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中国青年报 >新闻内容

中国青年报

明星们要警惕“形象疲劳”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5日 10:27 中国青年报

    大凡演员无不希望自己的艺术生命能够长久,无不希
望能和观众朝夕与共。然而,过频地“露脸”与艺术生命
的长久却是相悖的。一般说,艺术生命与艺术修养成正比,
与形象使用频率却成反比。

    当下,许多演员———已成“星”的,或将要成“星”
的,往往无暇顾及艺术生命的长久与否,不该出手时也出
手,几十集、上百集的电视连续剧,一部接一部。这边“
厂长”、“书记”尚没离任,那边“师兄”、“校长”又
领了衔。几番“形象轰炸”过后,老早就现出了油、腻、
老、旧的脸相来,这就是所谓的“形象疲劳”了。

    “形象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因暴露自己
隐私,虽获得一时的“轰动效应”,却丧失了含蓄之美;
有的曾演过几部好戏,就没天没地地在电视广告里自我夸
耀;有的则纯系上镜过频,而又缺少创造性,只好混个“
××天天见”。艺术最忌陈旧,没有创造,演什么都是重
复自己的“本色”,恐怕两三部戏就该歇了。硬撑下去,
只能赢得观众的一片“下课”声。

    “形象疲劳”是可怕的。然而,有些形象已经很疲劳
的“星”们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仍然东南西北飞着上戏,
“古装未卸上时装,文场下来赶武场,影、视、广告全来
了,演罢女儿演老娘”。全方位大拍卖,弄出一些非驴非
马的劣质形象硬塞给观众。观众为其悲哀之余,只得赶紧
换台。

    意识到“形象疲劳”可怕的人也有。李保田就不乱接
戏,他演的多数角色都个性鲜明。张艺谋的新片《一个都
不能少》一个明星也不要,全部聘请非专业的农民和山村
小学生扮演角色。其个中缘由,除了剧本内容和风格的需
要之外,大概也出于对“形象疲劳”的恐惧。

    不想被观众拒绝,就应珍爱自己的形象。要躲避“形
象疲劳”,就要有高尚的艺德,在银幕上演好角色,在银
幕下做个好人,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艺术,因为扮演每个
角色都是一次创造。    白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