是“万花纷谢一时稀”,仍坚持发表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作品的,也是惨淡经营了。

    松散冗长是病根

    钟先生(退休干部):我今年45岁,因为身体不好,
办了提前退休。空闲时间多了,就想看书。再说女儿在外
地读大学,也喜欢文学,我还担负着帮女儿选书的任务。
在书市上转了几天,挺累,但收获不大。说实在的,这几
年出的新书太差了,没什么嚼头。大白话,谁不会说?谁
不会写?犯不着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我看报纸上有篇书评
说,“松散冗长是阅读的天敌”,对着呢。我不反对大部
头,但不能大而无当。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都很厚,但
读起来不觉得厚,看完了还想看。不客气地说,现在出版
的很多小说、散文集、诗歌集都是文字垃圾,这种书多出
不如少出,少出不如不出。有人说,书分三种:有益无害
的,无益无害的,有害无益的,只有第三种不能出。依我
看,第二种也应严加限制。因为这种书看来无害,但它的
出版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污染了环境,
所以实际上还是有害的。

    市场自会显威力

    小江(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今天没课,随便来转转。
我觉得,文学类图书失去读者,是一个暂时现象,它可能
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不会永远如此。改革开放了,
出书变得容易了,百花齐放,也难免鱼龙混杂。我们应该
看到,市场是决定一切的。空洞无物的、俗不可耐的、婆
婆妈妈的东西,由于各种原因,一时出得很多,但读者有
选择权,没人买,出版社就要赔本,作者挣不了钱,名誉
还要受损失,慢慢地就会减少这类书的出版。现在讲自律,
其实并非哪个作家、哪个出版社、哪家书店道德多么高尚,
完全是市场规律迫使大家规范自己的行为。作家写文字垃
圾,出版社印文字垃圾,书店卖文字垃圾,都是自绝生路
的行为,谁不改变自己,谁就等于自杀。当然,也不能把
读者不认可的书都看作文字垃圾。有些作家,比如卡夫卡,
其创作成就举世公认,但不喜欢或看不懂卡夫卡的人仍然
很多。中国作家里有没有这种情况呢?不敢说一个也没有,
但需要时间的淘洗和检验。

    历史不容留空白

    熊先生(出版社编辑):当代中国文学的确陷入了低
谷。但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世界大国,怎么能没有文
学?是尽力扶持它促使它繁荣兴旺,还是撒手不管任其自
生自灭?我认为应该取积极的态度。本社七八个编辑室,
中国文学只是其中之一,而当代中国文学又是其中的一部
分。社领导提出以书养书,就是用出版其他书赚的钱来贴
补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块。历史不应该割断,中国文学这一
段不景气的日子也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不能留下空白。
这一段的幼稚可笑,作家和作品的不成熟,都需要有一定
量的作品留下来作为佐证。所以我说,从对历史负责的意
义上考虑,市场销路如何,读者能否接受,都是次要的。
开个玩笑,说不定多少年后,今天备受冷落的某个作品还
要被推崇为杰作呢,就像凡高的画一样。    记者罗庆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