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新春,底蕴深厚的北京京剧院, 迎来了建院
20周年的喜庆日子。经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今年的院庆
全院只做一件事,即抓住春节的演出市场旺季,在北京长
安大戏院与北京市工人俱乐部, 以商业演出的形式推出
20台优秀剧目,既可以展示自建院以来全院同仁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的艺术成果,又表明了该院近年来以艺术生产
为龙头,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占领演出市场的
决心与成果。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七上演的20台由老、中、青三代
艺术家参演的传统老戏和新编剧目精彩纷呈。其中有谭派
第五工传人谭元寿先生与长子谭孝曾、长孙谭正岩三代同
演出的《失街亭》、《斩马谡》;梅派传人梅葆玖率街演
出的梅派代表剧目选场“梅华香韵”;马派传人张学津与
梅派传人李玉芙主演的获首届文华大奖的新编历史剧《画
龙点晴》和马派名剧《赵氏孤儿》;谭门弟子李崇善与景
荣庆先生联袂主演的《群英会.借东风》;赵葆秀、李崇
善等主演的荣获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的《风雨同仁
堂》。此外还有《杜鹃山》、《白蛇传》、《遇皇后》、
《打龙袍》、《挑滑车》、《白蟒台》、《二进宫》等一
批好戏。值得欣慰的是,一下子推出这么多好戏,对北京
京剧院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因为平日这些戏就在“手
上”,无一不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北京京剧院成立于1979年春天,是由梅兰芳、尚小云
、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原来各自领导的剧团和马连良
、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领导的北京市京剧
团合并而成。建院以来,该院共上演各流派代表性剧目3
00余出,创作排演了新编历史剧《画龙点晴》、《三打陶
三春》、《北国情》、《拜相记》、《水龙吟》、《甲申
祭》,新编近代历史剧《风雨同仁堂》和现代戏《圣吉的
心灵》、《黄荆树》等。其中《画龙点晴》获全国首届文
华大奖,《圣吉的心灵》获文华新剧目奖,《拜相记》获
全国青年汇演优秀新剧目奖,《黄荆树》获北京市首届“
金菊花奖”,《风雨同仁堂》获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
奖。自建院以来,老一代艺术家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
、李万春、吴素秋、姜铁麟、梅葆玖、李元春等曾担任各
团领衔主演。80年代中期,剧院培养出一支颇具实力的中
青年演员队伍,并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的创作队伍。
然而,剧院现任领导班子却没有用过去的光辉照耀现
在。他们眼睛紧紧地盯住演出市场。从1990年率先在北京
开辟梨园剧场至今,剧院的改革日益走向深入。1997年,
剧院果断地将人员从600多人裁至400多人,将水平差、不
适合舞台演出的人员全部转岗,同时将6个团调整为3个团
和一个艺术中心。去年,剧院首次实行全员聘任制,谁不
行就淘汰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郭玉和书记和陆翱副院
长对记者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时间越长,人的活力越小,
竞争力越差。改革就是要焕发人的积极性。据他们介绍,
今年剧院将实行目标责任制,对演职员定场次、定收入、
定责任、定剧目数量和质量,落实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
拉开收入档次,把演职员在舞台上的贡献与工资挂钩,允
许主要演员一场戏的收入高于一般演员3至10倍,而在以
有是基本相同的。与此同时,剧院十分重视人员的提高和
人才的培养,计划3年内培养出4种人才,即舞台表演人才,
编导设计、创作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针对现有演
职员多为中等学历,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10%的实际情况,
剧院提倡全面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鼓励学历较低
的演职员参加成人高考,给予一定学费补贴,选拔一部分
业务骨干去正规院校进修,并请进高水平的专家来院内辅
导,力争在5年内有40%的演职员达到大专文化程度,培养
出8至10名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尖子演员,为进入市场做好
人才方面的准备。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剧院将演出处改为经营处。199
8年,经营处实地项目经理制,聘请了10个项目经理,按
效益取酬,一年共推荐出去46场戏,演出市场有自己特有
的规律,单有好的演员和好的剧目是不够的。剧院刚研究
制定了与深化改革相配套的29项科学、规范的系列管理制
度,包括奖惩办法、考勤制度、排练制、演出制度等,正
陆续开始实施。
|